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中常说的标准化是指:以获得公司的最佳生产经营秩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以制定和实施公司标准,以及贯彻实施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等为主要内容的过程,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分析?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分析(如何开展和实施企业管理标准化)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分析

企业中常说的标准化是指:以获得公司的最佳生产经营秩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以制定和实施公司标准,以及贯彻实施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等为主要内容的过程。

标准化的意义非常重大,对重复性的工作,前期通过简化程序,优化工作方式和资源利用,对重复性的活动制定统一的行动方法,极大的降低各种变数,降低异常和风险,保持高效率的运作。

不论是生产经营活动,还是各类服务商贸活动,都能够在自身领域展开标准化,把能够获取最大收益的操作过程用流程、制度、方法、要求和信息化等方式固化下来,普遍性的减少各类问题的发生。

企业标准化,主要分为技术标准化和管理标准化。应用到生产现场,主要从以下12个方面展开及策划实施:

1)确定工作步骤,以及先后顺序。(流程标准)

2)确定合适的参与人员并固定。(人员标准)

3)确定合理的分工,谁该干什么事。(职责标准)

4)确定每个步骤每件事做到什么程度。(作业标准)

5)确定每个使用的设施达到什么要求。(设施标准)

6)确定每种物料/物品达到什么要求。(资源标准)

7)确定每一件事执行的方式/方法。(方法标准)

8)确定每一项物品放到什么位置。(定置标准)

9)确定每个步骤每一件事用多少时间。(节拍标准)

10)确定该作业的目标和激励考核规则。(管理标准)

11)确定该作业合适的环境和场所要求。(环境标准)

12)确定该作业恰当的测量和数据方式。(测量标准)

12项标准化,就是12个改善方向。以现状初期标准化为基准,按照PDCA循环法则,持续改善。

作者:企业管理变革推动与实施者 张骥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