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王两个版本(棋王)(1)

几个月前谢园去世的时候,“棋王”这个名字进入了我的视线。原因是很多人在追忆他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他主演的这部电影。

后来知道了,棋王的电影是改编自阿城的同名小说,于是暗暗地把这本书和电影都列进了心愿清单里。今天正当我愁于这周的读书任务还没完成时,碰巧遇到《棋王》这部短篇小说。

这是一本1984年发表的小说,一万四千字的长度,读起来很舒服。虽然只是小小的一篇,读完之后仍然让人不得不回味其中。

整篇给我的感受是朴实而生动,不光故事朴实,行文也很朴实。却又在细节描写时生动至极,画面感非常强,甚至恍如发生在眼前一般。笔者用了第一人称的方式,以故事主角朋友的视角行文,这好像更能让读者“感同身受”。

像王一生这样痴于某件事的人并不少见,特别是在那种“纯真”年代可能会更常见,知青下乡的背景更是没什么新鲜的。故事的设置就是这么平平无奇,笔者的行文更是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

在我看来,使这篇小说成功的地方就在于笔者对细节的描写,而这种笔触从一开篇就开始了,并且在每次转场每次新人物出现时都能看到细致入微的墨迹。生动,是真的生动。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脚卵”出场的时候,我甚至感觉闭上眼睛就能看到这个人的一举一动了。

整个故事最后的高潮是王一生与九个人斗棋的部分,我觉得那一部分进展得有点太快了,开始和结束都有点措手不及,当然这可能也是受限于篇幅的长度。

看完之后,我很好奇是什么样的人写的。查了一下阿城,我知道他以前一定是个知青,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居然是他的第一篇小说。不过写完“王”系列之后,好像他就主要干编剧去了。咋就不写小说了呢?按棋王这个路子,我还是蛮喜欢的。

接下来我要做的是去看棋王的电影,说来也奇怪,对于小说改编的电影,我都会很担心电影拍的太烂,事实上也大都是如此。但这次我好像一点也不担心,就是对谢园有一种莫名的信心。而且,这是个短篇小说,可以发挥的空间是很多的,并且原作者阿城也是电影的编剧。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