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少时的学习资料(苏辙修觉山之行考证)(1)

苏轼少时的学习资料(苏辙修觉山之行考证)(2)

▉修觉山照片

苏辙(1039-1112),北宋文学家,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人。与父苏洵、兄苏轼一起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栾城集》等行于世。

清道光版《新津县志》艺文卷,收录了苏辙的《纪胜亭》诗:

夜郎秋涨水连空,上有虚亭缥缈中。

山满长天宜落日,江吹旷野作惊风。

爨烟惨淡浮潜浦,渔艇纵横逐钓筒。

未省岳阳何似此,应须仔细问南公。

苏轼少时的学习资料(苏辙修觉山之行考证)(3)

▉苏辙和《纪胜亭》诗

县志又说:“纪胜亭,在县南宝华寺前,苏颖滨、陆放翁俱有《纪胜亭》诗。纪亦作绝。”更准确地说,纪胜亭位于新津县南修觉山巅,宝华寺前。

后世诗人游纪胜亭题诗时,很多都按照苏辙《纪胜亭》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写和(hè)诗,仅仅清道光版《新津县志》收录的就有12首,比如新津县令王梦庚写的《和向岸夫纪胜亭次苏栾城原韵》和叶芳模写的《九日游纪胜亭次原韵》等。由此看得出,苏辙的《纪胜亭》对修觉山文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苏轼少时的学习资料(苏辙修觉山之行考证)(4)

历代题写修觉山的诗歌中,最著名的就是杜甫的《后游》和苏辙的《纪胜亭》。《纪胜亭》作为修觉山文化的两颗明珠之一,道光版《新津县志》仅作了收录,但对其写作时间和背景却没有交代。

清道光版《新津县志》第十三卷古迹记载:“东坡亭,在县南修觉寺前,为东坡读书处。”“洗墨池,在县南宝华寺后,东坡洗砚处。”

看得出,清代《新津县志》的编者认为苏轼和苏辙曾在修觉山读书、吟咏。

苏轼少时的学习资料(苏辙修觉山之行考证)(5)

▉ 道光版《新津县志》记载的东坡亭、洗墨池

县志的编者与二苏相隔近八百年,他们的记载是不是真的呢?如果是真的,那二苏是哪年来的新津?是喜爱修觉山之美来游玩的,还是专程到此读书?

这些细节问题,需要我们用严谨的态度去考证清楚,否则,“大苏小苏到过新津”就成了人云亦云的道听途说。

苏轼少时的学习资料(苏辙修觉山之行考证)(6)

翻看古代和现代研究者所写的《苏轼年谱》《苏辙年谱》,并没有大苏小苏到修觉山的记录。那只能从他们的诗词作品和书信中去寻找蛛丝马迹。

意外的是,苏辙的《栾城集》并没有收录《纪胜亭》诗,但《苏轼文集》补遗·书后五百六首,收录了《书子由绝胜亭诗》,该诗与道光版《新津县志》收录的只字不差,诗后苏轼还写了一个帖子:“蜀州新建绝胜亭,舍弟十九岁作。” 南宋大诗人陆游也有一首诗叫《绝胜亭》。北宋时,蜀州管辖晋源县、新津县、江原县、永康军,除新津县之外,蜀州其他县都没有“绝胜亭”。由此看来,纪胜亭最早叫绝胜亭,创修于北宋。由于“绝”“纪”二字形近,从明代开始便误写作“纪胜亭”。

答案似乎已经呼之欲出,但《书子由绝胜亭诗》是苏轼于元丰七年(1084)在汝州写的,距苏辙写这首诗已过去20多年,苏轼的记忆会不会存在误差?这个19岁是否确切?是虚岁还是实岁?看来,我们还需要继续谨慎探索。

苏轼少时的学习资料(苏辙修觉山之行考证)(7)

苏轼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十二月十九日,苏辙生于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二月二十日,苏轼大了苏辙两岁零三个月。且让我们看看苏辙在19岁前后几年到过哪儿、做过哪些事。

苏轼少时的学习资料(苏辙修觉山之行考证)(8)

▉ 南宋王宗稷所著《东坡先生年谱》

至和二年(1055),苏辙实岁16,虚岁17,娶妻史氏,其《寄内》诗说:“与君少年初相识,君年十五我十七”。苏洵带苏轼、苏辙游学成都,拜谒益州知州张方平(1007—1091,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张非常欣赏三苏,热情款待,盘留许久,并向朝廷推荐苏洵担任益州州学教授,但朝廷迟迟不予回复。张方平只好建议苏洵带二子去京城拜谒欧阳修并参加科举考试。

苏轼少时的学习资料(苏辙修觉山之行考证)(9)

▉《宋史》卷三百一十八列传第七十七张方平传

嘉祐元年(1056)三月,苏洵带苏轼、苏辙到汴京参加科举考试。三人从眉山坐船到成都拜别张方平,拿着张方平写给欧阳修、韩琦的推荐信,再从成都走陆路到汴京。这时苏辙实岁17,虚岁18。苏辙在《追和张公安道赠别绝句并引》中说:“予年十八,与兄子瞻东游京师。是时张公安道守成都,一见以国士相许,自尔遂结忘年之契。”(见《栾城三集》卷一)五月到达汴京,寄居寺庙,等待秋试。宋代贡举考试分三级:地方州府主持的解试、礼部主持的省试(礼部试)和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八月,苏轼苏辙兄弟通过了开封府解试,拿到了礼部试的资格。

苏轼少时的学习资料(苏辙修觉山之行考证)(10)

▉《栾城三集》卷一《追和张公安道赠别绝句》并引

嘉祐二年(1057)春,苏辙实岁18,虚岁19。苏轼与苏辙在汴京参加礼部试。这一年是大宋辉煌的一年,唐宋八大家的宋代六家都齐聚京城,欧阳修担任主考官,苏轼、苏辙与曾巩三人进士及第,苏洵在考场外等待,王安石在京城担任群牧判官。这次考试从正月六日任命翰林学士欧阳修担任主考官,经过礼部初试、复试,至三月五日宋仁宗在崇政殿亲试礼部奏名进士。中进士后,苏辙在写给韩琦的《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说:“辙生十有九年矣。”《宋史》卷三百三十九列传第九十八《苏辙传》也记载了苏辙中进士时的年龄:“年十九,与兄轼同登进士科。”四月,母程氏卒于眉山,父苏洵带二子奔丧回川。

苏轼少时的学习资料(苏辙修觉山之行考证)(11)

▉《宋史》卷三百三十九列传第九十八苏辙传

嘉祐三年(1058),苏辙实岁19,虚岁20。在眉山为母服丧(俗称守孝)。

嘉祐四年(1059)十月,苏辙实岁20,虚岁21。三苏乘船沿岷江而下,东出三峡,走水路进京。

从苏辙1055年到1059年的经历和与人来往的诗文来看,他介绍自己的年龄都用虚岁。至和二年(1055),苏家忙着办喜事、拜访张方平,没有时间到新津游玩。嘉祐元年(1056)春,三苏从眉州坐船去的成都,也没有路过新津。直到嘉祐二年(1057)四月,都还在京城。之后就是匆忙赶回眉州为二苏的母亲程氏料理丧事。

宋代制度,居丧期间除了不能嫁娶、喝酒吃肉外,也不能进行宴游、听乐、赋诗等娱乐活动。官员若是不遵守制度,一定会被同僚弹劾,可能因此丢官;而平民士子会被视为有悖人伦、遭人唾弃。所以,苏轼苏辙到修觉山游玩、题诗的时间,绝不会是在服母丧期间。

古代,根据亲属血缘远近,划分五种服丧级别。其中,为父母服丧是最重的,称为“斩衰(cuī)”,丧期三年。不过并非三个周年,只要经过两个周年外加第三年的头一个月,就算服满三年之丧。若遇到闰年闰月的情况,有可能多两个月,也就是二十七个月。

苏轼少时的学习资料(苏辙修觉山之行考证)(12)

▉九族五服图

宋代欧阳修、苏轼服丧都是二十五个月。元佑八年(1093)三月苏轼给朝廷上折子《乞改居丧婚娶条状》就是一个佐证:“臣伏以人子居父母丧,不得婚嫁,……丧三年,为二十五月,使嫁娶有二十五月之迟,此色之轻者也。”。

所以,苏轼、苏辙从嘉祐二年(1057)四月开始服丧,到嘉祐四年(1059)五月丧期满,才有机会外出。

此前,朝廷下诏让苏洵参加舍人院考试,苏洵哀妻之丧,生了病,就没去应试。朝廷又一再催促,苏洵决定带二子再赴京城。他在《上欧阳内翰第四书》中说:“王命且再下,洵若固辞,必将以为沽名而有所希望。今岁之秋,轼、辙已服阙(服丧期满),亦不可不与之俱东。”当时官场上有个礼节,凡是当地考出去的进士,不管是回家还是离家,都要去拜见地方长官。三苏家乡眉州属益州路管辖,苏洵当时抱病在家,眉州离成都有200多里路程,他身体吃不消,就让苏轼、苏辙兄弟到成都拜见益州路转运使(实为益州路最高行政长官)赵抃。

苏轼少时的学习资料(苏辙修觉山之行考证)(13)

▉苏洵《嘉祐集》卷十二《上欧阳内翰第四书》

苏轼、苏辙从成都返回眉山时,专程到新津修觉山游览。修觉山本是诗圣杜甫青睐之处,现在又在山巅新建了绝胜亭,是绝佳的观景之处。时值秋季,实岁20的苏辙立足绝胜亭,看江水连空,山满长天,江风旷野,动静相宜,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融合在了无限生机活力之中,感觉只有岳阳楼的美景才能与此处相提并论。他胸怀大畅,挥笔写下了流传千年的《绝胜亭》诗!

尽兴后,兄弟二人在修觉山下大江边坐船,沿岷江直下眉州。

十月,三苏从眉州乘船沿岷江而下,东出三峡,由水路进京。十二月底到达江陵,在那里过年后,才到达汴京。此行,三苏共写了一百余篇诗文,汇成《南行集》。

苏轼少时的学习资料(苏辙修觉山之行考证)(14)

▉ 三苏《南行集》目录

苏轼少时的学习资料(苏辙修觉山之行考证)(15)

苏辙在新津修觉山写下了《绝胜亭》,那同行的苏轼有没有写呢?

苏辙《答徐州陈师仲书》说:“辙少好为诗,与家兄子瞻所作,多少略若也。”也就是说,两兄弟年少时都喜欢写诗,而且两人写的数量差不多。那为什么我们看不到苏轼在新津写的诗呢?苏轼在《与张嘉父书》中说:“凡人为文,至老,多有所悔,仆尝悔其少(shào)作矣。”苏轼觉得自己少年时的作品不够优秀,所以自己毁了。

另外,苏轼在《答陈师仲主簿书》中说自己的诗“从来不曾编次,纵有一二在者,得罪日皆为家人妇女辈焚毁尽矣。”这里的“得罪日”,即是元丰二年(1079)“乌台诗案”。御史台(乌台)的官员上表弹劾苏轼以诗文讪谤朝廷,朝廷派钦差前往传唤苏轼。幸好弟弟苏辙提前获得消息,赶紧派人告知兄长。苏轼家人为了不让钦差从苏轼的作品中找到定罪的借口,就把苏轼的很多诗文作品烧掉了。惜乎!

苏轼少时的学习资料(苏辙修觉山之行考证)(16)

▉ 乌台诗案

苏轼少时的学习资料(苏辙修觉山之行考证)(17)

总而言之,嘉祐四年(1059)的秋天,苏轼实岁22,苏辙实岁20。兄弟二人在为母服丧期满后、离川进京之前,到蜀州新津县游览修觉山,苏辙写下《绝胜亭》诗,打个喷嚏都是诗的苏轼可能也写了作品,只是没能保存下来。明代新津人为了纪念苏轼苏辙兄弟,把苏辙的《绝胜亭》刻在了亭边石碑上,并为苏轼塑了像,还在修觉寺前建了东坡亭,将宝华寺后的水池命名为洗墨池。

苏轼少时的学习资料(苏辙修觉山之行考证)(18)

▉ 明代《蜀中名胜记》引钟惺《修觉山记》对绝胜亭和苏轼像的记载

苏轼少时的学习资料(苏辙修觉山之行考证)(19)

撰文:何毅豪

来源:方志新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