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了《清平乐》都觉得曹皇后命苦,明明才貌双全,两次都没有嫁对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曹皇后心态挺好的。

清平乐张贵妃下场(清平乐张贵妃是撒娇)(1)

她怨言比较少,做人该严的时候严,该松的时候松。这是因为她性情洒脱,看得开的结果。我们可以成为心态好的人吗?可以。

其实人会不开心,有两种原因:一是,情绪问题,这个问题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二是,心态问题,这个问题来内部自己内心的环境造成的。

上次讲了第一个原因,如何调整情绪,比如深呼吸、合理宣泄、吃一些含多巴胺的食物。

但如果长时间的情绪不好,也会影响到心态。或者简单说,我们会因为经常情绪不好而变得消极,消极就是一个心态问题了。

清平乐张贵妃下场(清平乐张贵妃是撒娇)(2)

那么心态不好,如何调整呢?一是从行动上调整,二是从思维模式上调整。

一、从行动上调整的方法:

1, 培养生活情趣

调整心态的方法之一,就是培养生活情趣。我们可以做手工、练厨艺、学插花、唱歌、运动等,来丰富我们的生活。

清平乐张贵妃下场(清平乐张贵妃是撒娇)(3)

曹皇后就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插花、飞白、绣花、舞剑,骑射等。所以她的生活充满了情趣。

比起只会跳舞的张贵妃,她的眼界、心胸就宽广很多。所以她不嫉妒、不陷害别人,所谓君子坦荡荡。

虽然张贵妃一时得宠,但英年早逝,只活到31岁。这是因为她心胸狭窄,容易生气,造成了体弱多病,所以命不久矣。

清平乐张贵妃下场(清平乐张贵妃是撒娇)(4)

反而陪伴官家最久的,却是活得更久的曹皇后。心态好,身体才能好,才能长命百岁,活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所以大家不妨像曹皇后这样,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眼睛就不会只注视一个地方了,心胸自然开阔。

2, 读书、学习充实自己

读书也是调整心态的一个好方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曹皇后出嫁前,说未来丈夫如果不理她,她就可以安心做学问了。可见她是一个喜欢读书之人。

清平乐张贵妃下场(清平乐张贵妃是撒娇)(5)

入宫后,她管理后宫,费心劳力,皇帝还不理解她,她也是通过书中的道理,来开解自己,安慰自己。

能够自我安慰的人,就是能够自愈的人。能够具备这种能力,也是得益于她爱读书。所以我们如果也想拥有好的心态,那么多读书会有帮助。

历史上很多不得宠的妃子,都是郁郁寡欢的。但曹皇后不同,她把精力放在事业上,管理后宫,培养诸君,算是一位既贤德又有建树的皇后。

最后在宋仁宗死后,她作为太后执政多年,获得了众人的一致尊重,还留下了千古的美名。

清平乐张贵妃下场(清平乐张贵妃是撒娇)(6)

曹皇后知书达理,所以才有这清风朗月的性格,这也是她良好心态的保证。

二、从思维方式上调整的方法:

而好的心态,是可以通过思维方式来培养的。凡事客观公正地看待,不钻牛角尖,就是良性的思维模式。

1,遇到有敌意的人

张贵妃对她有敌意,她并不计较,还同意借给她皇后的仪仗。她包容了张贵妃,不要以为这是退让,这样反而让官家越发觉得张贵妃过分。

清平乐张贵妃下场(清平乐张贵妃是撒娇)(7)

所以最后是官家拒绝了张贵妃的无理要求。而张贵妃也无法继续“欺负”曹皇后了。这就是曹皇后的以柔克刚。

这说明“柔”并不是真的弱,更不是害怕别人,而是利用一种低调的方式待人处事。

张贵妃是撒娇、争宠的高手,但曹皇后才是赢到最后的人。

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有敌意的人,并不一定要硬碰硬。只要我们心态豁达,就能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解决问题。

清平乐张贵妃下场(清平乐张贵妃是撒娇)(8)

做人当是“心如大海无边际,广植净莲养身心。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

2,遇到杠精

现在有一种人特别厉害,无孔不入,搅得人心烦意乱,这种人就是杠精。但我们又很难避免遇到杠精。

清平乐张贵妃下场(清平乐张贵妃是撒娇)(9)

曹皇后刚入宫时,就遇到了“杠精”——吕夷简。她担心被入宫早的嫔妃排挤,于是主动提出,给嫔妃们升级。原本只是想笼络人心,但却遭到吕夷简的弹劾。

一般人会觉得很委屈,这并不是坏事啊!连官家都觉得吕夷简有些过分了。但是曹皇后说,因为这件事,认识到自己也有私心,还连累了几位嫔妃,深感内疚。

后来,她更加谨言慎行,把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获得朝臣们的一致赞扬。可以说曹皇后的进步,有吕夷简的功劳。

正是因为,总有人提出刁钻古怪的问题,总是质疑我们,才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更专业。所以“杠精”的存在,也不都是坏事,看我们如何对待罢了。

清平乐张贵妃下场(清平乐张贵妃是撒娇)(10)

总之,一个好的心态,能让坏事变好事。布袋和尚曾劝世人,要想得开。他在诗中说,“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3,求而不得

人生有三苦,其中“求而不得”最令人揪心。官家不宠爱曹皇后,皇后一开始也很郁闷,但是后来她成长了。她说既然他不把她当妻子,她就做他的臣子。

清平乐张贵妃下场(清平乐张贵妃是撒娇)(11)

看上去这是曹皇后退而求次的委屈,实则这是曹皇后活得通透。

古代有一个无名僧人,苦苦寻觅开悟之道却一无所得。路过酒楼时,偶然听到楼上歌女吟唱道:“你既无心我也休”,刹那间恍然大悟。于是自称“歌楼和尚”。

所以,曹皇后也如同这个僧人一样,明白了官家对自己“无心”,所以她便“休”,从此不再苛求小情小爱,日子也过得自在。

如果我们能常行“一直心”,内心空明,不被外界所扰,“求而不得”的烦恼自然会消失,这也是我们行事处世的快乐之本。

清平乐张贵妃下场(清平乐张贵妃是撒娇)(12)

人生由很多部分组成,工作、学习、社交、旅游、购物、娱乐等等。感情也由很多部分组成,亲情、友情、爱情,还有对世间万物的爱等等。

只在某个方面,或者某个部分,求而不得,并不打紧,毕竟我们还拥有大部分的人生和感情。总不能为了一部分,而失去其他更多的部分吧!那才是得不偿失呢!

只要我们学会调整行为来改变心态,并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以平常心看待事物,就能拥有一个好心态。

正如禅宗六祖慧能的《无题》诗所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