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在古代是没有照相机的。而想要将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定格,唯一的办法就是将眼前的景色画下来。与此同时绘画又不同于照相机,拥有更多“创造”的空间,一副能够称之为艺术作品的画在“内容”的蕴含和表达上往往更加的丰富,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便藏有一副“女鬼图”,画质很精美,但却不由令人背脊发凉。

100年前无名女鬼图(百年前的无名女鬼图)(1)

这幅“女鬼图”全名为《窥窗见鬼图》又名《聊斋女鬼图》,是清朝时期一名无名画师所创,虽然作者没有留下名字。但是经过专家研究之后,确定这幅《窥窗见鬼图》创作的时间大概在100年前。

如果只是粗略的看一眼很难以品味到作者精妙的构思和极具故事性的表达方式,需要将画面放大10倍,然后仔细品味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作者想要真正表达的内容。

100年前无名女鬼图(百年前的无名女鬼图)(2)

首先从整体上来看,我们更容易品味到作者艺术手法上的技巧。这幅画中开始运用了欧洲绘画艺术的“透视”画法,物体相对一般的水墨画而言要立体很多。我可以看到在这个书房中摆满了书,海鸥一个摆放着文房四宝的画案。除此之外窗户上好像有一个人在偷看。而整个画面的中心便是一个面目狰狞,而且浑身透绿的恶鬼在画案上和一个女子在相处。整个画面因为整体的色调比较偏暖,所以看上去并没有多么令人感到害怕,直到你放大了十倍看清了恶鬼在干什么,才顿时背脊发凉。

100年前无名女鬼图(百年前的无名女鬼图)(3)

画面放大十倍后,我们可以发现恶鬼身下的女子,并不是活着的女子,而是恶鬼画出来的美丽皮囊而已。这个恶鬼正在给女子画眼睛,旁边还放有漂亮的衣服,除此之外这名“美女”的皮已经套在了恶鬼的身上,预示着恶鬼只要套上这层皮就成为了眼前美丽的女子。

这个场景用《聊斋志异》中《画皮》这篇故事的原话来描述就是:“蹑迹而窗窥之,见一狞鬼,面翠色,齿巉巉如锯。铺人皮于榻上,执彩笔而绘之;已而掷笔,举皮,如振衣状,披于身,遂化为女子。睹此状,大惧,兽伏而出”

100年前无名女鬼图(百年前的无名女鬼图)(4)

而窗户上的那个人是王秀才,是一个典型的老实人。因为在荒山野岭偶救一绝色佳人,两人就此相恋,而王秀才从此身体也就一天不如一天了。后来遇见了一个道士,道士好心提醒了王秀才他已经被恶鬼缠身了。王秀才听从了道士之言,趁着夜色捅破了被救女子闺房的窗户纸,这才知道原来“绝色佳人”是恶鬼扮的。这一段长长的故事,最终都融入了这一幅画中。

100年前无名女鬼图(百年前的无名女鬼图)(5)

而作者蒲松龄是想要通过这一则故事警醒世人,不要被表面的美好景象所迷惑,而失去了判断的能力,否则一定会被隐藏在背后的“恶鬼”夺走自己的一切。正如《画皮》中的原话所说的:“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为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