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她推上热搜的(我不想看到她用这种方式上热搜)(1)

1

今天想聊一个值得所有人关切的事:

一个只拿老人机的老人,该如何在这个扫码时代生存呢?

想请你先看一组令人难过的新闻:

吉林,一位独居老人想去买菜,被拒。要团购。

“你可怜可怜我吧。”

#老人机不能生活,但老人需要生活

把她推上热搜的(我不想看到她用这种方式上热搜)(2)

上海,一位不会团购的老人,想要为家中亲属购买鸡蛋,在栅栏一侧呼救:

“哪个好心人帮我买点蛋好不好?”

#老人机不能生活,但老人需要生活

把她推上热搜的(我不想看到她用这种方式上热搜)(3)

辽宁,一位老人的手机无法扫健康码,登不上公交车。

#老人机不能生活,但老人需要生活

把她推上热搜的(我不想看到她用这种方式上热搜)(4)

说实话,很难受。看到一位老人,在一个网络时代里,步履蹒跚地追赶。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核酸检测队伍里,会有一些纸质版的二维码,硕大、被打印出来,紧紧握在一些老人手里。

把她推上热搜的(我不想看到她用这种方式上热搜)(5)

素材来源:@鸽子菌

这是他们的通过凭证,可却显得很异类。

是的,在这个处处要扫码的时代,一位拿着老人机不能扫码的老人,会变成“异类”,更会陷入某种“无依之地”

2

无力、无奈、无助。

当那些老人被拒之门外。

这是最近我最无法释怀的一个视频。电话那头,一位独居老人痛哭:“怎么办啊?”

他用不来群接龙、拼不来手速、抢不到菜。

电话这头,有人安慰他,“有我在,别怕,你就把我当弟弟。”

把她推上热搜的(我不想看到她用这种方式上热搜)(6)

仔细看,接电话的,也是一位老人,头发也白了。

最近在网上看老人的求助,大部分都夹杂着哭声。可你发现了吗?这哭声甚至都不是他们自己上传的。

某种程度上,他们是最不愿意当众哭的一群人。

北京青年报最近采访了个年轻人,他隔离在上海,渐渐成了小区里的团主。帮独居老人、不会上网的老人团购。

可并不是所有老人都会向他求救。

他是敲开一扇门,又敲开一扇门,才发现,有老人家里缺米,有老人家里缺卫生纸,用 A4 纸将就了好多天。

“有很多老人,他们不到饿得不行了,是不会去求助的。他们如果有一口饭吃,就不会跟儿女说出自己的真实情况。”

把她推上热搜的(我不想看到她用这种方式上热搜)(7)

我有位朋友也隔离在上海。她想起楼里总打照面的一位独居老人,担心她没菜了,前去敲门问要不要帮助。

老人不好意思地说,有吃的,吃了几天白粥。

“我什么都够的。饭少吃一点,药少吃一点,还过得去。”

很多老人,担心添麻烦,担心增儿女烦忧。

哭是很谨慎很谨慎的。

那他们是如何被注意到的呢?

是他实在撑不住哭了。他的哭声被听到、被拍下来、被围观、被同情。

哭声让人难过,以这种方式被注意到,更让人难过。

3

我照顾过老人,我知道最伤老人心的,是把其归为一个“没用的只会添麻烦的人”。

我始终记得两个关于口罩的故事,在武汉疫情期间。

一个是桔皮口罩。

当时口罩一片难求。线下难买,线上难抢。一位 95 岁的老人去看病,戴着的,是自制的桔皮口罩。

老人很乐观,他笑着解释,“内层湿润、外观美观,还可以防细菌。”乐观到让人忍不住想哭。

把她推上热搜的(我不想看到她用这种方式上热搜)(8)

一个是捂着嘴巴的隐形口罩。

一位阿姨没有口罩登上了车。她躲在离人远的位置,检察员一排排检查,还是查到了她。

她只好用衣领遮住口鼻。

把她推上热搜的(我不想看到她用这种方式上热搜)(9)

她局促难安,难忍泪水,

“买不到,真的买不到。”

每每看到这一幕,我也会难掩泪水。我想那位阿姨流泪,不止是对可能会感染上病毒的恐惧,还有担心被嫌弃的无助。

我们都知道,面对新冠,最难捱的,是抵抗力弱的老人。

但我想对于一个历经世事、起起伏伏的老人来说,面对生死,反而可能更坦然。

更痛苦的,是失去尊严。

什么时候会被提醒没有尊严呢?

是面对那种冷静的提示音,“对不起,请扫码”,但你无法扫码。

是指纹系统识别不了已经逐渐消退的指纹。

是语音系统识别不了讲不会普通话的方言。

是突然发现,除了求救、除了哭诉、除了倚赖,没有一个有尊严的方式,体面生活。

我看过一篇文章,一位孀居老人晚年依靠儿女照拂,无法独立照料自己。有天她崩溃哭诉,

“有时长寿不是一种祝福,而是一种惩罚。”

4

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我一定要写这篇文章。

有一组数据你必须知道:

2022 年,中国 60 岁以上人口超过 2.67 亿。(来源: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2020 年,中国独居和空巢老人达 1.18 亿。(来源:《“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

75 % 的 60 岁以上老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需要长期服药。(来源:国家卫健委 2019 年调查)

而老人互联网的普及率是,43.2 %

这意味着,接近一半的老人,没有联网。

那一小半联网的老人,很多也无法流畅使用复杂的网络软件,买药、买菜、买生活必需品。

这也意味着,只要一封控,绝大多数老人,都会面临困境。

庞大的数据不可感。

可将其还原到一个个具体的家庭,是谁的父母?是谁的祖父祖母?是哪个家庭最不舍失去的情感支柱?

幼年时,我住在农村。村庄的电线杆上,时常会贴着寻人启事。

大多是老人,走失了、失智了、失去劳动能力了。

那时有小伙伴问:“为什么要去找他们呢?”

长辈会回答:“是家人啊。当然要找啊。”

语气不容置疑。

今天我才更明白这句话的意味。

疫情当然会有结束的那一天。可如果要到结束那一天,我们才能意识到,我们到底失去了什么。

我们,和我们的孩子,还可以拿着寻人启事去哪里寻人呢?

【写在最后】

前几天我收到了一个很暖心的故事,发生在上海。

一位 1935 年出生的老人,只会使用座机电话。照顾她生活的人没法进来,核酸登记也不会,生活很难。朋友住她对面,敲门知道了情况。

帮她登记核酸,帮她张罗蔬菜。封闭前,他交代老人,“有事情叫我们,敲门”

把她推上热搜的(我不想看到她用这种方式上热搜)(10)

这件事在此时太有必要了。

今天我就想发起一个“敲门行动”——

询问、关注你身边有没有独居老人,有没有不会使用手机的老人,有没有需要帮助的老人。

如果有,敲敲门,留一个联系方式。

或许是帮忙登记下核酸,或许是帮忙抢一次菜,或许只是表达一声关切。

我们必须做点什么。

让长寿成为一种祝福,不要变成一种惩罚。

撰稿:阿朱

责编:丁丁

把她推上热搜的(我不想看到她用这种方式上热搜)(11)

晚祷时刻:

二维码是网络世界的通行证。

善待每一个老人和弱势者,

则是一个文明社会的通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