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几个刚当上妈妈的朋友一起聊天,发现大家都对宝宝的运动能力有所担忧。

豆豆妈深深叹了口气:宝宝都四个月了,还不会自己翻身,不是说“三翻”吗?三个月就该翻了呀。

果果妈也很忧愁:孩子都十个月了,连爬都不会,把她放地上,她居然就躺着睡着了,不会是身体有问题吧?

老话常说“三翻六坐、七滚八爬”,这是根据大部分儿童的发育规律,从而总结出来的时间点和里程碑。

要是宝妈发现自己的孩子跟这个时间点对不上了,特别是比它晚了,就容易开始焦虑,孩子是不是发育迟缓了,身体哪儿不对劲了?

但除非宝宝有某些先天的缺陷或疾病,否则他还是会正常地成长发育,只是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某个环节有一时的耽误,也是正常现象,家长们不必过度担心。

让宝宝提前学会趴的动作(外国人专门搞趴趴时间)(1)

不过宝宝的运动能力发展,也需要家长的引导,想要孩子自学可是很难的。

果果妈看宝宝还不会爬,别人家的孩子,八九个月大就爬得欢畅,十分担心,就带她去了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孩子身体发育正常,性格也还活泼,但为什么不会爬呢?

医生就问果果妈平时是怎么带孩子的,果果妈支支吾吾了半天,才说平时都是爷爷奶奶在带孩子,除了睡觉时间,孩子都被家里人抱在身上。

根本没有自己活动的时间,根本没机会练习爬行了,后来果果妈专门找了时间训练宝宝,孩子很快就学会了怎么爬呢。

婴儿时期宝宝的动作发展是否正常,关乎到他日后的身体健康和认知发展,所以父母应该时刻注意宝宝每个阶段的发展,并给他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让宝宝提前学会趴的动作(外国人专门搞趴趴时间)(2)

让宝宝练习趴着,有什么好处?

有一个动作,从宝宝出生起就可以让他开始锻炼了,这能为宝宝未来学会翻身、坐立等打下良好的基础,宝爸宝妈们可以学起来哦。

这个动作就是——趴,让宝宝在醒着的时候,多趴一会,能锻炼他的身体,为宝宝的大运动发育做准备。

趴这个动作有这么神奇吗?

确实有,国外有一种名为“tummy time”的说法,直译是“肚肚时间”,也有人叫它“趴趴时间”,其实就是在宝宝清醒的时候,给他翻个身,让他肚皮朝下趴着,用手臂支撑身体。

让宝宝提前学会趴的动作(外国人专门搞趴趴时间)(3)

这样做的好处在哪里呢?

1. 锻炼肌肉

趴着的时候,宝宝会自然而然地尝试向上抬头,并朝着两边看,看看周围的环境,这样就能有效锻炼宝宝肩部、颈部的肌肉,为接下来的翻身、爬行做好准备啦。

而且宝宝在趴着的时候,为了支撑自己的身体,小手也会从握拳的姿势,渐渐地打开,这也是他手部精细动作发展的开始啦。

2. 附带好处

让宝宝趴着,还有一些“无心栽柳柳成荫”的好处呢。

平时宝宝老是躺着,压着自己的后脑勺,就会把它给压扁了,多趴一趴,后脑勺就更容易长圆了,宝宝的头型就更好看了。

趴着对宝宝来说也是种运动,能促进他的胃口和睡眠呢。

让宝宝提前学会趴的动作(外国人专门搞趴趴时间)(4)

该怎么让宝宝练习趴着?

既然让宝宝趴着的好处这么多,那直接把他放床上就可以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对于宝宝来说,趴这个动作,也需要练习,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1. 什么时候开始趴着?

美国儿科协会的专家表示,把宝宝从医院带回家后,就可以让他练习趴着了。

对于新生儿来说,可以先从趴在爸爸妈妈的身上开始,让新生儿听听爸爸妈妈的声音,加深亲子之间的联结,以此作为“趴趴时间”的开始。

不过千万不能在喂奶之后,让宝宝练习趴着,这样很容易造成吐奶,因为他的胃还没有发育好呢。

让宝宝提前学会趴的动作(外国人专门搞趴趴时间)(5)

2. 一次要趴多久?

刚开始的时候,每天让宝宝趴2-3次,每次1-2分钟,这样循序渐进,从短到长地给他增加时长,一般来说,等宝宝到了三四个月大,一次能坚持8到10分钟呢。

3. 在哪里趴着?

一开始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在干净的地板上趴着,如果是在床上,那床也不能太软,否则宝宝很容易就陷进去,趴的时候就比较吃力。

4. 宝宝不愿意趴着怎么办?

有的宝宝,一被放到地上就哭个不停,让父母十分心碎,不由怀疑是不是他太小了,不能趴?

这时父母们可不能轻易放弃,不然宝宝就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了。

让宝宝提前学会趴的动作(外国人专门搞趴趴时间)(6)

宝宝不一定是不喜欢趴着而哭的,可能只是离开的爸妈温暖的怀抱而不适应。

父母们可以挑一个宝宝高兴的时间,和宝宝一起趴在地上,让宝宝能看见爸爸妈妈,并那些玩具来逗逗宝宝,让他能适应趴这个动作。

5. 注意事项

让宝宝练习趴着的时候,一定要给他找块平坦的地方,防止宝宝滚落,练习的时候,也一定要有家人的全程监护,别让宝宝被蒙住口鼻,影响呼吸,发生危险。

让宝宝提前学会趴的动作(外国人专门搞趴趴时间)(7)

让宝宝练习趴着,能帮他发展动作能力,还能有个好头型,家长们可要尽早帮宝宝操练起来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