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

一、单选题

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引起求知欲

B.感知教材

C.理解教材

D.运用知识

2.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它包括( )和理解教材。

A.感知教材

B.激发学习动机

C.检查知识

D.运用知识

3.《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是( )教学原则。

A.直观性

B.启发性

C.因材施教

D.循序渐进

4.教学要受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与之相对应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5.下列关于教学直观性原则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教学直观包括语言直观、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

B.教学中较多选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C.直观教学主要由学生年龄特征决定

D.直观教学不应该与讲解配合

6.王老师在数学课以漫画形式教学,体现原则( )

A.目标教学

B.直观性

C.理论联系实际

D.巩固性

7.某教育家指出“接知如接枝”,这体现的是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

B.启发性

C.系统性

D.量力性

8.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经教师语言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事物清晰的,以丰富她们的感性认识,发展其认识能力。这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 )

A.启发性

B.直观性

C.可接受性

D.循序渐进

9.李老师在讲解人脑的结构时,运用了大脑模型,他在教学中贯彻了(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0.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体现了( )的教学原则。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直接性原则

11.某教师在课堂上大声呵斥:“你们这群学生真笨,这个知识点我联系讲了N遍,你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此案例中教师违反了(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12.教育教学工作之所以要循序渐进,其原因在于( )

A.学生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

D.教育活动受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13.【2017年洛阳市直·单选】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一教学体验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

A.师生协同

B.启发创造

C.因材施教

D.反馈调节

14.【2017年郑州经开区·单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 )

A.循序渐进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15.王老师在讲《硝酸》这一课时,按以下步骤进行了教学:一、首先引导学生写出关于反应方程式;二、讨论6.72L气体为何物;三、让学生试着分析溶液pH=0说明什么;四、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守恒法求解。最后,学生迅速简捷地给出答案。王老师运用了( )教学原则。

A.量力性

B.直观性

C.启发性

D.因材施教

16.“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句话所体现的教育教学原则是( )

A.臧息相辅

B.启发诱导

C.教学相长

D.长善救失

教资一天一题(教综每日一练打卡)(1)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学,教学的中心环节是上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领会知识,领会知识的中心环节是理解教材。

2【答案】A

【解析】领会知识包括感知和理解教材。

3.【答案】B

【解析】“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意思是“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但决不直接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即注重引导启发学生,这是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4.【答案】D

【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由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5.【答案】D

【解析】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选项D表述错误。

6.【答案】B

【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该老师借助漫画引导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符合直观性原则。

7.【答案】A

【解析】这句话是陶行知说的,意思是“我们要以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可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直观性原则的定义指的是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在老师指导下获得事物的表象,最终是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选直观性原则。

8.【答案】B

【解析】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故选B。

9.【答案】A

【解析】大脑模型属于模象直观,贯彻了直观性原则,故选A。

10.【答案】A

【解析】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体现启发性教学原则。

11.【答案】C

【解析】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该题中教师违背了教学的可接受性原则,又称量力性原则。故选C。

12.【答案】C

【解析】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要求教育教学工作要做到循序渐进。

13.【答案】C

【解析】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要推他一把;子路容易冒失,所以我要让他退一步想想。”针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

14.【答案】C

【解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巩固性原则。

15.【答案】C

【解析】启发性原则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王老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充分运用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16.【答案】C

【解析】题目中表述的句子就是“教学相长”一词的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