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主要是指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毒性、腐蚀性的化学物品。常见的危险化学品有:苯、液化气、汽油、甲醛、氨水、二氧化硫、硫化氢、农药、液氯等。与普通爆炸和火灾不同,危化品爆炸的危害更大,更有可能引发连环爆炸和有害气体蔓延。这些危险品会令人眼睛刺痛、流泪不止、头晕恶心、胸闷和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窒息死亡。

危化品专家表示,根据瑞海国际公布的储存业务信息,其中提到的多种物质属于危险化学品范围,如硝酸钾则是强氧化剂,是以前制造炸药的原料,遇可燃物可助长火势遇热可分解出氧气,强烈的碰撞也会引发爆炸,如遇到火灾、爆炸等会加重事故的发生。化学品爆炸用水很难扑灭,甚至会助长火势并引起爆炸。文件中提到的数种化学品活性很强,遇湿遇水容易发热并爆炸,这在保存时都有严格的规范。化学品爆炸肯定会产生有毒及有害物质,这与化学品数量及气象条件有关,需要有关部门及时监控。

危化品分类

第1类 爆炸品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危化品事故防护要点

✦呼吸防护:在确认发生毒气泄漏或袭击后,应马上用手帕、餐巾纸、衣物等随手可及的物品捂住口鼻。手头如有水或饮料,最好把手帕、衣物等浸湿。最好能及时戴上防毒面具、防毒口罩。

✦皮肤防护:尽可能戴上手套,穿上雨衣、雨鞋等,或用床单、衣物遮住裸露的皮肤。如已备有防化服等防护装备,要及时穿戴。

✦眼睛防护: 尽可能戴上各种防毒眼镜、防护镜或游泳用的护目镜等。

✦撤离:判断毒源与风向,沿上风或侧上风路线,朝着远离毒源的方向迅速撤离现场。

✦洗消:到达安全地点后,要及时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流动的水冲洗身体,特别是曾经裸露的部分。

✦救治:迅速拨打“120”,将中毒人员及早送医院救治。中毒人员在等待救援时应保持平静,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肺负担致使病情恶化。

✦食品检测: 污染区及周边地区的食品和水源不可随便动用,须经检测无害后方可食用。

危化品爆炸事故原因(危化品爆炸为什么这么凶猛)(1)

远离危险 识别危化品标志

标识说明:表达“禁止”、“警示”、“指令”、“提示”安全信息含义。红色表示禁止、停止也表示防火(圆内一斜竖)。黄色表示警告、注意(三角形)。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规定(圆形)。绿色表示提示、安全状态通行(长方形)。

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须了解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特性,不盲目操作,不违章使用。发现被遗弃的化学品,不要捡拾,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说清具体位置、包装标志、大致数量以及是否有气味等情况。妥善保管身边的危险化学品,做到标签完整,密封保存,避热避光,远离火种。居室内不要存放危险化学品,乘坐车、船、飞机不要携带危险化学品。

危化品爆炸事故原因(危化品爆炸为什么这么凶猛)(2)

危化品爆炸事故原因(危化品爆炸为什么这么凶猛)(3)

趋利避害 正确认识危化品

虽然危化物品爆炸的威力一般都很大,但还是需要说明,化工行业的技术发展到今天都极其成熟了,现在国际流行趋势就是Process Intensification,利用新技术比如微波超声波、microreactor、纳米科技、新的催化剂,将化工设备小型化,集成化;用无毒低燃爆的原料代替高毒高燃爆的原料。另外,得益于IT技术的迅猛发展,自动控制装置也开始大规模应用于化工厂,对整个系统的监控更加全面,所能做的反应更加迅速,将事故扼杀于摇篮,同时大幅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数量。总而言之,现在国际上先进的化工厂就是设备变小变少,无人化,降低能耗,毕竟所有因素里不确定因素最大的就是人,操作人员越少越好。而对于危化品储藏来说,要远离市区,平时也要加强管理,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来。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每次事故发生之后,总会有一些谣言传播,引发不必要的恐慌。希望大家能够多传递正能量,避免干扰救灾工作。也希望大家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一定要增强自己的安全意识,严防爆炸事故的发生。当爆炸事故发生后,一定要采取一些紧急自救措施,保证自己的生命健康安全。让我们为所有受害者祈福。

危化品爆炸事故原因(危化品爆炸为什么这么凶猛)(4)

化工灾害的应急自救常识

1.爆炸品泄漏的处理:

将泄漏的爆炸品精心扫集,送到指定地点处置。对有污染的爆炸品泄漏,要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将泄漏物用水湿润,再细心扫集后送到指定地点处置;

2.压缩气体和液体气体泄漏的处理:

操作人员需穿戴防毒面具和手套,首先切断所有火源,关闭泄漏阀门,制止渗漏,用水喷淋关阀人员。打开通风设备,将泄漏气体送到空旷处排放或装配适当煤气喷头烧掉;

3.易燃液体泄漏的处理:

首先切断一切火源,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及时将渗漏部位朝上,并送到安全通风场所,进行修补或掩埋。被污染地面用洗涤剂刷洗,经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如果是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注意用凉水冷却容器;

4.易燃固体泄漏的处理:

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用湿沙土覆盖易燃固体,扫集后送到空旷地点,掩埋或烧掉,或经稀碱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5.自燃物质泄漏的处理:

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用湿沙土覆盖自燃口,扫集后送到空旷地点,掩埋或任其自行烧掉;或扫集后倒入水中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6.遇水燃烧物泄漏的处理:

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用干燥沙土覆盖混合泄漏,扫集后送到空旷地点掩埋,或倒入大量水中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7.毒害品泄漏的处理:

首先切断一切火源,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用沙土或锯末混合泄漏的毒害物质,扫集后送到空旷地点掩埋,或倒入大量水中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对于有感染性的物质,一旦发现泄漏,一定要避免或减少接触包件,迅速通知公安部门或防疫部门;

8.腐蚀性物质泄漏的处理:

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对酸性腐蚀物,用碳酸钠溶液中和,并用大量水冲洗,或直接用大量水冲洗;对碱性腐蚀物,用大量水冲洗,或用沙土吸收,送到空旷地点掩埋;

9.放射性物品的泄漏的处理:

一旦发现放射性物质泄漏,应立即通知公共卫生部门和公安部门。

常见化学灼伤的急救处理方法

1、当化学物质接触人体组织时,应迅速脱去衣服,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创伤部位,冲洗时间不应少于15分钟;

2、清洗时要遍及所有受害部位,防止物质存留。对眼、鼻、口腔等的清洗尤其要迅速、仔细。对眼睛的冲洗一般用生理盐水或用清洁的自来水,冲洗时水流尽量不要正对着角膜方向,不要揉眼睛;

3、也可以将面部浸在清洁的水中,用手撑开上下眼皮,用力睁大双眼,头在水中左右摆动;

4、皮肤部位的灼伤,用清水冲洗后,可用中和剂洗涤,时间不要过长,然后用清水冲洗;

5、完成冲洗后,应根据受伤情况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适当处理。

生产装置初期火灾该如何扑救

当生产装置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在场操作人员应迅速采取如下措施:

1.迅速查清着火部位、着火物及来源,准确关闭有关阀门,切断物料来源及加热源;开启消防设施,进行冷却或隔离;关闭通风装置防止火势蔓延;

2.压力容器内物料泄漏引起火灾,应切断进料并及时开启泄压阀门,进行紧急排空;为了便于灭火,将物料排入火炬系统或其他安全部位;

3.现场当班人员要及时做出是否停车的决定,并及时向厂调度室报告情况和向消防部门报警;

4.发生火灾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对装置采取准确的工艺措施,利用现有的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进行灭火。若火势一时难以扑灭,要采取防止火势蔓延的措施,保护要害部位,转移危险物品;

5.专业消防人员到达火场时,应主动及时地向消防指挥人员介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