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践行集体主义的原则(倡导和弘扬集体主义一一)(1)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坚持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高度统一,是集体主义的精神实质。要把握这一精神实质,在今天的时代,要弄清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一、坚持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高度统一。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道德原则,它是以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高度统一,即集体主义包含着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因为我们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总体上讲,二者的利益密不可分,损害一方面的利益,也会使另一方面利益受损。

二、我国经济关系的多样性,道德意识的独立性,决定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复杂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定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关系,实行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集体主义是道德原则,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是道德关系,道德关系要与经关系相适应,多种所有制方式和多种分配方式存在,决定道德关系的复杂性。

同时,道德与政治、法律、文艺等意识形态一样,都是经济关系决定的,有紧密的联系,但同其他意识形态一样,又有其独立性。

一是道德的变化,和经济关系的变化不完全一致,有时经济关系变化了,道德作为一种习惯势力和传统观念,并不能够马上消失,常常相对地保留在人头脑中,渗透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二是道德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水也不完全平衡。三是道德对经济基础、生产发展及整个社会生活有极大的能动作用。这也决定道德关系的复杂性。

三、适应经济关系,结合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保护个人利益,促进保障集体主义。

1、坚持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即是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暂时的局部的矛盾时,要求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最终是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

2、适应经济关系,不让集体主义被道德化、空洞化,也不让集体主义概念化。

经济关系多样性,特别是私有制存在及多种分配方式存在,不能完全将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对立,好象讲社会主义就不能讲私利,将个人主义视为恶脏腐朽的思想意识,过分强调大公无私,公共利益至上,将集体主义道德化、空洞化。也不能强调个人权利至上,将集体主义概念化。

3、依据政策法规,保护个人合法利益,促进和保障集体主义。

我国社会生活的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也是适应经济关系的主要社会生活关系,从根本上是为人民利益的,经济关系是基础。所以,符合法规的个人利益、个人主义也受政策法规的保护,这种保护不同于属于道德范畴的集体主义,有国家的意志,有规定政策法规的专门机构,有国家的強制力保障实施。

所有合法的个人利益均受保护,比如,私人财产不容侵犯,合法的发家致富,包括经商获利,开办个体、私营、合资企业,雇工,股票获利获奖都受保护。合法的高档享受也是个人权益等等。

但同时,我们保护个人利益、个人主义的政策法规,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关系上的,根本上也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的,而不同于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国家政策法规,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只保护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或叫利己主义,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我们国家政策法规也保障和促进集体主义,国家和社会还倡导和弘扬集体主义,因为从总体上,我们国家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一致,共同富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向共产主义迈进是我们的目标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