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萨利赫近况(也门前总统萨利赫)(1)

1942年3月21日,或许是一个值得也门人记住的日子,在也门穆塔瓦基利亚王国萨那省桑哈尼地区拜特阿玛—阿赫马尔镇,一个名叫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的小男孩呱呱坠地。他虽然属于北方最大部族之一——阿赫玛尔部落,但却是该部落系旁支——哈希德部落,全部落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分支宰德派,正因如此,该部落在阿赫玛尔部落中地位不高、威信也不大。

一帆风顺的军旅生涯

阿富汗萨利赫近况(也门前总统萨利赫)(2)

幼年时,他的家境十分贫穷,在1958年,16岁志愿加入也门武装部队之前,没有上过学。但是他天资聪颖,在部队里成长很快。因为表现出色,入伍仅2年,18岁时就得以进入武装部队士官学校学习,成为一名下士。1962年9月参加了“自由军官组织”发动的推翻巴德尔封建王朝的“九·二六”革命。这一革命成功地推翻了巴德尔封建王朝,成立了阿拉伯也门共和国。他本人则以优秀军官苗子被送进萨那军事学院学习,1964年毕业并被授予少尉军衔。同年进入装甲兵学校专修炮兵技术。虽然他发迹后,政敌嘲笑他是文盲,但是其能够入三所军校学习,并顺利毕业也说明其具有一定的学识。但是因为没有得到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虽然从社会这所大学中获得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但是,客观地说,他的知识储备是不足的,也限制了后来的眼界和格局。为后来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

阿富汗萨利赫近况(也门前总统萨利赫)(3)

从装甲兵学校毕业后,萨利赫开始在精锐的装甲部队服役,从一个小排长干起,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就从装甲兵排长、连长、营参谋长、营长、团长、装甲兵部队装备部主任一路升迁至非常重要的核心岗位——装甲旅旅长兼曼德海峡地区驻军司令,几乎历任了装甲部队所有层级的领导职务,可以算是也门为数不多的坦克兵专家了,也可能是这段初始的军旅生涯,使其深刻认识到装甲兵的重要性,在其当总统,独揽大权、任人唯亲后,他就任命弟弟阿里·穆赫辛·艾哈迈尔任第一装甲师师长。

1974年6月参加了易卜拉欣·穆罕默德·哈姆迪发动的“六·一三”纠偏运动,推翻埃里亚尼政府,从此进入政界。1975年任塔伊兹军区司令。1978年6月任临时总统委员会委员,武装部队副总司令兼总参谋长。同年6月24日,时任总统艾哈迈德·侯赛因·加什米意外遇刺身亡,7月17日议会选举萨利赫为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和国防委员会主席,从此登上权力巅峰,时年仅34岁。1979年9月晋升为上校。

初掌权柄时谨小慎微,施政有方

对于意外掌权的萨利赫,外界普遍并不看好。美国中央情报局估计,他在总统办公室度过的时间不会超过六个月。华盛顿大学退休教授伯洛斯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当时他掌权后,很多人嘲笑他。许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是一个半文盲,几乎不能发表公开演讲,中央情报局局长压下赌注认为他会在1979年春天下台。” 伯洛斯长期关注也门局势,自1975年以来一直定期前往也门。

但是萨利赫打破了外界对他的预期,不仅没有在半年内下台,反而执掌也门最高权力长达33年时间,成为也门建国以来执政时间最长的国家元首。

萨利赫本人出身贫寒,又长期在军队服役,了解民众和军人的所思所想所盼,认为唯有政局稳定和经济有所发展,才能使阿拉伯也门获得进步和发展。为了扩大其政府的执政基础和保持社会稳定,萨利赫采取了几项重要的措施:(1)开放MZ,吸收各方人士参政;(2)大力加强武装部队的建设;(3)提高军政人员和工人的工资待遇,改善人民生活。

政坛新人萨利赫向也门资深政治家寻求建议和支持。1979年5月8日成立了国家“咨询委员会”,由副总统阿卜杜·卡林·阿卜杜拉·阿尔希、总理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卜杜勒-加尼、前总理阿卜杜勒·拉蒂夫·德伊法拉、哈桑·马基、前议长阿卜杜拉·本·侯赛因·艾哈迈尔等16人组成,委员会由萨利赫总统召集,对国家的重大政策提出咨询和建议。萨利赫还发起全国对话运动,先后建立了“QGRM议会”、“协商会议”,并招募了一批新的技术专家,实行“专家治国”,这在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权力的同时,也至少在表面上扩大了民主的参与范围。

阿富汗萨利赫近况(也门前总统萨利赫)(4)

1980年在成功挫败了企图推翻他的一次未遂政变后,开始实行在国内各种政治势力之间搞平衡的政策。紧密依靠哈希德部落联盟(第二大和势力最强大的部落联盟)的支持,另外辅以对巴基勒部落联盟(第一大部落联盟)的怀柔。

1981年10月颁布大赦令,准许长期流亡国外的前总统阿卜杜拉·萨拉勒和阿卜杜·拉赫曼·埃里亚尼等人回国定居。

在经济上,萨利赫主张对外开放和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坚持以农牧业为阿拉伯也门的经济基础;大力勘探石油和建立采油工业,使北也门的经济获得较快的发展。

这些措施受到了普遍的欢迎,赢得了社会各阶层的拥护。1982年、1988年萨利赫连续两次当选为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总统,即为明证。

历史功勋——完成也门国家统一

阿富汗萨利赫近况(也门前总统萨利赫)(5)

外界普遍认为,促进两个也门的统一是萨利赫最主要也是为数不多的政绩之一。因为种种复杂的原因,也门此前长时间处于分裂状态,分别成立了南北也门。20世纪80年代末,受到苏联支持的南也门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加之作为北也门总统的萨利赫积极致力于两个也门国家统一的活动。1990年5月22日,阿拉伯也门和民主也门统一,成立也门共和国,由他和民主也门社会党ZSJ比德、原阿拉伯也门副总统阿尔希、总理加尼以及原民主也门社会党副ZSJ萨利姆组成总统委员会,萨利赫被推选为也门共和国总统委员会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1993年10月连任总统委员会主席。

好景不长,由于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固有的差异和权力、利益分配上的分歧,统一之后南北双方领导人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1994年5月5日凌晨,也门北南双方出动战斗机相互轰炸原双方首都等重要城市,也门爆发全面内战。5月21日,南方领导人阿里·萨利姆·比德宣布南方脱离也门共和国,成立独立的也门民主共和国。面对装备精良的南方军队,萨利赫深知自身优势不明显,难以取胜,为拉拢各部落出钱出枪,许诺谁能帮他战胜南方军队,就能把从南方军队缴获的苏式武器作为自己的战利品。这极大地增强了国内部落势力以及南方反对派的对自己的支持力度,他们纷纷站在萨利赫一边。结果,仅持续了近两个月,就以萨利赫领导的北方获得胜利、南方领导人出逃国外和也门重归统一而告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