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哲学原理》黑格尔提出:“存在即合理”。即:万物存在,必有其存在的道理。看生活如此、看数码产品也是如此。譬如:逐渐消失的3.5mm耳机孔,以及增长迅速的TWS耳机。

「且听Phone吟」编辑部陆续上手了多款TWS耳机,上到顶流旗舰、下到入门体验,应有尽有。感叹TWS耳机市场羽翼渐丰之余,也为该品类产品的设计趋同、功能相似感到担忧。放眼望去,大部分TWS耳机有着“果里果气”的外观、差不多的佩戴体验、接近的音质效果。如果挡住品牌LOGO,很难分辨它是苹果、还是华为/小米等厂商的。高度饱和的市场大环境下,谁能做出“有效创新”,是2022年度TWS耳机厂商的关键胜负手。

索尼耳机linkbuds比较,开放式环形设计(1)

虎年伊始,编辑部收到了一款TWS新品——索尼LinkBuds耳机。根据索尼耳机命名规律来看,真无线系列一般会以“WF”作为产品名的开头,正如此前上手过的WF-C500、以及索尼旗舰耳机WF-1000XM4等。这次的新品并未沿用真无线系列一贯的命名策略,我们猜测:索尼希望通过LinkBuds系列,开辟出一条新的路。这条新路,或将打破TWS耳机的同质化。

索尼耳机linkbuds比较,开放式环形设计(2)

作为耳机大厂,索尼愿意玩点新花样自然是极好的,我们编辑部的小伙伴们在开箱上手索尼LinkBuds后,给出了几个不同的评价:“设计真的有新意”、“佩戴轻盈、上耳不忘”、“听歌不如WF-1000XM4沉浸”等等。综合各种评价后,本文从外观&佩戴、功能&操作、音质&通话、续航等几个方面,带大家提前感受索尼LinkBuds这款新品耳机。

外观&佩戴:辨识度极高,回归了真无线耳机的初衷

索尼耳机linkbuds比较,开放式环形设计(3)

全新的命名方式,带来全新的设计思路。如果把LinkBuds放在一堆TWS耳机中,不用怀疑你第一眼就能辨别出它,LinkBuds采用了开放式环形设计,类似钢铁侠胸前的方舟反应炉,耳机本体又小又轻,体积比WF-1000XM4缩小了51%,耳机盒缩小了26%,只有掌心大小。

索尼耳机linkbuds比较,开放式环形设计(4)

小巧的外观,放在包里或是兜里都不会很占地方,女生携带、握持也很合适。不出所料,索尼LinkBuds从包装到充电盒再到耳机本体都充斥着环保气息,从WF-1000XM4开始,索尼就一直致力于提升环保材料的使用比例,LinkBuds采用了汽车零件中回收的ABS材料,经过提炼后再与天然石材进行混合,最终生成稳定的形态。虽然索尼的环保理念大家都认同,但我们编辑部觉得:索尼LinkBuds在环保层面过于彻底,少了一丝质感。

索尼耳机linkbuds比较,开放式环形设计(5)

索尼耳机linkbuds比较,开放式环形设计(6)

轻若无物的重量,必然具备舒适无感的佩戴感,用无感佩戴形容索尼LinkBuds比较合适。环形的扬声器部分刚好可以贴在耳道内,硅胶材质的弧形撑架也能正好卡在耳廓上,非常牢固,怎么晃都不会掉。索尼在研发阶段也下了不少工夫,LinkBuds的大小、比例综合了不同国家地区的人耳形状,后经过反复测试、修正而来的。包装盒内还提供了5种不同尺寸的撑架,可以满足不同人耳的佩戴需求。

功能&操作:全新的触控解决方案,新增智能交互系统

体验过程中,编辑部的小伙伴提出了一个疑问:TWS耳机触控,本就比有线耳机麻烦,LinkBuds又缩小了这么多,音量调节、暂停播放岂不是更难操控?

带着疑问,我们体验了一下它的广域点击功能。从名字可以看出:广域触控的精髓在于触控区域的广泛宽阔,那么它能宽泛的什么程度呢?

索尼耳机linkbuds比较,开放式环形设计(7)

只要是耳机、耳机周边的区域都可以,这意味着你无需在意自己是否点击对了区域,即便是点在了耳朵上,LinkBuds也能精准识别出触控手势,这就很神奇了。触控逻辑与XM3、XM4一致,默认双击是播放/暂停或是接听/挂断电话,三次敲击是切歌或拒绝接听来电。当然,你也可以根据使用习惯自己更改设置。索尼毕竟是大厂,某些方面做了牺牲,实际却给出了更合理的解决方案,好比iPhone7取消3.5mm耳机孔,却带来了AirPods一样,从此推动了TWS耳机领域的发展。

索尼耳机linkbuds比较,开放式环形设计(8)

(GIF动图)

除此之外,索尼耳机广受好评的自适应音量调节也得以保留,同时还支持智能免摘的功能,实际体验语音识别度比较准确,音乐基本会在你说出的前两个字时暂停,如果是咳嗽的话,就不会触发智能免摘。

索尼耳机linkbuds比较,开放式环形设计(9)

这次索尼LinkBuds还与腾讯小微进行了合作,加入了全新的Quick Access功能,提升了智能交互体验。登录腾讯小微APP并授权QQ音乐后,可以直接通过点击耳机来快速播放指定歌单,无需解锁手机,戴上耳机就能直接播放,也可以唤醒小微语音助手来播放音乐,操作很方便。希望之后索尼与腾讯可以在智能交互方面能够开发出更丰富的功能体验。

音质&通话:你可以永远相信索尼对音质的调教

因为此前体验过XM3和XM4,所以我们编辑部对LinkBuds的音质也充满了期待,体验后的感觉是音质通透清澈,但沉浸感的确不如入耳式耳机。

索尼耳机linkbuds比较,开放式环形设计(10)

索尼LinkBuds采用了索尼新开发的环形驱动单元,振膜的中心的开放式的,且搭载了索尼自研的V1处理器。我们试听周董的《最长的电影》,高音干净纯粹,没有任何杂音。低音测试选择了《Something Just Like This》,副歌部分的鼓点下沉有力,与电音也没有糊成一片的感觉,相比入耳式耳机沉浸感稍弱。最后是经典的《渡口》,这首歌主要测试耳机对人声的渲染,试听下来纯净度不错,歌词中的每个字都有“清晰可见”的感觉,解析度相当高。

音质这东西见仁见智,物理形状的差别肯定会使LinkBuds的音质体验区别于其他产品,所以我们建议大家亲自试听下LinkBuds是比较合理的。

索尼耳机linkbuds比较,开放式环形设计(11)

在Headphones APP里可以开启索尼DSEE数字声音增强引擎,开启后能够提升一部分音质表现,这大家都不陌生了。此外,LinkBuds还支持精准语音拾音技术,用它通话可以提升通话质量,降低环境噪音。

续航:充电10分钟,畅听一个半小时

随着耳机、充电盒体积的缩小,耳机的电池容量也必然会减少一些,但经过实际体验后,如果你不是每天都重度使用的话,那么LinkBuds还是够用的。戴耳机观看一部2小时的电影,耳机本体还能剩余一多半的电量,单次续航大约在5个多小时,配合充电盒综合续航约12个小时,一天完全够用。

索尼耳机linkbuds比较,开放式环形设计(12)

另外索尼LinkBuds还支持快充,没电状态下放在充电盒中充10分钟,可以播放90分钟,日常使用有条件的话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多充充电,轻度使用2-3天一充完全可以。

总结:存在即合理,你可以永远相信索尼

正如开篇所说:存在即合理。任何一款产品的诞生,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从TWS发展现阶段来看:索尼LinkBuds的出现,打破了TWS耳机市场的常规化和同质化。在形态和佩戴感受方面,索尼做出了有效创新,尤其是佩戴舒适性,达到了长久佩戴无不适的效果——在过于趋同化的今天,难能可贵。

索尼耳机linkbuds比较,开放式环形设计(13)

于索尼而言,常规迭代是相当稳定的升级策略。但显然,索尼不止于此,更希望能在TWS耳机方面做出行业性的突破,让市场呈现更加积极地正向增长。或许有些人对索尼LinkBuds这款耳机抱有顾虑,但并不妨碍它正在突破TWS耳机同质化的包围圈,或许在下一代、下下代的产品形态上索尼还会有新的突破。也许未来,新一代LinkBuds会加入大家期待的主动降噪,不妨翘首以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