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5亿

连开30家店

五周年庆典官宣进军上海

华东市场目标三年开100家店

遇见小面走出广东,全面扩张再次引起业界关注

近日,遇见小面五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广州塔举行。在发布会现场,遇见小面CEO宋奇宣布,遇见小面正式进军上海市场,未来3年在华东地区目标开100家门店。广州新锐餐饮品牌遇见小面走出广东,全面扩张再次引起业界关注。

入选“广州亚洲美食节”推荐餐厅

遇见小面北京几家店(遇见小面上海首店8月底开业)(1)

2014年6月,“遇见小面”品牌在广州成立,首店位于广州天河珠江新城,这家面积仅30平米的小店开业当天就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官网显示,同年9月,“遇见小面”获得300万元天使投资,品牌估值1300万元。

从2014年9月获得的第一笔投资开始,遇见小面便上演了疯狂的投资热潮。

遇见小面北京几家店(遇见小面上海首店8月底开业)(2)

据媒体报道,2016年初,遇见小面获得了餐饮企业“九毛九”几百万的Pre-A轮投资,同年11月份又融资2500万,投资方为弘毅投资旗下香港上市公司百福控股。

2018年,遇见小面开始加盟模式,开启品牌定位战略升级规划,提出“源于重庆,立足广州,中国小面,全球遇见”口号。

从2014年成立到今天,仅用五年时间遇见小面就获得了四轮融资。据了解,不论是在广州餐饮市场上还是全国餐饮市场,遇见小面是获得融资次数最多的餐饮品牌。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中,遇见小面已经在广州、深圳等城市开设30间连锁店,其中包括了广州正佳广场、太古汇、深圳来福士广场等一线核心商圈以及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同时,遇见小面还获得了“官方认证”,入选2019年“广州亚洲美食节”推荐餐厅,以及荣获2018年度广东餐饮百强企业。

进军华东市场计划3年开100店

遇见小面北京几家店(遇见小面上海首店8月底开业)(3)

“区域合作的形式已在北美及全世界得到验证,是连锁企业规模化的重要加速器。”宋奇在发布会上介绍,遇见小面将和CFB集团在上海及华东建立合资公司,遇见小面输出技能及品牌,CFB集团担任当地开展及运营,两边优势互补。

CFB集团旗下品牌包含DQ、棒约翰PAPA JOHNS、Brut Eatery悦璞食堂、满足食光等世界及自主品牌,共有900多家门店。

遇见小面北京几家店(遇见小面上海首店8月底开业)(4)

发布会上宋奇还宣布了华东市场的目标,3年要开出100店。

据了解,遇见小面上海首店已确定落户徐汇日月光,将于今年8月底正式开业。

第一家特许经营店开业

遇见小面北京几家店(遇见小面上海首店8月底开业)(5)

4月29日,遇见小面第一家特许经营店在广州天河万科广场正式开业,这意味着年初宣布启动的特许经营计划成功迈出第一步。

据遇见小面相关负责人介绍,特许经营模式是实行直营化体系,特许化经营的模式,即在遇见小面的管理体系下,持牌人只需要负责门店日常营运,其他包括供应链系统、人事训练系统、市场营销系统、信息及数字化系统、会员系统、财务系统等均由品牌方提供一站式的支持。

数据显示,目前遇见小面的特许经营初始投资金额约95万,其中包括餐厅的特许经营费、设备、装修、桌椅、品牌授权、装饰、环保、消防等投资,回报周期约在12-24个月。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位于天河万科广场的首家特许经营店,持牌人是前遇见小面的员工岑斌华。据官方透露,遇见小面对于个体“持牌人”和企业“持牌人”均有不同的要求,目前特需经营方范围以大中华地区重点城市(包含港澳台),海外发达国家一线城市。

创始人宋奇表示,遇见小面今年有30家的开店计划,其中10家特许经营店已在筹备当中。

探索24小时营业模式

去年8月,遇见小面在广州开了一家24小时营业的门店C24。

遇见小面北京几家店(遇见小面上海首店8月底开业)(6)

"分析龙口西的商圈环境,我们发现非常适合尝试24小时营业。"宋奇认为,符合24小时门店需求的商圈,必须是具备写字楼、社区、商业的结合,既能满足上班族的用餐需求,同时也适合周边居民用餐,节假日也会因商业氛围而很聚人气。而龙口西店处在天河路商圈,正满足了24小时营业的条件。据宋奇透露,试运营至今,新店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销售量直线上升。

宋奇坦言,升级为24小时营业对遇见小面来说是一个挑战。事实上,"目前几乎没有中餐能做到24小时营业,可以说这是开天辟地的事情。"对于这个模式,遇见小面的初衷是能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而从早午餐、下午茶、晚餐以及宵夜,不断扩大客单数量,使得从产品结构到运营模式都升级了一步,遇见小面整个商业模式更加完美,财务模型更优化。

借势C24 升级餐饮食品一体化经营

遇见小面北京几家店(遇见小面上海首店8月底开业)(7)

如此飞速的发展步伐,如此令人“眼红”的市场规模,遇见小面当然不能只满足做一碗小面。宋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几年遇见小面之所以能活了下来,而且发展的还不错,除了融资外,更主要的是得益于团队的不断创新与探索。

宋奇表示,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顾客不再只是追求上餐用餐的速度,而是希望获得美好的用餐体验,内外部环境全变,遇见小面原来的单品 偏快餐模式,也许就不在适合如今的餐饮市场。

2017年年中,遇见小面升级营业模式,变成由小吃 烧烤 小吃 饮品的复合式结构,小面种类也由10余款增至40多款,以40元左右客单价定位在白领。宋奇对“外卖”的态度也由“反对”变成了“重视”。

用宋奇自己的话,就是烧烤和小面“绝配”。烧烤偏重口味,和重庆小面毫无违和感。除了搭配,还互补,社交属性极强的烧烤就是不错的选择。

(记者 程伟 彭宗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