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李岩 通讯员 郝扬 文图

受暴雨影响,温县农田不同程度受损。连日来,全县干部群众积极排查核实灾情,迅速开展灾后自救互救,全力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我们村地势低,这块花生地的水直接淹到脚脖,村里紧急协调专业队伍,用四五个小时把积水抽了出去,现在花生苗活了过来。”温县张羌街道杨沟村村委会主任高中义说。

农业生产救灾补助实施方案(温县农业系统掀起农田救灾高潮)(1)

温县农业农村局张同庆推广研究员到招贤乡古城村指导中药材灾后管理。

除了抢排积水,该村还根据县农业农村局印发的“灾后田间管理技术明白卡”,组织全村党员指导村民科学喷药、施肥。

据温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张同庆介绍,部分地块泡水时间长达一周,农作物已经绝收。针对这种情况,他们建议农户进行改种和补种,重新种植一些生长周期短的农作物,减少经济损失。

农业生产救灾补助实施方案(温县农业系统掀起农田救灾高潮)(2)

温县怀药办主任刘永康到二号园区指导菊花灾后管理。

农业生产救灾补助实施方案(温县农业系统掀起农田救灾高潮)(3)

温县农业农村局牛长河推广研究员到武德镇进行灾后农业生产技术培训

临近新蟒河的祥云镇夏庄村有五六十公顷的玉米、花生、地黄等遭受“灭顶之灾”,镇、村干部多次商讨,结合县、乡两级农技指导员的建议,鼓励农户补种生长周期短的胡萝卜、白菜、晚玉米等作物,并积极与县内几家种业公司沟通,给农户提供优惠,帮助调剂生产物资,确保恢复农业生产需要。

农业生产救灾补助实施方案(温县农业系统掀起农田救灾高潮)(4)

温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中心主任原二玎到招贤乡指导花生灾后管理。

7月26日傍晚,北冷乡西周村的村民三两结对,到山药地喷杀菌剂,防治山药叶斑病和枯萎病。

“山药最怕的就是雨水,大雨后土地不透气,容易落叶,还容易发生病虫害。”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小占说,6公顷受灾程度不一的山药成了他心中最大的牵挂。

农业生产救灾补助实施方案(温县农业系统掀起农田救灾高潮)(5)

温县农业农村局农广校校长张世新到祥云镇王羊店村指导花生灾后管理。

灾情发生后,乡、村干部积极对接县农业农村局派来的专家,通过抽排积水、中耕散墒增强土地透气性,补打营养剂保叶,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

“农业稳则百业兴。温县作为传统农业县,加快灾后自救、恢复农业生产秩序是现阶段的重中之重。专家指导组要帮助群众防灾自救,共克时艰,把汛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温县县委书记杨磊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