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利w12发动机和哪个车同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1)

一般来说,我介绍的发动机都是外资主流发动机,对性能发动机的介绍较少。虽然我手上拥有雷克萨斯LS/LC的5.0L发动机/变速箱和讴歌NSX 3.5T发动机/变速箱的详细资料,但是考虑到受众较小,一直没有写。这次玩一个大的,跳过了主流品牌的旗舰发动机,直接写目前民用机汽油内燃机的天顶星之一——大众集团旗下宾利用全新W12-TSI发动机

写这个发动机的时候,我横向对比了目前民用级大排量最高端的发动机,可以说,下图的发动机系列代表了目前的行业的天花板。而且与现在主流家用发动机设计日趋同质化不同,高端发动机往往有钱任性,技术层面不考虑成本,产出了很多个性化的设计。

PS:这里抛开了部分超跑比如布加迪的8.0L W16发动机,严格意义上说,那种级别发动机已经不算民用量产发动机了。

宾利w12发动机和哪个车同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2)

图1 目前民用级大排量发动机汇总

宾利w12发动机和哪个车同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3)

图2 宾利添越(我觉得品牌光环能够扭曲设计审美。。。)

1 研发背景与目标

这款发动机之前,大众集团曾在宾利上使用一款6.0T发动机,属于紧凑型W12布置,但是已经使用了13年,技术指标已经落后,油耗排放都无法达标。因此,随着技术的发展,大众整合了两个双涡管增压系统、AVS技术的停缸控制和启停系统技术、结合了奥迪的FSI缸内直喷技术和宾利的TMPI多点喷射技术,设计了全新TSI发动机。

该发动机主要的技术设计为:

全新燃烧模型:双喷射系统,以达到欧6 stage2 和美国ULEV 125排放限值

–左侧气缸组停缸(AVS技术):提高燃油经济性

–两个双涡管增压器:高响应性

–缸套APS涂层:增强了坚固性

–曲柄传动优化:适应启停系统

–可变机油泵与油路优化:适合各种复杂路况

–集成热管理冷却系统:提高经济性,性能

–双控制单元发动机管理系统

2 发动机硬件优化

该发动机是大众集团最强大量产发动机,功率为467kW,扭矩为900Nm,为了保证如此高性能下的质量和可靠性,对基础发动机做了相当多的优化(图3和表1)。

主要手段如下:

–锻造曲轴采用感应淬火工艺

–裂口式连杆设计

–连杆和主轴承轴瓦重新设计

–缸套APS涂层

–改进汽缸体基础结构

宾利w12发动机和哪个车同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4)

图3 W12-TSI发动机性能参数

宾利w12发动机和哪个车同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5)

表1 W12-TSI发动机硬件规格

与小排量涡轮发动机不同,大排量涡轮发动机的热负荷极高,往往受制于关键零部件的热应力,导致性能下降,只要能够抑制温度就能够压榨性能。大众在开发过程中成本的抑制了关键零部件的最高温度,降低了10摄氏度。如图4所示,在全负荷下,即使在高转速下,温升也趋于平缓,这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优化轴承材料,提高热传导性能

–将轴承间隙扩大到极限,以实现更高的机油流动提高散热

–重新设计连杆几何结构,使活塞力均匀分布到连杆侧的轴瓦中

–降低曲轴轴颈的凸面公差,避免局部应力集中

宾利w12发动机和哪个车同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6)

图4 轴承衬套温度示意图

3 全新双喷射燃烧模型

双喷射系统采用DI(缸内直喷)和MPI(多点电喷),其中DI最大喷射压力为200bar(20MPa),MPI最大喷射压力为6bar(0.6MPa),通过这种方式,确保排气系统在不采用其他措施下能够满足欧6stage2和美国ULEV 125 法规要求。

与大众旗下的EA888 gen3类似,实际工作会根据不同转速、负荷以及温度执行不同的喷射策略,如图5所示为完全暖几下的喷射map,在中低转速负荷下,主要采用MPI喷射,DI为辅助,由于MPI喷射雾化时间长,更有利于燃油经济性和尾气排放(降低PN/PM);随着转速负荷升高,DI为主,MPI为辅助,此模式能够将燃烧温度降低,利于发挥发动机性能(此工况的转速和负荷在NEDC和WLTP下应用较少,对法规排放影响较低)。在冷启动时,为了确保启动的可靠性,只采用DI模式,当转速上升到怠速转速后,预热阶段发动机几乎完全依靠MPI,能够降低低温下的颗粒物排放。

宾利w12发动机和哪个车同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7)

图5 完全暖机阶段下的喷射方式map(© Volkswagen)

将两个高压泵耦合在进气凸轮轴侧给DI提供压力。在开发过程中,采用了光学发动机进行仿真测试,来模拟整个燃油系统的喷射过程,从而对油轨布局进行微调,评估整个高压油轨动态压力分布,保证了每个气缸间喷油量的均匀分布。

PS:一般L4发动机布局简单,此项工作通过控制软件进行微调就可以了,比如1缸压力大喷油量多,4缸压力小喷油量少,那就在软件上设定一个系数,比如1缸0.97,4缸1.03。而对于W12来说,工况复杂,软件修修补补效果不佳,需要进行多维度的验证。

DI喷油器采用激光钻孔,其喷射方式,孔位根据布局来设计;MPI喷油器位于DI喷油器上方,同样其喷射方式和孔位根据布局制定,如图6所示,由于是W12布局,单侧有6个气缸,因此还要区别长短布局,也就是该发动机采用4套不同设计的喷油器。

DI还好,MPI模式下,长短进气歧管布局对燃烧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通过大量验证,实现了精确均匀地分配气缸中的燃油/空气混合物效果。所有气缸的燃烧特性相同,无论进气口的长度布局如何,都可能满足相同的进气量、相同的雾化水平、相同的温度场。

PS:此项工作非常困难,行外人看描述觉得很简单,实际是非常难的,没有几代产品迭代做不好的,比如说长短进气歧管,他们的沿程阻力不同,相同进气压力下实际进气量就不同,短的可能升功率高,长的可能升功率低;比如长短歧管下进气温度也会不同,燃烧时爆震点也不一样,协同控制难度极大,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

宾利w12发动机和哪个车同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8)

图6 DI/MPI在不同气缸布置下喷射示意图 (© Volkswagen)

考虑到进气的难题,大众集团利用自己研发的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CAE)和汽车部件自优化(Automatic Motor Component Optimization, AMO)软件,对进气口的流量特性和充填效率进行优化。对进气道建立参数化CAD模型,包括相关的限制因素与边界条件,如水套、气门弹簧支架等。对每个进气道使用三维CFD(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对进气道流场和燃烧室滚流比进行评估。几何图形的生成、网格划分、计算和评估都是自动进行的,并由优化程序控制。

图7以短进气道为例,将计算出的αK值(流量系数)与tumble(滚流比)进行对比,从而选出滚流比高,流量系数大的最优解。比如原始状态为图中红色方框,最优解为黑线,最终选择了蓝色圆圈的尺寸布局作为最优解。

PS:流量系数决定进气量的多少,决定发动机升功率的上限;滚流比决定燃烧速度的快慢,决定燃烧过程的热效率。

宾利w12发动机和哪个车同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9)

图7 进气口变型示意图(© Volkswagen)

由于发动机结构非常复杂,W12-TSI发动机控制单元采用两套,利用主/从原理,具有更高的计算性能和扩展性能。为了适应四种喷油器的协同工作,以及相应的OBD诊断,大众设计了一套全新的控制系统,通过优先级协调单一模式和混合模式。同时,对排放优化、OBD法规要求以及保护功能进行了相应的权衡与评估。比如实时监测两种燃油路径状态及其各自的比例。

这两个控制单元控制大量的执行器和传感器,确保与车辆周围环境的通信。在W12-TSI中,它们具有2×196针的布局,非常复杂,控制系统的电源也比传统小型发动机要求更高,重要数据通过内部数据总线(Inter-SG-CAN)交换。

PS:小排量发动机和大排量发动机面对的难题是不一样的,小排量注重如何发挥单缸的优势,大排量多缸发动机对一致性要求非常高,两者的KNOW HOW要求是不一样的,目前中国只有一汽红旗有该级别发动机的设计经验。

喜欢的点个赞,加个关注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