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为人父母的家长应该都有碰到过,孩子感冒、发烧了,呕吐,肚子疼啦,到医院看儿科医生,医生先巴拉巴拉问了一通。

最后往往一句“先去做个血常规吧”,结束初步诊治。

接下来就是缴费到检验科排队采血,好不容易拿到了检验报告单,看着单子上密密麻麻的中英文文字、数字和符号,往往一头雾水,特别是上上下下的箭头更让人焦虑不安。

只好找医生解读,儿科医生很繁忙,看到单子往往一句,“细菌感染了,回去吃点药吧”,便结束了匆忙的就诊过程。

宝爸必备小常识(读懂这张单子后)(1)

留下自己内心凌乱懵圈外加很多担心和焦虑,心里一万个嘀咕,如果自己是儿科医生就好了。

今天我就带大家通过学习看血常规,了解儿科常见病,让你也能看懂血常规,看清这些指标背后的疾病。

血常规都有哪些指标

宝爸必备小常识(读懂这张单子后)(2)

化验单来袭

宝爸必备小常识(读懂这张单子后)(3)

儿科医生为何钟爱血常规呢?

血常规检查检验速度非常快,一般15-30分钟就可以拿到报告,不少疾病都可以通过这项检查及时察觉。

宝爸必备小常识(读懂这张单子后)(4)

由于小儿免疫力较差,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非常高,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甚至全身性感染(败血症)。

所以血常规作为一个可以简便,快速的检查得到了儿科医生的钟爱。

宝爸必备小常识(读懂这张单子后)(5)

通过最基本的血常规,可以初步判断下宝宝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是否存在贫血和血小板较少,甚至初步诊断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

此外,血常规检查还是观察治疗效果、用药或停药、继续治疗或停止治疗、疾病复发或痊愈的常用指标。

宝爸必备小常识(读懂这张单子后)(6)

划重点!!!

尽管一张血常规有n多指标,但是我们关注的“干货”主要是五种细胞,分别为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

1

白细胞代表感染

对于发热的孩子,如果白细胞升高了往往提示急性感染,可能是病毒或者细菌,接下来要看具体分类来区分。

中性粒细胞主要是针对细菌的,当孩子的身体受到细菌感染的时候,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比明显升高,以便于杀死细菌。

有时候,白细胞总数不太高,但是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很高,往往预示孩子的发热会越来越厉害。

病毒性感染时,白细胞可以升高、正常或者明显减低,但是淋巴细胞百分比和计数相应地升高。

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降低,特别是<1.0×109/L时称为粒细胞减少症,提示机体抵抗力弱或者感染较重,要引起足够重视,积极治疗。

2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是什么呢?

宝爸必备小常识(读懂这张单子后)(7)

孩子们会出现下列症状:

宝爸必备小常识(读懂这张单子后)(8)

宝爸必备小常识(读懂这张单子后)(9)

3

嗜酸性粒细胞是什么?

它们是判断孩子是否过敏的指标之一。

如果嗜酸性细胞百分比或者绝对值高出正常值很多,说明孩子存在过敏状态;如果合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往往说明本次生病是在过敏基础上受到感染导致的。

此外,在肠道寄生虫感染时,嗜酸性粒细胞也会明显升高哦。嗜酸粒细胞升高多见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钩虫病、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病,湿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传染性疾病,风湿性疾病等。

4

血小板说明什么呢?

血小板减少:当血小板计数<100×109/L,即为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破坏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消耗过度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等。

血小板增多:当血小板计数>400×109/L 时,即为血小板增多,小儿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血小板的数值越高,说明孩子感染的次数越多。

单一的一个系统异常问题较小,如果出现单个系统指标严重异常或者2个以上系统异常则往往提示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者急性白血病。

5

C反应蛋白是啥东东?

细心的家长一定发现了,在血常规的单子上往往还有一项指标叫做C反应蛋白(CRP),它也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但CRP更敏感一些,它比白细胞出现的时间更早。

通过上面的学习,相信宝爸宝妈们淡定不少吧!

宝爸必备小常识(读懂这张单子后)(10)

宝爸必备小常识(读懂这张单子后)(11)

欢迎关注 妇癌前沿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