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和杜山

巍巍杜山,像天然屏障横亘在龙游县北乡,矗立在金衢盆地的边缘,阅尽了世态炎凉,历尽了人间沧桑。

杜山,原名前山,因隋末杜如晦在此隐居而得名。杜如晦,字克明,是隋唐之际的诗人和政治家、军事家。隋朝末年,任滏阳尉,为人豪爽,刚正不阿,而且足智多谋,有经天纬地之才。他见隋炀帝大兴土木,远征好战,骄奢淫逸,国库空虚,生灵涂炭,曾多次上书皇帝,要求罢征战,轻徭役,让人民休养生息。无奈官卑职小,昏庸的隋炀帝根本不采纳他的意见,他遂于公元六一四年弃官不仕,浪迹天涯。遍游名山大川,寄情山水之间。

莱国公杜如晦后代(龙游北乡故事杜如晦和杜山)(1)

一日途经西安府龙游前山,见山前杜鹃花开,红霞耀眼,芳菲满目,山上翠竹千竿,万木争秀,葱笼翠绿。乃登山远眺,北望峰峦秀丽,山川锦绣,南瞻丘陵逶迤,平畴万顷,阡陌纵横,村舍掩映,好一派江南田园风光,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他便在前山结庐隐居,研读兵法、史书和刑律,闲时吟诗作赋,猎鸡狩兔,日子过得倒也清闲安静。

李世民深知杜如晦有旷世之才,派人四出寻访,费了不少周折,才打听到他隐居在前山,多次派人邀请他出山,可是杜如晦深知宦海浮沉,藏危伏险,而且过惯了野鹤闲云的隐居生活,不愿出山。李世民劝他以天下百姓为念,江山社稷为重,这句话拨动了他的心弦,于是在“四十八路烟尘,百零八路霾烟” 的战乱年代,他毅然出山。被李世民召至帐下,成为主要谋士,委以重任,参与政事,使他的雄才大略有了施展之地。

杜如晦不孚众望,殚精竭虑,辅佐李渊、李世民父子开疆辟土,逐鹿中原,为李世民征讨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出谋划策,运筹帷幄,采取“联大吃小,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终于平定群雄,统一中国,建立了唐朝政权。

公元六一八年六月,李渊登基做了皇帝,李建成做了太子,李世民被封为秦王,杜如晦仍在秦王府为幕僚,由于李建成心胸狭隘,看到李世民招贤纳士,延揽人才,怕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建议高祖李渊将秦王府内有才干的谋士遣散外地,李渊听信谗言,将李世民的亲信削减大半,作为左臂右膀的杜如晦与房玄龄首当其冲,被逐出京,离开了秦王府。

因秦王李世民东征西讨,战功显赫,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建成为巩固太子的地位,欲置李世民于死地。长孙无忌闻讯后大惊,要求李世民先发制人,李世民不忍兄弟相残而犹豫不决,尉迟恭力劝李世民千万不能以小仁而废大义,李世民还是难以决断,这时他想到了杜如晦。

可是当时杜如晦、房玄龄已被逐出京师,私自回京,将会以死罪法办。李世民将贴身佩刀交给尉迟恭,由他将化装成道士的杜、房二人带入秦王府,经过周密谋划,终于使李世民下定决心,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将太子李建成及齐王李元吉处死。当年李世民登上皇位,封杜如晦为尚书右仆射,和房玄龄同掌朝政,人称“房谋杜断”,相得益彰,政通人和,国富民强,史称“贞观之治”。 杜如晦为唐朝的巩固和繁荣留下不可磨灭的功绩。

莱国公杜如晦后代(龙游北乡故事杜如晦和杜山)(2)

杜如晦离开前山后,人们为纪念他,改前山为杜山。贞观年间,把他的隐居处改建成杜子祠,并有白马岭、下马坎、洗马池、鼓角楼等遗址,历唐、宋、元三朝,古迹虽渐次废圮,但杜山仍巍然矗立,风韵依旧。一见杜山,便使人自然会想起杜如晦。明代著名学者,藏书大家童珮有《春日登杜山》诗:

杜公曾托迹,芳姓祗今留。一自乘箕去,何人策杖游。

丛兰萎香气,良木老春秋。岭下萧斋近,东家愧此邱。

作者简介:一九七二年高中毕业后先后在乡政府、工商局、县志办工作过,自一九八八年八月起从事法律服务工作至今,先后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作品十多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