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势利是什么(势利是好还是不好)(1)

01

势利这个词,我们都把它当成贬义的。

因为太多人说它不好,势利的人没人敢靠近,怕白白付出,还被对方吃了便宜。

就这样,势利成了人人最讨嫌的词儿。

只要某个人被人公开说他是势利之人,基本上就无人敢与其合作。可事实真的这样吗?

我们来解释下什么叫做势利?其意思是以地位的高低、财产的多少等分别对待人的表现或作风。

从原意来看,是指人们喜欢靠近那些有正面资源的人,因为它潜在着可以从其身上得到物质或者精神上的满足。

这么说来,势利就不见得有错了。

人是聪明且自私的,没有人喜欢向下巴结,那是因为比自己层次低的人对自己来说,至少没有收获等价的交换。

而对上巴结,那就有好处。

比如员工抱紧老板的大腿;比如小企业盼着BAT来收购。一旦成功,几乎是成倍的回报。

当然,上面的人也不傻。凭什么给你好处?

所以呢!想向上巴结,还得为其做点服务,让其先获小利,而后你才能获得更大的好处。

人人都讨厌自己是个势利之徒,只不过是不想让人识破,而保持着一个正人君子的形象而已。

如果我们都不明白这只是世俗的看法,就像说下次聊一样虚假,那就只能说明自己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生活中的势利是什么(势利是好还是不好)(2)

02

当初开国之父孙中山的理想是天下为公,这个说法并不错。那是因为追求理想的同时,也要让他人一起实现私利。

大家都为公,意思是先把蛋糕做大,然后再分,人人有份,总比现在各扯东西要好,是不是这样呢?

如果我们凡人要通过搭伙干一番大事,能说先满足自己吗?

肯定是不行的。还不如借助天下为公的方法,把利给实现了,再从中要求回报,那才是合情合理的。

延迟满足也是一种好的策略。

像张一鸣的理想一样,学习、创新、延迟自己的满足,最后拿到了大回报。其实这才是最具有良苦用心的势利。

舍利分权、舍得给他人充分的自由做主、舍得高价挖来人才、舍得给股份,这些,看似是员工更势利。

其实结果正好相反,他的字节跳动能做大做强,靠的就是延迟满足。

一次性收回所有付出的代价,算是一种高级的策略罢了!

如果我们再翻下历史,就知道之前实行平均主义、吃大锅饭时,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就是不会提升。

原因是,做多做好也并不会多劳多得,还不如搭便车、偷个懒,所得也不会变少。

能有占他人的便宜的机会,为何要放弃呢?后来到了改革开放,分田到户,允许干私活、允许个体发展。

这就一下子调动了个人的所有潜能,这时势利他人就不那么容易了。

生活中的势利是什么(势利是好还是不好)(3)

03

人们为什么喜欢势利呢?

原始社会是不就是强调分工合作,有利共享吗?是的,那时,除了合作能最有利生存之外,靠单个人就无法生存下去的。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开始变得聪明起来。

势利这一招用得好,就能让上位者产生好感,然后他为了平衡,就给以一些资源回报,这才是势利者的目的。

这好比在有一些人在果树高处,而另外一部分人在树下面。

为了能吃到果子,给树上的人几句恭维话,就能获到一些果子,这总比自己爬树来得更快吧!

不要怕别人说你势利,因为我们本能就是一个势利后代。

人人为他人,从生物本身生存策略来说,根本就是不可能。

有好的资源可靠,为何要亲自去干呢?

就好像你学数学时用到前人留下的公式,难道你非得从头自己来研究公式?这不更是荒唐吗?

势利本身是一种存在的事实,只是人为了不愿意道出这其中的秘密,才不想直白出来。

更不愿意当别人眼中的那个势利之徒。

所以,你一定要明白,势利是没有错误之分,更不能把众人的认为当成客观。

能势利的地方尽管利用起来,你只需要悄悄地做,不用出声就行。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