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言官,顾名思义就是敢于直言劝谏的官,是一个专门找皇帝和大臣们茬的官员。但是言官到了明朝后期,他们就成了人们口中的骂官,这是明朝监察制度下的产物。

朱元璋创建明朝后,他也效仿元朝的制度设立了一个叫御史台的官职,后来在洪武十五年改名叫督察院。督察院里面的官员就是督察御史,当时明朝有十三个省份,所以就有十三道督察御史,共有110个言官。

老梁谈明朝皇帝有多少个(老梁连皇帝都敢骂)(1)

言官这个官位很特别,他们官位品级一般不大,基本上都是七品芝麻官。但是权力却大得很,他们有监管各级官员的权力。言官平时没有什么重要的事务处理,就是四处转悠。要么去刑部查一查冤案或者假案,要么就去兵部查查吃空饷。无论你是皇亲国戚还是达官贵人,言官们都要查。所以明朝的很多官员都怕言官。

老梁谈明朝皇帝有多少个(老梁连皇帝都敢骂)(2)

也许有人会问,这些言官既然权力那么大,万一他们自己贪赃枉法该咋办呢?

放心,朱元璋在这方面非常有研究。朱元璋任职的言官一般都是一些熟读四书五经和八股文的书呆子。

这些人自命清高,一根筋只认死理,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更喜欢查到底。其实言官是一个得罪人的差事,也没什么油水可捞,一般人并不愿意当。朱元璋用官职小的去制衡大官,目的就是让大官们不敢太张狂,而小官要扳倒大官必须有真凭实据。

另外,朱元璋还专门建立了一个叫六科给事中的部门专门监管言官,每个科都有一个给事中,正七品和从七品官职,这些人的权力更大。他们甚至可以将认为皇帝不合理的敕令退回。

老梁谈明朝皇帝有多少个(老梁连皇帝都敢骂)(3)

语说得好,君子动口不动手。言官们的特点就是你可以打我,但是我就会骂你。如果得罪了言官就麻烦了,他们饱读诗书,骂起人来也是引经据典的,一般人甚至被骂了还云里雾里的。其实朱元璋有时候也挺讨厌这些言官的,他们太刚了,有时候简直就是"不识时务"。

据史料记载,洪武年间朱元璋想召一个女乐进内宫娱乐消遣,可正好被巡视南京奉天门的御史周观政发现了,这位言官立马就制止了太监门的行为,太监总管说有圣旨在身都没用。

这可是皇帝的口谕啊,寻常人哪敢忤逆?但是这个叫周观政的言官就敢这么干。

老梁谈明朝皇帝有多少个(老梁连皇帝都敢骂)(4)

朱元璋知道后也无可奈何,他还派人表扬了这个言官,并宣旨再也不召女乐进内宫了。可这周观政还不罢休,非要朱元璋亲自给他道歉,朱元璋没办法,不得不出宫亲自安抚言官,并承认自己错了。

不得不佩服这些书呆子啊,当然我们还得佩服他们的正直和勇气,这也是明朝能够延续200多年的原因。从这方面来看,言官的存在对国家是有好处的。

既然言官没那么张狂,为什么历代皇帝一般都不敢轻易杀言官呢?

因为言官的设置是有原因的,言官的职责就是直言劝谏,多提意见,这是为了国家着想。杀了言官只会让言官得逞名垂千古,却让自己背负骂名。所以大部分朝代的帝王一般都不杀言官。哪怕是再昏庸的皇帝,在言官这里也是非常谨慎的。

老梁谈明朝皇帝有多少个(老梁连皇帝都敢骂)(5)

但是言官的权力太大也不见得是好事,这让它在明朝后期的发展出现了偏颇,正是言官们的"劝谏"反而对明朝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结语

也难怪有人说,明朝就是被言官们给骂亡的。虽然此话有点夸张,但足以说明言官在明朝后期的影响之大。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老梁:向古人学智慧》!

老梁谈明朝皇帝有多少个(老梁连皇帝都敢骂)(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