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第一节 次日,韦使君请益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坛经注解最好的版本?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坛经注解最好的版本(坛经翻译及讲解11)

坛经注解最好的版本

般若·第一节

次日,韦使君请益。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即是以至诚心,称拜到一切诸菩萨的意思,愿加持与我们这样的生死众生,能到达解脱的智慧彼岸。

【翻译:第二天,韦使君继续前来请慧能说法。大师登坛就座,对大众说:大家净心念颂: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接着说:善知识,菩提至高的智慧,世人本来自身都具有,只是由于心被迷惑,自己不能觉悟,这才要靠更高智慧的人来开导,启示认识佛性。要知道愚蠢的人或智慧的人,他们的佛性并没有差别,只是因为在迷惑和觉悟方面有所不同,才会有人愚蠢、有人智慧。我现在为大家解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让你们都能获得智慧,请专心致志地听。善知识,世人整天口里念诵般若,却不认识自身本性的般若,这就像有人嘴里念叨食物名称,但这是不能真吃饱的,停留在嘴上说空,这样的人经历万劫也不会见性,终归是无益的。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是梵语,意思是修得大智慧能到达彼岸。这要用心去修,不在于口里念念,口里空念而不用心去修行,那就像梦幻一样,不能久住随时消除,也像日出之前的露水,打雷时候的闪电。如果口里念诵,同时心想力行,那就是心口相应。人的本性中有佛性,离开了心中的佛性还会有什么其他的佛性?什么叫摩诃?摩诃的意思就是大,人的心胸气量广大,就像虚空一样,没有边际,也没有方或圆或大小,既不是青黄红白的颜色,也无有上下长短,无有恼怒也无有欢喜,无是也无非,无善也无恶,无开头也无结尾,诸佛所在的净土与虚空一样。世人的本性本就是空,没有一种方法可以简单理解。自我本性是真空,就是这个意思。善知识,不要听我讲空,你们就执著于空,这是第一要紧的。如果无思无索的坐禅,就会进入无记空的境地。善知识们,世界虚空,是指无比广大的空间,能容纳万物万象,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众多的须弥山,都在这空间之中,世人的本性虚空,也像这个样子。善知识,所以人的本性能包含万法,这就是大,万法皆在每个人的本性中。如果我们看到一切人的善处或恶意,都既不阿臾接近也不憎恨抛弃,自心不受沾染和影响,保持虚空,这就可称为大,也就是摩诃。善知识,迷入歧途的人用嘴说,智慧的人用心修行。还有一种迷入歧途的人,确实是心中空空而静坐,一点也不用心去思考,还自称为大。这样的人,不必和他们交流,因为他们行事是偏邪的。善知识,心的度量十分广大,可以包含万有境界。用心去思索,一切了了分明,如此运用就能知道一切。一切事物都有同一的一面,从一可知一切,去来自由,心的本质在于无阻无滞,这就是般若智慧。善知识们,一切般若智慧,都从自己的本性生出,不是从外边来的,不要用错了心思,这就叫根据真实的本性自己来修行。只要一个真,那就一切都真,心的修行是大事,不能用小聪明取巧。不要整天嘴上老说空,心里却并不修行,那就像凡俗人自称是国王,不可能实现。这种人可不配做我的弟子。善知识,什么叫般若?般若的意思,汉语中就是智慧。在一切地方,一切时刻,每一心念都不愚蠢,总是以智慧来处理一切事情,这就是修行般若。有一个念头愚蠢,就是没有智慧了;有一个念头聪慧,般若就产生了。世俗人太愚昧迷惑,不能认识般若,嘴里说般若,心里面却是蒙昧,经常自我夸耀说在修行般若,每个念头都执著于空,却不能认识真正的空。般若是无形无相的,就是智慧心,能够这样理解,就叫般若智慧。什么叫波罗蜜?这是西方国家的话语。汉语的意思是到达彼岸,它表达的意义是离开生又离开死而获得解脱。如果执著世俗境界就会有生和死的概念,就像水有波浪一样,就当它是河流一样叫此岸;离开了世俗境界没有了生死轮回,就像水永远在流动,这就叫彼岸,名号是波罗蜜。】

讲解:这段文字内容虽然不少,但其实语言透彻,比较好理解,唯一的难点在于一个“空”。关于“空”的论述此处有,《金刚经》中也有,《心经》中更是。仔细品品似乎有所差别,就《坛经》来说惠能对“空”的讲解最简单直了。《坛经》中的“空”首先是指“空间”:“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按现代科学的解释,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空,或者说不存在真正的虚空,所谓空就是空间,也就是说凡是空间实质上都是物质存在的状态,物质的存在一定在一个空间中,正因为有物的存在,才有空间的存在。惠能当然不是现代科学家,但他的解释非常正确,他的意思就是没有什么无物质存在的虚空,虚空中存在着物质世界。现代科学也是这样认识的,科学再发达也不可能创造出一个绝对的真空,抽真空是永远抽不干净的,真有真空出现,那物质也就崩塌湮灭了。宇宙空间中即使没有星球存在的区域里,还充满着暗物质,这只不过是人的肉眼所无法观察到的物质罢了。

惠能从物的空间出发又引申出“自性真空”,这是佛法独有的概念。如果我们借助于上面对物质空间的理解,那么可以认为“自性”也是一个空间,同样也是包罗万象,里面有善、有恶;有佛法、有俗念;有真理、有谬论;这个“自性”其实就是人所独有的思维空间。从这一点出发,人们不会再在“空”这个问题上胡思乱想、胡说八道了。从这一点出发,人们不会再在“空”这个问题上胡思乱想、胡说八道了。】

【讲解2:这一段文字中还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性的问题,即惠能是不是一个完全的唯心主义者?依我看,不是!惠能在这一节中解释“空”的时候,是分成两个部分来讲的,第一个部分是讲的物质世界:“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然后又来了一句“世人性空,亦复如是。”这里很明显惠能先讲了一个物质世界的“空”,然后又引出一个精神世界的“空”。不管他在讲物质世界时,或者在讲精神世界时他都指出了其中的多样性。物质世界中包罗万象,精神世界中他也指出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一方面他说:“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另一方面他又说:“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这就启示我们无论是看待惠能还是看待佛教,不能简单地以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来鉴别,尤其是不能简单地以封建迷信来一棍子打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