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在《史记》中并没有专门为墨子“列传”,只在《孟子荀卿列传》中简单记载道:“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御守,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

看来司马迁也并不能确定墨子是哪国人和具体的生活年代,所以他在写这段文字时非常谨慎,只说墨子是“宋之大夫”,可能生活在孔子同时代,也可能在孔子之后。

墨子与墨子单挑(墨子对公输般说)(1)

也正是因为此处记载,便产生了后来墨子究竟是宋国人还是鲁国人的争议。

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好争议的,无白书生以为,墨子确实是宋国人,也做过宋国的大夫,但后来因为不愿意做官,更是因为他在还没有自成一家之前学的是儒家的思想,而移居于鲁国,并在鲁国终其一生。

《淮南子·要略》中说:“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因“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最终舍弃儒学而创立墨家学派。

所以,无论墨子是哪国人,都不影响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毛泽东主席评价他为“古代辩证唯物主义大家”,“是比孔子更高明的圣人”。

说墨子是宋国人没有错,因为他平生最有名的一件事情,就是止楚伐宋,可见他对宋国的关心和感情。

说他是鲁国人也没有错,因为墨子止楚伐宋是从鲁国去的,竟然“行十日十夜”至楚国郢都,最终阻止了这场战争。

墨子与墨子单挑(墨子对公输般说)(2)

有人可能会说,无白书生是不是写错了?《墨子·公输篇》中明明写的是墨子“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怎么会是从鲁国去楚国的呢?

其实这其中应该有一个过程,墨子“止楚伐宋”的详细情况是这样的。

《墨子·公输篇》记载:“公输盘(般)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公输盘就是公输般,也就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鲁班或鲁般。鲁班是地地道道的鲁国人,所以一些史料上也说墨子是鲁班的老乡,二人都出身于木工业者,都善于制造一些机巧的东西。

《淮南子·齐俗篇》记载:“鲁般墨子,以木为鸢而飞之,三日不集。”此处我们应该理解为,墨子和鲁班都曾经用木头做了一只老鹰在天上飞,三天都没有落下来。可不知为什么,这件事情后来却独归于鲁班名下了。

这样看来,墨子的制作技巧也是非常高明的,只是他后来专注于墨家思想的传播,便鲁班成了以木工为主的各种匠人的祖师。

鲁班为什么要替楚国制造云梯来攻打宋国,史料中并没有交代。之所以叫做云梯,是因为这种攻城的器械安装在战车上可以折叠,攻城的时候只要按动机关就可以伸展出去,高入云端,因此叫做云梯,也称为“蒙天之阶”。

墨子与墨子单挑(墨子对公输般说)(3)

据唐代余知所著的杂记《渚宫旧事》记载,在这之前,鲁班曾根据原来用木头制造老鹰的原理,制作了一种可以载人的大木鸢,然后坐上它到宋国的都城上空侦察敌情。这大概就是今天侦察机的祖先吧。

墨子当时正在齐国宣讲他的墨家学说,在听说了楚国将要攻打宋国之后,心中大惊,便在齐国呆不住了,立即回到鲁国,安排他的大弟子禽滑釐率领弟子三百人,各持守城的器械,前往宋国的都城彭城,帮助宋国抵御入侵。而自己则简单地收拾下行囊,匆匆赶到楚国去,他要阻止这场战争。

墨子这样安排自然有他的道理,因为宋国是处在鲁国和楚国之间的小国,一旦宋国不保,鲁国则将面临危险,很有可能跟着遭殃。

墨子走了十天十夜,终于到达楚国郢都,顾不上休息,立即去见公输般。

公输般见墨子到来,客气地说道:“墨子老弟,你远道而来,急匆匆地见我,可有什么指教?”

墨子喘了一口气,说:“北方有人侮辱了我,我想委托你把他杀掉!”

公输般听了很不高兴,脸色阴沉下来。

墨子见公输般不答应,郑重其事地说:“你若帮我,我给你十两黄金。”

公输般有些恼怒了,忿忿地说:“我这个人讲大义,从来不杀人。”

墨子与墨子单挑(墨子对公输般说)(4)

“说得好极了!”墨子起身,对公输般拜了又拜,说:“即使这样,我还有几句话要说。”公输般不好拒绝,只得听他说下去。

墨子说:“我在北方,听说你造了云梯要去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过呢?楚国有多余的土地,缺少的人民,攻打缺少的去争夺有余的,这不能说是智;宋国没有罪却要去攻打它,这不能叫做仁;明知攻宋没有什么好处,却不向楚王劝谏力争,不能说是忠;争了却没有达到目的,这也不能说强;你说你义不杀人,然而攻宋将会杀死很多人,这不能说你懂得类比的道理。”

墨子一口气把想要说的话说了出来,然后问道:“这些话,你以为如何?”

公输般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思考了半天,只得服气地说:“你的话是对的。”

“那么,是不是可以停止了呢?”墨子追问道。

“不可以。”公输般说,“我已把我的计划告诉给楚王了。”

墨子说:“那你还不带我去见楚王?”

在公输般的引荐下,墨子见到了楚王,向楚王说道:“现在有一个人,舍弃装饰好的轩车,却要去偷邻家的破车子;不要锦绣衣裳,却想偷邻家的破毡袄;不要米和肉,却想偷邻家的糠屑饭,请问大王,这是怎样一个人呢?”

楚王漫不经心地说:“那此人一定是犯了偷摸病了。”

墨子与墨子单挑(墨子对公输般说)(5)

见楚王如此说,墨子立即切入正题:“大王说的是。如今楚国国土方圆五千里,而宋国却只有五百里,这就像轩车和破车子;楚国有云楚泽,满是兕(sì)、犀、麋、鹿等珍兽,汉水里的鱼、鳖、鼋鼍(yuán tuó)等多的不可胜数,哪个国家都比不上,而宋国却连野鸡、兔子、鱼都没有,这就像米肉和糠屑饭;楚国有长松、文梓、楠木、豫樟等名木,宋国却连像样的大树都没有,这就像锦绣和破毡袄。所以据臣看来,大王出兵攻打宋国,和这些有什么区别?臣只能看到大王伤害义理,却达不到目的。”

楚王沉吟了一会,点点头说:“你这话倒是有些道理,可公输般已经为我造好了云梯,我怎能不用它去攻打宋国呢?”

墨子沉着地说:“即使有云梯,楚国就一定能取胜吗?”

楚王有点不高兴了,他说:“公输般是天下的巧匠,他不但会造云梯,并且对攻城的战术也很有研究,你怎么会认为我楚国不一定能取胜呢?”

“大王只要让人拿些木片过来,我们不妨推演一下试试。”墨子胸有成竹地说。

楚王心想,我倒要看看你是如何推演的!于是命人拿来些木片,放置在殿下。

墨子解下自己的腰带,在地上摆了个弧形,就当作是城池,又把木片分作两份,一份留给自己,作为守城的武器,一份交给公输般,当作攻城的器械。二人跪在地上,便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战争推演。

墨子与墨子单挑(墨子对公输般说)(6)

所以,近些年来美国以及一些西方国家,对可能发生的我国南海和台湾海峡的军事冲突所做的种种推演,实际上就是我们先人玩剩下的东西。

墨子和公输般各人手拿木片,像下棋一样,一招一式,一攻一守地推演起来。楚王在一旁看得莫名其妙。

公输般用了九种方法攻城,九次都被墨子击退,而双方手中的木片,也各有损失,可是每次公输般的木片用完了,而墨子手里的木片还有不少剩余。

《墨子·公输篇》中这样写道:“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拒之,公输般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看来公输般是输了,只得停下手来,一脸的不高兴。

墨子放下手中的木片,微笑着问道:“结果如此,你觉得如何?”

公输般颓丧地说:“这没有什么,不过我知道用什么方法能够战胜你,可是我不说。”

墨子非常镇定,笑着说:“我知道你要用什么办法来赢我,但是我也不说。”

楚王看到他们像打哑谜一样,不解地问:“你知道他也知道,除了我不知道,你们究竟说的是什么呢?”

墨子与墨子单挑(墨子对公输般说)(7)

墨子面向楚王,说:“公输般的意思,不过是想让大王把我杀掉,这样宋国就没有人来守御了。可是我的弟子禽滑釐等三百人,已经按照我的安排,使用我的守城器械,在宋国的城楼上等着楚国军队去进攻呢。即使把我杀了,你们也是攻不下宋国的。”

楚王赞叹道:“好啊!我就只好下令不要去攻打宋国了。”

墨子用自己的智慧,最终劝止了楚国攻打宋国的意图。不过这个故事还有后续,十分有趣。

《墨子·鲁问篇》中记载,楚王决定不再攻打宋国之后,公输般对墨子的胆识和才能十分钦佩,不过对刚才的事还有些耿耿于怀。公输般陪同墨子走出楚宫之后,墨子非常诚恳地把他墨家的学术和主张向公输般作了大概的介绍。公输般被墨子“非攻”和“兼爱”的思想感动,于是释然开怀。毕竟,二人还有着一层老乡的关系。

公输般对墨子说:“你来得真是太好了,我没有见到你的时候,想攻取宋国,见到你之后,即使你把宋国白白地送给我,但这是不道义的,我也不要了。”

墨子也说:“在我没有见到你时,你一心想要得到宋国,现在我白给你宋国你也觉得不义而不要了。如果你今后一心行义举,我将要送给你整个天下呢!”

在公输般的殷勤挽留下,墨子又在楚国住了两三天,然后带着成功的喜悦告辞回鲁国,毕竟,他成功地完成了拯救千万人生命的壮举。回去的路,也变得轻松起来。

不过,当墨子走到宋国京城的时候,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他想着要去城门楼下避雨,但是守城的宋国士兵却不认得墨子,觉得他行迹可疑而把他赶跑了。

墨子与墨子单挑(墨子对公输般说)(8)

“兼爱”的墨子当然不介意这些,为了“救世”,他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不顾惜。

所以,作为墨子学术主张对立者的孟子,在《孟子·尽心篇》中也这样赞叹道:“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意思是,墨子主张兼爱,只要对天下人有益的事,即使把他从头到脚磨成粉末,他也愿意去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