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1)

一统六国,开创中国封建王朝历史的秦始皇只活了短短的49年,可谓英年早逝。

代秦而立的刘邦活了61岁,在那个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较为正常的现象。

但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如果这两位开国大帝与同时代的赵佗相比,两个人的寿数加起来,才堪堪与赵佗相等。

而赵佗本来是秦朝的一员副将,初期名不见经传,但是最终却一举统一岭南。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2)

根本原因,就在于他的长寿:他先熬死了秦始皇,将岭南变为自己的自留地。

后来他虽然对汉称臣,但是却又享受高度自治。

在刘邦死后,他又因与吕后不和,选择自立为帝。

然而他的儿子却没有那个皇帝命,因为没能活过自己的父亲,最后是赵佗的孙子接的皇位。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3)

割据岭南缓称王

约在公元前240年,赵佗出生于现在的河北石家庄市正定县。

他年纪轻轻就加入了秦军,因为身体强健,力大无比,曾经成为秦始皇的亲军,跟随秦始皇出巡征战。

19岁时,赵佗获得了秦始皇赐给的护驾御剑,可见他是秦始皇非常信任的将领。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4)

今天人们读到杜牧的“六王毕,四海一”,就可能认为秦朝已经一统天下了。

然而事实上却并不确切,随后出现的秦攻百越之战,才堪称秦朝统一史上最艰难、最惨烈的战斗。

在秦朝以前,包括现在的香港、澳门、海南、广东、广西及贵州、福建南部在内的岭南广大地区,散居着众多的越族部落,被称为“百越之地”。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5)

那里交通闭塞,生产力水平很低,各部落之间经常相互争斗、残杀,经济文化落后,“裸以为饰”,“断发纹身”,“披草莽而邑”,过着原始的生活。

公元前219年,统一六国后的秦始皇将目光转移到岭南。

于是他派屠睢做主将,赵佗做副将,率领50万大军南攻百越。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6)

屠睢是一名秦始皇路线的战将,性格暴躁。

他率领军队强攻冒进,同时又残酷嗜杀,终于激起越人的激烈反抗。

这群岭南草莽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反而是也孔武强健,善于征战,更占着地利的因素。

结果使得秦军三年不敢解甲驰弩,始终处于战斗状态。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7)

越人不但将秦军阻挡“三年未能越岭”,还通过丛林战迟滞秦军,更是在一次战斗中发动奇袭将秦军主帅屠睢杀死。

得知情况的秦始皇不禁勃然大怒,六国都征服了,一块小小的岭南蛮荒之地还妄想反抗不成,简直是螳臂挡车,自不量力。

于是秦始皇再次发兵,这一次,他选择善于谋略的任嚣作为主将,然后让赵佗继续做副将。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8)

秦始皇对自己曾经的亲兵赵佗下了指示:你去过岭南征战,我很信任你,希望你总结上次失利的教训,为我完成统一大业。

而一脸刚毅的赵佗,也坚定地表示领命而行。

任嚣率军到达岭南后,采取了与上任主帅屠睢完全相反的策略。

他不再一味地攻伐杀戮,而是采取打拉结合的方式。

能够招安的就招安,对越族部落头人和酋长百般笼络,实在不愿意归顺,的才以军事力量解决。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9)

公元前214年,任嚣终于成功平定了百越之地,并且成功地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秦朝政权,设立了南海、桂林、象三郡。

这是中原王朝最早在岭南地区建立的行政区域、最早确立的地方政权。

然后任嚣出任南海郡尉,主持整个岭南地区的军政事务,赵佗则被任命为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的龙川令。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10)

赵佗到龙川上任后发现,经过连年的战争,当地的人口已经大大减少。

人口不多,生产力就不强,这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于是,赵佗给秦始皇上书,请求秦国从中原迁移居民到岭南

他认为,这样做,一来可以让两地的人民通婚,促进不同民族的融合;二来可以让军队和人民都得到休养生息。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11)

赵佗的建议显然很有道理,于是秦始皇同意了他的建议,陆续向南方迁移人口。

赵佗在任龙川县令的6年里,为当地的人民办了不少好事、实事。

如掘井筑城,设衙修路;推广先进的生产和农耕技术,培养和起用南越人做官,同时也维护了良好的社会治安。

可惜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猝死,致使秦朝大乱,六国贵族纷纷复辟,天下群雄并起。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12)

面对这种纷乱的局面,已经据守岭南经年的任嚣不可能不动心。

然而却由于年纪过大,并且身染重病而徒唤奈何。

在自知已经无力控制局面,而且自己的亲信之人都不足以托付的情况下。

公元前208年,任嚣把已经把龙川治理得风生水起的赵佗召来,告诉他岭南“可为国”,然后任命他代行南海郡尉,主持军政要务。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13)

等到群雄逐鹿中原时,为防止中原战火波及岭南,赵佗下令各个关隘,“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

他以防盗的名义封锁各个进入岭南的关隘,防止乱兵南下。

随后,他又通过查证那些秦朝官员的违法罪证,将他们绳之以法,并且用自己的心腹来代替,不声不响地掌握了整个南海郡。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14)

等到确定秦朝已经灭亡后,公元前203年,赵佗立即出兵进击,兼并了桂林郡、象郡,彻底统一了岭南地区。

以番禺也就是今天的广州市为都城,建立南越国,自立为南越武王

这时候南越国的疆土,已经包括今天中国的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以及福建、湖南、贵州、云南的一部分和越南北部的广大地区。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15)

民族融合的先驱者

可以说,任嚣的目光没错,赵佗也没有辜负任嚣的重托。

他在统一岭南后,面对众多的民族部落和复杂的社会关系,没有选择强行“同化”,而是推行“和揖百越”、“汉越一家”的民族融合政策。

在具体操作上,则实行“一国多制”的模式。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16)

在汉人聚集和交通要道,赵佗多推行秦制。

在越人聚集地区,则遵从越人习俗,以羁縻为宗旨。

而对于周边独立性较强的小国,则直接采取赠送财物的方式加以笼络,以换取他们的臣服。

为缓和民族矛盾,巩固赵氏在南越的统治,赵佗还使出了三记妙招。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17)

第一招,他自称为“蛮夷大长老”,摆出对越人极为尊重的姿态,以消弭越人被外族统治的抵触心理。

第二招,是将越人吸收到统治阶层

他起用了一批少数民族杰出人物,提拔他们担当朝廷重臣和统兵大将。

如越人吕嘉就在南越政府当了相当长时间的丞相,辅佐了三个南越王。而整个吕氏一族,当官的多达70余人。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18)

随后就是第三招:倡导中原人与越人通婚

这种血脉的融合是最直接的,可以快速地模糊族群界限。

而且南越王室还带头作表率,赵佗让自己的儿女与越人结姻。

如吕嘉的子孙,男子尽尚王女,女孩子则尽嫁王子兄弟宗亲。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19)

赵佗这些极为接地气的招数,极大地缓和了中原移民与当地土著之间的矛盾,创造了相对稳定和平的环境。

赵佗的三板斧极为有效,砍出了一个汉越亲如一家、自然融合的“人和”好局面。

随后赵佗开始进行文化同化,“以诗书而化国俗”,利用中原先进的文化和伦理道德教化、诱导越人,教育他们赡养老弱,废除群婚。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20)

这时候,赵佗开始直接利用行政手段推广汉字和汉语,教育越人“习汉字,学礼仪”,从而使“蛮夷渐见礼化”,迅速推动岭南地区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待这些工作都步入正轨后,他又将注意力转移到生产效率的提升上。

在经济上,赵佗推广使用铜、铁农具和耕牛,改变了以前的“刀耕火种”等落后的耕作方法

出动官兵助民凿井,修渠灌田,大量发展水稻、水果和畜牧业,极大地促进了岭南农耕业的发展。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21)

与此同时,赵佗还把中原冶金、丝纺织、玉器制作等技术也传播到岭南,经过当地人的探索和开拓,在制陶业、纺织业等许多方面都有了创新。

赵佗十分重视利用沿海地利发展造船业,当时越国建造的大船,已经能够容纳3000人同时乘坐。

南越王国的海洋捕捞业也相当发达,业已能够捕捞珍贵的海底珊瑚和珍珠贝、紫贝等。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22)

南越王国对外贸易活动也相当成功,当时非洲的香料已经在南越王室里得到使用,而我国西汉早期的中国陶瓷也在非州被发现。

因而有学者认为,南越国的航船可能已经到达过非洲东海岸

这就改写了传统史学中关于汉代海上航行最远到达斯里兰卡的记录,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年代和最远距离大大推进一步。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23)

两次归汉——和汉朝斗智斗勇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中原地区建立了西汉政权。

然而经过多年战乱,百姓生活极为困苦,国家也需要休养生息。

因而当看到赵佗没有起兵争霸后,刘邦也不想再为岭南大动干戈。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24)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派遣大夫陆贾携玺绶、诏书出使南越,劝赵佗归顺汉朝。

陆贾乘船来到南越,赵佗给他一个下马威,过了好几个月才召见了他。

而初次见到赵佗,陆贾也是一愣。

只见赵佗一身越人的装束打扮,接见他时双腿向前叉开而坐,也不像汉人那样跪坐,还自称“蛮夷大长老”。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25)

这使得尊奉儒学为正统的陆贾非常生气,他开始责怪赵佗“反天性,弃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

还威胁说,汉廷可以掘烧你的祖坟,夷灭你的宗族,也可以派个偏将率十万大军剿灭南越。

赵佗一看陆贾火气挺大,胆气也挺壮,于是大笑着说道:“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

意思是我在岭南时间长了,忘记了礼仪。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26)

但他话锋一转又说:“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渠不若汉?”

意思是我没有参与中原逐鹿而已,若参与,也未必会输给刘汉。

在反复权衡之下,赵佗确实不希望与汉朝敌对,愿意与汉廷达成和解,以确保南越的平安。

于是赵佗在挫了陆贾的锐气后,欣然接受了汉朝赐予的南越王印,称臣奉汉,这是南越国第一次归汉。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27)

成为臣属后,赵佗向刘邦进献了“白璧一双,翠鸟千,贝五百,桂蠧一器,生翠四十双”。

从此每年向汉廷进贡,在边关与汉朝互通市物,贸易往来。

陆贾北归后,因功被刘邦封为上大夫。

然而一年后,刘邦就死了,掌握汉朝实际权力的吕后却更改了刘邦的对外政策,对南越实行封锁,而且还屡次扣押赵佗派来解释的使者。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28)

这使得赵佗大怒,于是宣布脱离汉朝,自称“南越武帝”

吕后随即派遣军队前去攻打赵佗,但由于中原的士兵不适应南越一带炎热和潮湿的气候,纷纷得病,连南岭都没有越过。

而赵佗却反过来也派兵攻打汉朝的诸侯长沙国,并且挫败了汉军南下的攻势。

一时间,赵佗的声望大增,许多部族纷纷归属南越,南越国的领地范围也扩张至顶峰,东西长达万里。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29)

赵佗也开始以皇帝的身份发号施令,与汉朝对立起来。

直到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刘恒即位后,他派人重修了赵佗祖先在河北的墓地,设置守墓人,每年按时祭祀,并给赵佗的堂兄弟们赏赐了官职和财物。

接着汉文帝任命陆贾为太中大夫,让他再次出使前往南越,去说服赵佗归汉。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30)

陆贾到南越后,向赵佗出示了汉文帝写给他的信。

刘恒的信措词平和,感情真挚,赵佗看了十分感动。

再加上陆贾晓以利害关系,希望赵佗能顾及国家统一的大局。

赵佗被汉文帝的诚意所感动,于是决定除去帝号归顺汉朝,但仍然保留“南越王”的称号,这是南越的第二次归汉。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31)

为了表示臣服的诚意,赵佗还在象岗筑朝汉台,朔望升拜。

一直到汉景帝时代,赵佗都向汉朝称臣。

他每年在春秋两季派人到长安朝见汉朝皇帝,像诸侯王一样接受汉朝皇帝的命令。

但是在南越国内,赵佗仍然继续用着“皇帝”的名号。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32)

公元前137年,南越王赵佗去世,享年约一百多岁,葬在番禺。

赵佗的儿子都没有他长寿,因而赵佗死后,由孙子赵胡继位,史称南越文王。

一直到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发兵南越,攻占南越国都城番禺,南越国才被汉朝彻底灭掉。

南越国五主九十三年繁华梦,转眼空成陌上尘。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33)

随后,汉朝在南越土地上设立九郡,史称交趾九郡,其中就包括现在的越南河内、清化、广治三地。

南越国是岭南文明的奠基时期,赵佗创建南越国,使岭南的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岭南的社会形态也从原始社会分散的部落统治,一跃跨入了封建社会的有序发展,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赵佗是开发岭南文明的第一人,“岭南始祖”这个称号,是名副其实的。

文/蓝风烛尘

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了吗(秦朝副将赵佗熬死秦始皇)(34)

参考文献:

[1]仇冰清,南越王赵佗的传奇人生,文史知识,2018(9);

[2]李炳东;俞德华,赵佗传论,广西大学学报,19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