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裤衩 豆天蓬

每隔一段时间,网上就会爆出一些事件,令我们怀疑,我们是否真的与人为邻、活在人间?

韩国N号房事件的余波未止,就在这两天,一篇上市公司高管长期性侵未成年养女的新闻报道,踏碎了每一个正常人对人的认知——什么阿鼻地狱、行尸走肉、末日审判?真正可怕的恶魔,是道貌岸然的、逍遥法外的、披着伪装的、潜伏在我们周遭的,人。

这样的人,除了禽兽不如的施暴者,还包括无知、高傲、残忍的旁观者。

比如某知名媒体发出的特稿,硬是把这桩人所不齿的恶性犯罪,篡写成了一个霸道总裁与萝莉的虐恋故事。该稿件的作者疑似还在朋友圈里沾沾自喜:一为自己“不为流量写碎片化消息”的高贵,二为自己洞穿受害者其实是“故事会人格”的智慧。

然而,这篇才仿佛是“故事会”的稿件,真正点燃了公众的怒火。虽然该媒体以撤稿致歉离场,然而,遗毒已无法撤回。

因为这篇稿件,我看到微博上有一个勇敢的女性网友@贴着创可贴的太史毛球,公开写下了自己藏了20多年的秘密,只求人们理解被形容为“故事会人格”的女孩,在被性侵后的种种反常表现——7岁时,这位女性网友被17岁的表哥多次性侵,以做游戏的名义。当她长大到突然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时,她的第一反应是去亲近表哥,因为她认为说出真相没人会相信,她还害怕会伤害到无辜的亲人,她甚至不知道究竟是谁错了。于是,她能想到的第一个自我保护的方法是:假装自己是自愿的。假装自己“爱上”表哥了——在有的东西懵懵懂懂、有的东西早已坍塌的境地里,她只能选择尽量让这一切合理,不然,她承受不了。

这篇微博发出后不久,她一下子收到了成千上万条私信,“全部都是女孩们在讲述自己的感同身受——童年被性侵的经历”,“几乎全部来自熟人、长辈”。

我一篇篇看下去,内心沉闷压抑到如同溺水——

“从来没有跟任何人提起,从来没有,我总想着我应该会带着这个所谓的秘密直到死去那一天。”

“我直到现在都觉得自己很恶心,他好恶心,甚至一度怀疑这个世界……就像发脓的伤口终于被我亲手揭开了,很痛快,痛苦又快乐。”

“我也被表哥性侵过,这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我告诉了爸爸后他无所作为,我们是邻居,要忍受着经常见面,所以现在我都不能原谅我爸爸。”

“继父。除了第一次、第二次不知道怎么回事被他得逞,后来就会防备,也敢反抗……后来妈妈跟他分手了,他又找了一个女人带着外孙女跟他一起生活。我很担心那个小女孩。我不站出来是不是表示我很懦弱?”

“我知道我没有错,但是我恶心我自己的身体。我很早就PTSD。我活得越来越暴躁但压抑,我没法解决。一直以为到死也不会说出来,也一直想死,太痛苦了……”

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是血泪。

你自杀三年后世界更冷漠了(你自杀三年后世界更冷漠了)(1)

有些记忆是不见天日的伤口,是溃烂在心底的脓疮,揭开一次就会毁灭一次。

本能地,想起房思琪,想起她在日记里写:“我已经脏了。脏有脏的快乐。要去想干净就太苦了。”

想起她为自己被侵犯后找到的“解决之道”:我不能只喜欢老师,我要爱上他。你爱的人对你做什么都可以,不是吗?

想到写下“房思琪”的林奕含,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后记里写的那段与心理医生的对话:

“整个书写最让你害怕的是什么?”

“我怕消费任何一个房思琪。我不愿伤害她们。不愿猎奇。不愿煽情……而最可怕的是:我所写的最可怕的事,竟然是真实发生过的事。而我能做的只有写。女孩子被伤害了。女孩子在读到这段对话的当下也正在被伤害。”

然而,合上书,我们今天看到了什么?另一个女性,同样用书写的方式、却是以轻慢的态度,消解着关于施暴者的黑暗真相、消费着受害者难以磨灭的伤痛。

林奕含最终自杀了。在她离世后的第1081天,许许多多个“房思琪”的伤疤又一次被撕开,血冒着热气,汩汩一地。

你自杀三年后世界更冷漠了(你自杀三年后世界更冷漠了)(2)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一本很难读下去的书。

就像是一个纤细敏感的女孩,将所有生之气力都用在了讲述上,为你细腻地、诚恳到残忍地,描摹一场侵害的始终。

她是受害者,一遍一遍切割自己,试图准确传达那些难以启齿、无法传递的微妙情绪——其中一大部分,就是会被那位知名媒体女作者粗暴总结为“故事会人格”的心理状态。

我们太小看这个世界了。真的,不管是光明的力量,还是黑暗的能量——我们都小瞧了。

言语如刀,不是说说而已。

像是某种映照般的存在,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一书的读书评论里,我也看到了不少言语如刀的短评:说女主人公只是因为嫉妒、不甘心,才把自己从自愿者的身份打造成了受害者;又说女作者忸怩、矫情、文学造诣不高,因此这本小说读起来不优美、不惊艳。

气到失语,怒极反笑。

有些新闻,发生不是为了提供谈资;有些书,书写不是为了供人消遣。文字有它的力量,对于极度痛苦的人来说,写下来可能会让自己有片刻解脱。如果你不理解写作者的自救,那么,你能在这些沉重的新闻和书籍里看见恶魔吗?觉得恶魔只在字里行间,离你很远,是吗?

错了,它离你,可能只有一公分。

而这一公分的距离,轻易也会被消弭——被你此时的冷漠、刻薄、无知所消弭。

你自杀三年后世界更冷漠了(你自杀三年后世界更冷漠了)(3)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中的一些,太喜欢输出“自以为清醒独特有智慧”的观点,一副“世人皆醉就我明白”的模样;我们中的一些,也太习惯用高深、高级、高知、高贵、高傲来装扮自己的人设。

讽刺一切、鄙视一切、试图“反转”一切,把同情和悲悯,当作廉价的“屌丝眼泪”,嗤之以鼻。

诚然,我们每个人都有为自己在凡尘俗世里化妆的权利与自由。但请务必,别把自己也化成一只恶鬼。

那位在微博公开自己被性侵的女性网友,她此时此刻还在竭力发声,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关注事件的人,不要被一篇毫无人性的文章误导。她也请求所有人看到:我们不是自愿的!我们不是自愿的!我们不是自愿的!

无论施暴者说了什么,拿出了多少“证据”,未成年的我们,身为女孩或者男孩的我们,都不是自愿的。

今日写下这篇文字,也希望所有的林奕含,所有的房思琪,所有的李星星,都能看到并听到来自遥远陌生人的善意和鼓励:请相信自己,请爱自己,请不要放弃自己,对于施暴者和他们所做的一切——没有抱歉,永不原谅!

我们并肩,不再害怕。

写在最后的话

由于这次事件,@贴着创可贴的太史毛球 被新浪微博要求认证身份,她的职业是编剧。

她为此特意发了微博解释,希望公众不要因为自己的职业,而误会她鼓起勇气说出的秘密,是不值得相信的。

这条微博下,有一条评论如是说:这年头,编剧说真话,记者编故事。

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哽咽的笑话。

你自杀三年后世界更冷漠了(你自杀三年后世界更冷漠了)(4)

插图来自艺术家Lauren Colin Mitchell


王欣(@反裤衩阵地)

作家,已出版小说集《北京女子图鉴》,长篇小说《在不安的世界安静地活》,随笔集《致我们总被戳中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