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最后谁赢了(摔跤吧爸爸)(1)

看点 压力大时,不妨来部宝莱坞吧——情节捧腹、歌舞怡情,看罢又能引人深思、回味无穷。最近,印度导演尼特什·提瓦瑞继《摔跤吧,爸爸!》之后,又有一部新片在中国大陆上映:高考失利的儿子想不开跳了楼,鬼门关里,父亲为了给他打气,带着一帮曾经的“废柴”朋友讲述了一段青春往事……无数电影歌颂“成功”,这部片子却正视“失败”。尼特什导演的“失败学”在讲什么?且让我们一探究竟。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丨柯察金 编丨Lulu

在电影领域,印度片一直是个神奇的存在。不论多浅显的道理和简单的故事,在能歌善舞的三哥手中,总能玩出花来。热血之后,充斥感动;捧腹之余,犹有深思。

还记得《摔跤吧,爸爸!》么?当阿米尔·汗饰演的老父亲培养的女儿们在赛场上挥汗拼搏时,外滩君仍记得影院中久违地出现了看球赛般的热情。女儿们把一个个的对手摔倒在地,身处荧幕前的观众则激动得恨不得站起来。

就在这两天,“摔爸”导演尼特什·提瓦瑞的新作又在中国上映。同样的“印式”配方,这次带来了截然不同的视角——如果说《摔跤吧,爸爸!》是对追梦者的激励,那么新片《Chhichhore》则是对虽败犹荣者的赞歌。

摔跤吧爸爸最后谁赢了(摔跤吧爸爸)(2)

《Chhichhore》海报,大陆译作《最初的梦想》

我们看过太多的电影讲述成功,但本片却是描画失败。那么,败者的故事有什么好看的呢?——倘若你在找一部欢快解压、又蕴藏哲理的影片,宝莱坞或许永远是不错的选择。

摔跤吧爸爸最后谁赢了(摔跤吧爸爸)(3)

我是爸妈没用的孩子

影片伊始,以儿子拉加夫的跳楼为第一个小高潮。

拉加夫生活在一个印度中产家庭,住着宽敞明亮的房子,屋里到处都摆着玩具手办,出行坐父亲的奔驰,双亲都毕业自Top学校,有着光鲜体面的工作。瞧这设定,拉加夫在印度也算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了。

可是拉加夫很焦虑,非常非常焦虑。不愁吃喝的他,即将面临一次重要考试——印度高考。

摔跤吧爸爸最后谁赢了(摔跤吧爸爸)(4)

父亲帕塔克在安慰紧张的儿子拉加夫

看到这,你可能以为拉加夫的父母很鸡娃,以至于给了他太多压力。事实恰恰相反,他们反倒宽慰儿子,说没什么好紧张的。

父亲帕塔克一直想邀请儿子一起出门旅游放松下,甚至对儿子说“你该找个女朋友了”,得到的回应却总是“老爸下次吧,我得考试呢”。

拉加夫完全听不进父母的劝告,事出有因——他所敬佩的双亲,都是印度理工大学的学子,现在他唯一想要做的就是延续他们的荣耀,不给家里丢人。

印度理工大学,大家应该都很熟悉,神片《三傻大脑宝莱坞》讲的,就是发生在这个学校的故事。印度大学圈里流传着一句玩笑,“一流的学生去印度理工,二流的学生去麻省理工”——至于录取率嘛,影片中讲得很明白,“如果一百万人参加考试,最多一万人能通过”。

父母不急,拉加夫自己鸡自己。他在墙上贴满了励志海报,每天昏天地暗学习18个小时。

摔跤吧爸爸最后谁赢了(摔跤吧爸爸)(5)

帕塔克看着茶饭不思的儿子,叹了口气。他想找个法子给孩子打打气,于是从柜子里拿出一瓶好酒说:“拉加夫,等你凯旋,我们就开了这瓶酒!”拉加夫懂事地对着父亲抿嘴笑了笑。

摔跤吧爸爸最后谁赢了(摔跤吧爸爸)(6)

这句话听上去很正常,后面却成为帕塔克最后悔讲出来的话。

高考成绩出来后,拉加夫紧张地甚至不敢自己查分数。他站在阳台边大口地呼吸,拜托朋友替他查分。可不管怎么逃避,结果出来就是出来了,网站上赫然几个红字写着:“祝君下次好运!”

摔跤吧爸爸最后谁赢了(摔跤吧爸爸)(7)

朋友们劝他不要难过,但拉加夫此刻早已神色煞白、呼吸局促。他嘴里念叨着:“爸爸很优秀,妈妈也很优秀……而他们的儿子,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摔跤吧爸爸最后谁赢了(摔跤吧爸爸)(8)

他想到另一个成绩一般的同学今年都考上了,他想到自己拼尽全力、每天学习那么久,如今却颗粒无收,他还想到自己一定会成为笑柄……渐渐地,拉加夫的情绪失控了,没等朋友反应过来,他的身子已经从栏杆翻过,再看到时,已是血肉模糊。

摔跤吧爸爸最后谁赢了(摔跤吧爸爸)(9)

摔跤吧爸爸最后谁赢了(摔跤吧爸爸)(10)

爸爸:我曾经住在“废柴宿舍”里

帕塔克在ICU里见到了遍体鳞伤的儿子,痛苦地不能自已。他一边流泪一边对儿子说,虽然爸爸平时工作忙,但一直找机会要和你玩,是你自己拒绝的,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到底哪里不对了,让你这么轻视自己的生命?

医院下达的病危通知书冰冷刺骨。拉加夫的大脑受损严重,治疗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作用,如果患者没有求生意志也是白搭。

摔跤吧爸爸最后谁赢了(摔跤吧爸爸)(11)

在病床前,帕塔克不愿放弃儿子,他想到试试用自己大学时候的故事来抚慰儿子。于是,影片的第二幕开始,时间倒回到多年以前。

原来,成功不管在哪里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高校人数众多,有明星,也就有普通人,甚至是“废柴”。当年考入名校的帕塔克,就是这么一个被同学瞧不起的“loser”。

摔跤吧爸爸最后谁赢了(摔跤吧爸爸)(12)

大学时的帕塔克,一进学校就被分到4号宿舍

学校里的3号宿舍大名鼎鼎,里面群英荟萃,集合了校园的明星人物;4号宿舍同样也是鼎鼎大名,里头的奇葩室友们处于鄙视链的底层,甚至成立了“废柴联盟”。帕塔克正是被分配到4号宿舍里,与一帮废柴兄弟们,展开了一段啼笑皆非的故事。

摔跤吧爸爸最后谁赢了(摔跤吧爸爸)(13)

在听这些陈年趣事时,儿子虽然身体有了一些反应,但神情冷漠,表现出不相信这个故事:“废柴老爸”的设定一定是父亲编造出来的。

帕塔克看到儿子好转了一些,心里大喜。不相信这个故事也没关系——他打电话给当年的好兄弟们,说明了儿子的情况,好兄弟就是好兄弟,他们一个个从世界各地赶了回来。同宿舍的6个人又一次聚在一间病房内,轮流向拉加夫讲述他们共同的青春回忆。

摔跤吧爸爸最后谁赢了(摔跤吧爸爸)(14)

宿舍六人组

这几个同学都太搞笑了,连拉加夫都久违地露出了开心的神情。他们之间,有限制级电影收藏家“塞克西”,一支钢管舞跳得天惊鬼泣;有毒舌十级、出口“芬芳”的“阿酸”,将骂人视为一种艺术;有胆小怕事、只会喊妈妈的妈宝男“妈咪”;有嗜酒如命、醉生梦死的“酒仙”,白开水里面都要兑伏特加;有肌肉发达的“失意三年”体育生“德里克”,是他们宿舍的老大。

前有“三大傻宝”,这几位可称为“六傻”。表面都装作社会人儿,背地里其实都是容易害羞的大男孩。帕塔克和“妈咪”接到宿舍的“任务”,要和学校里的女孩搭讪。他对“妈咪”说,要保持自信,这没什么大不了的,然而等到真的见到校花玛雅(后来的妻子),反倒是自己整个人像触电一样,语无伦次。

摔跤吧爸爸最后谁赢了(摔跤吧爸爸)(15)

狠人外壳、喜剧内核的4号宿舍,平时对啥都不在乎,但有一天对一件事情上了心——他们看不惯3号宿舍那么耀武扬威,想要证明自己不比他们差。

摔跤吧爸爸最后谁赢了(摔跤吧爸爸)(16)

比成绩,没戏。不过校内的“冠军联赛”或许还有一线希望,里头项目杂多,从国际象棋到足球,总有一款能拼一把。抬望眼,“冠军联赛”的得奖记录连续15年都是3号宿舍——不服气啊,不服气!

印度电影给主人公设立一个目标是惯例,这部片子也不例外。于是影片中后段,都是围绕“冠军”这一目标展开

摔跤吧爸爸最后谁赢了(摔跤吧爸爸)(17)

“废柴联盟”参加冠军联赛合照

虽说是“废柴联盟”,但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六傻”发挥各自的特长,倒也拼凑出一支队伍。

比如“酒仙”,除了喝酒,还是个“棋痴”,对国际象棋钻研颇深;德里克则是个足球和跑步的健将……他们在各自领域发力,竟然一路赢了几场。

为了静心准备比赛,“六傻”各自起誓,对自己进行了最严厉的约束:在胜利会师之前,“酒仙”要戒酒,“妈咪”停止叫妈妈,“阿酸”不准再毒舌,帕塔克中止与校花约会……总之是釜底抽薪,背水一战。

摔跤吧爸爸最后谁赢了(摔跤吧爸爸)(18)

“废柴联盟”赛前大动员

在奇招、损招、美人计、攻心计等各种喜剧桥段下,“废柴联盟”取得重大进展,比分居然渐渐追赶上明星宿舍。

故事讲到这里,病床上的拉加夫有了些兴致,迫不及待地想要听大结局。可就这个时候,病情恶化,医生要求马上动手术……

摔跤吧爸爸最后谁赢了(摔跤吧爸爸)(19)

迟到的一堂“失败课”

故事没讲完,儿子就要动手术了。这个夜晚,往日的兄弟们来到帕塔克陪伴着他,几人回忆往事说说笑笑,也没法给失落的帕塔克提振士气。

帕塔克掩面低头,想到了那瓶在儿子面前展示过、但尚未打开的红酒。当着众人,他痛哭流涕起来:“我们都做错了……我们总是为他计划成功以后怎么庆祝,但是万一他失败了呢?我们从来没有为了他提供战胜失意的武装也没有人想提这种可能性。

摔跤吧爸爸最后谁赢了(摔跤吧爸爸)(20)

此刻,帕塔克做着为父以来最深刻的反思:对于一个仰慕父母、焦急备考的孩子来说,叫他“不要紧张”,潜意识中的暗示仍是“紧张是合理的”;悬而未开的庆功酒、漫不经心的提前祝福,并不能让孩子感到一丝宽慰——如果胜利的瓶盖未能打开,又当如何呢?

没有人跟拉加夫说过,孩子,即便没考上,你也依然是英雄。对于成功极度渴望的拉加夫终于战败了,他像“不肯过江东”的项羽一样,否认了自己,甚至否定了自己的生命价值。

帕塔克一番谈话,在场的兄弟们无不动容落泪。他们也已人到中年、膝下有子,个中百味涌上心头——如今已经不是妈宝男的“妈咪”,当场噙着泪给自己的儿子打过去一个长途电话:

“韦丹,你还记得爸爸的承诺么。我说过,只要你数学考了A ,我就送你一辆摩托车。但你知道么,我只想说,不管你的成绩如何,B 也好,C-也罢,都没关系,我都会给你买摩托,爸爸没在开玩笑,爸爸爱你……”

摔跤吧爸爸最后谁赢了(摔跤吧爸爸)(21)

“妈咪”在给自己的儿子打电话诉衷肠

第二天要动手术了,在儿子打麻醉前,帕塔克央求医生给他十分钟讲完故事的结局,因为这对儿子很重要。再三请求,医生终于同意了。于是“废柴联盟”再接前话,虚弱的拉加夫微微睁眼,倾听父辈们的故事。

时间再次闪回到过去。话说“六傻”将比分逐渐追上,只要再赢三枚奖牌,就能扭转历史、洗刷“耻辱”了。

这头,接力赛和象棋比赛中,德里克与“酒仙”都发挥出色,斩获两枚奖牌;那头,帕塔克的篮球队比赛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胜败在此一举!

摔跤吧爸爸最后谁赢了(摔跤吧爸爸)(22)

最终决胜负的一场篮球赛

就像影视剧里所有的篮球赛一样,这场对决中比分你追我赶、激烈异常。终于,时间只剩下最后6秒,仅仅一球之差,控球权目前掌握在帕塔克手里,他到底能否大逆转呢?

摔跤吧爸爸最后谁赢了(摔跤吧爸爸)(23)

6,5,4……手起,球落,抛物线很漂亮!

3,2……球坠向篮筐了,位置很接近。它被前筐弹了一下,眼看又要落下来。

1,0……球最终还是落到了篮筐之外。“六傻”无缘冠军了。

拉加夫躺在病床上,听得眼珠都快突出来,他流着泪问爸爸:“你们都这么拼了,还是输了,难道不感到悔恨么?”

帕塔克微笑着摇头——镜头扫过,病房里几位叔叔们也都微笑着摇头,给拉加夫一个肯定的答案:“不,从来没有过”。

赢自快意,输亦无悔,人生不是一场定胜负。帕塔克坚定地告诉儿子:“你的未来没有被一锤定音,不管是失败者还是胜利者,重要的是你尝试过,你尽了全力。”

摔跤吧爸爸最后谁赢了(摔跤吧爸爸)(24)

当初各种瞧不上“废柴联盟”的3号宿舍,在球赛结束后也真心地认可了他们,称赞这是一场精彩的比赛——失败的勇者,同样会接受最大的敬意。

摔跤吧爸爸最后谁赢了(摔跤吧爸爸)(25)

到此,父辈们的故事画上句点。

拉加夫眼角泪痕闪烁,被推进了手术室,此时的他,心已释然。又幸好印度导演坚持喜剧路线,没给“发盒饭”,拉加夫最终手术顺利,得以康复。

从鬼门关回来后,他领悟了成败之道,不再钻牛角尖。

摔跤吧爸爸最后谁赢了(摔跤吧爸爸)(26)

拉加夫在康复后的自白

接受失败,不是躺平,而是由衷认可与接纳那个拼尽全力的自己。

弗朗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爵士的研究发现,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最终是要趋向于平均水平的。也就是说,父母辈越优秀,子女便越有可能不如上一代,这是无可奈何的规律。

追求成功固然值得尊敬,但普通人千千万万,冠军头衔仅有一尊——《摔跤吧,爸爸!》告诉我们拼尽全力、必有奇迹;《最初的梦想》则传达了,失败并不可怕,犹可快意人生。

关于“失败”,宝莱坞这碗鸡汤咸淡相宜,干了不腻。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