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局】,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乡镇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乡镇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宁城县八里罕镇)

乡镇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宁城县八里罕镇在镇区内就近就便就势选取三个示范村,积极探索实施“三村联建” “三治融合”机制,坚持党建联动、产业联手、治理联办,以点带面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着力写好“自治、法治、德治”三篇文章,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自治为基,群策群力,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结合八里罕村、河南村、平房村三个村的村情、地情、人情,以自然营子或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分网格23个,配备网格员46名,构建党建宣传、疫情防控、防汛抗旱、环境整治等于一体的综合治理体系。实行“三村”脱产干部轮流查班坐班制,及时接待群众,处理诉求,确保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针对劳资关系、婚姻家庭、土地纠纷等矛盾纠纷易发点定期进行走访排查,累计入户2000余户次,排查矛盾纠纷35件,调处化解邻里纠纷28件,消除治安隐患7件,及时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法治为本,知法遵法,保障基层和谐稳定。三个村从提高群众法治意识、满足群众法治需求出发,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在基层落地生根。打造“亮点”。统筹人力物力,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总体国家安全观、民法典等为主要宣传内容,在普法宣讲的基础上,加入“草原轻骑兵”——乌兰牧骑普法小分队这一点亮点元素,开展普法演出,同时结合“赶大集”“唱村戏”等时间节点,将法治宣传融入各类风俗文化活动中,让法治种子在基层“落地生根、遍地开花”。疏通“堵点”。针对辖区人口密度大、法律需求广、疑难问题多的现状,三村联合成立公共法律服务队,将三村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等6名法律人才共纳入其中,通过“送法上门”“摆摊设点”等形式,深入群众家中,开展金融风险防范、反电信诈骗等宣传活动。累计发放法律宣传单6000余张,答复咨询70余人次,解决疑难问题28起。发扬“优点”。充分运用“民生服务群”“网格服务群”定期推送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关案例,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结合“124宪法宣传日”活动,联合邀请精英律师开展法治专题讲座,各类宣传、宣讲覆盖5000余人。

德治为要,崇德向善,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以文明城镇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为依托,全力推进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统筹志愿队伍建设。以“三村”党员、群众、非公企业党员、大学生等为主体,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在关爱留守儿童、帮助孤寡老人、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将村级党员活动室、草原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相互有机融合,抓实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优化美化,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辐射带动“三村”及周边村群众做崇德向善的践行者和文明风尚的维护者,打通文化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健全道德评议机制。扎实开展道德模范和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多渠道征集民情民意,凝练出涵盖家庭美德、文明习惯、诚信守法等五大类20余条的村规民约,助推移风易俗。

本文来自【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局】,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