(摘自网上)

我们的周围肯定不乏一些努力刻苦的人,学了大量所谓的干货知识,然而却并没有多少实际的效果,既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也没能提升工作的效率。

也总有那么一些人却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花费较少的精力,快速地成为某个领域内的高手。

本期的话题:怎样练就超强的学习力?7个学习方法让你成为百里挑一的高手。

本文参考了多本学习类的书籍和多位学霸的经验,结合自身的体会,建议逐字阅读,认真看完,掌握了这些方法,相同的时间里,你可以比别人学的更多,学习的效果也更好。

怎样才是合理的学习方法:怎样练就超强的学习力(1)

1 回顾式主动学习法

对于学习,很多人的痛点就在于:看了就忘,来回重复学习,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同一个内容上。

想要巩固学习的效果,一定要经常回顾,及时复习。经常不看或者不用东西就会很快遗忘,下次再想学习,可能又得重头再来。

① 每天尝试回忆

每次看完书以后,不要马上就结束学习,可以画一画思维导图,一定要努力回想你刚才学过的知识,对于不熟悉的部分,多花时间持续强化,而且这个动作必须贯穿你每天的学习之中。

读完书,立刻做回顾,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能够对你的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检验学习效果,找到自己的弱点,另一方面,还可以加深记忆,巩固学习的成果。

每天找一个固定的时间,专门来回顾这些重点的核心知识。比如,每天睡觉之前尝试回忆当天学习的重点,早上起床回顾昨天学习的内容,对于模糊的部分再进行阅读强化。

② 定期总结回顾

学的太多,知识之间又比较混乱,这个时候就需要停下来做一个回顾总结。

一个是整理一下知识之间的框架和关联,另一个是归类分组,把知识点组合成同类的整体,方便记忆。

知识需要梳理,建立联系,系统化,需要反复的回顾,思考,应用才能内化,而不是看过一遍,记忆过一次就行了。

学习之后,一定要做总结和复盘,同时,这个定期回顾要符合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相同的知识定期集中复习,综合应用,这里面介绍一个有效的复习方法:

1循环复习法

每天回忆前一天所学的知识,每周回忆本周所学知识,每月回顾本月的知识。每个季度对某一个领域内的知识做整体总结。

2 项目问题式学习法

对于技巧/技能类的学习,最好的方式是以解决问题,完成某项任务为导向,用项目管理的方式学习,而非漫无目,看到什么学什么,让每一次学习发挥最大的效能。

这种项目/问题式学习方法效果好,目的性强。你需要找到一个实际的任务,操作起来,在行动中学习。

生活和工作中,要善于自我提问,根据具体遇到的问题去思考分析,拆分需要解决问题,然后再去搜索方法,学习相关的知识。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自己进步神速,比原先那种从一本书从头看到尾,结果还不会实操效果好几倍,更容易出成绩,产生成就感。

先掌握最最基本的操作和基础,然后以项目的形式来实践。

比如,office软件,我们很多人以往的学习方式是从头到尾拿着一本厚厚的书,从第一页开始到最后一页。

你会发现,很多人是看不下去的,翻到第十页就不想看了,继而失去了学习的热情。

更加高效的做法是,以实际的项目,实际的问题来指导学习。比如,需要用到Excel中制作一份表格,先去搜索软件相关的操作方法学习,然后马上实操。

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项目问题式学习法并不是万能的,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没有系统性,很多东西如果不操作,不回顾很快又会忘记,那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做好记录,时常回顾实操,再次从头到尾继续进行系统的整体性学习,巩固学习的成果。

3 预览式快速学习法

学习之前,最好提前了解重点和大致的内容框架,这会让你后续的学习效率提升不少。

比如,翻看书籍的目录,快速浏览小标题,了解内容框架。

先整体快速过一遍所学内容有助于提升学习的效果, 可以让我们知道哪些是重点,理清脉络,后续第二遍精读学习的时候,有些内容你会有一种似曾相似的感觉,整个学习的过程也会比较顺畅。

4 笔记迭代学习法

学习中一定要做好记录,经常查看,定期整理,而不是看完就把书丢一边,感觉都看懂了,收获不少,结果几天就忘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总是觉得读书没用的原因之一。

① 记录重点,要点,方便复习的时候,快速把握,快速记忆。

② 边记录边思考,你的体会,经验,你需要通过文字的形式,记录,固化下来,避免重复学习的尴尬。

③ 把知识梳理清楚,建立体系,持续地迭代优化,让你有大局观,能够整体地看问题。

5 分段式学习法

我们可以发现,一次性大量学习的效果,往往不如多次分段学习的效果。

比如,一天学习5个小时,不如一天学1个小时,连续学5天的学习效果好。因为知识之间是有关联的,后面几天的学习,其实有一部分知识是对前一天学习的回顾和复习。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拆解学习任务,但这个时间不能够太短,建议不要小于25分钟,为什么?

因为我们在真正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从开始投入精力,达到专注高效忘我的状态其实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如果你的时间太碎片化,往往就会忙于浅层的开始与结束,达不到的深度学习的效果。

6 多种感官刺激法

互联网上学习资源丰富,文字,视频,音频,图片等等多种多样,学习的方式不仅仅限于阅读,可以是看书,可以是听课,可以是尝试体验,也可以是以教促学。

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地调动身体的多个感官,比如,耳朵,眼睛,嘴巴等等,甚至是情绪和想象。

每一个感官都是一个通道,多个通道一起学习,叠加下来,学习的效果无疑会更好。

7 关联织网式学习法

学习的时候,我们不能单独地就停留在某一个知识点上,需要思考,回顾,综合应用,让所学的知识点和更多的知识产生关联。

① 思考回顾,串联结网

关联知识点,把知识像珍珠一样,一颗一颗串联起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就如同蜘蛛结网一样。

思考这个知识和哪些知识有关联,思考某一个知识点成立条件,思考前因后果,思考关联影响,思考这个知识点可以用以前的哪些知识去解释,这个知识和之前学过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通过对比,思考,不断把新知和已知联系起来,强化多个知识之间的关联。

② 关联,综合应用

结合关联多个知识技能组合运用,而这才有可能成为你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比如,学了演讲,学了写作,学了自媒体赚钱这三块内容,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技能都综合应用起来,将自己写作的知识通过演讲的技巧,做成微课,然后推广赚钱。

③ 发散思维,画画导图

思维导图有助于理清逻辑,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把握全局,形成体系,通过因果联系,相似联想,相关联想,转折,反向思考,让所学知识点不断关联起来。

压缩书中的精华,提炼关键词,画知识树,好处是可以直观整体地看到知识间的关联,为系统化知识做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