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平安证券 付强 闫磊)

一、计算机行业投资逻辑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

其中,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7.5万亿元,占数字经济的比重为19.1%,占GDP的比重为7.3%;产业数字化规模达31.7万亿元,占数字经济的比重为80.9%,占GDP的比重为31.2%。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数字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1)

但是,数字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数字基础设施布局不均衡;(二)云计算等设施国际布局存在差距;(三)数据应用程度不高,价值挖掘不足;(四)新场景安全防护能力存在不足等。

这些问题制约着数字经济的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适度超前发展新基建,夯实数字经济基石将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举措。

其中,发展新基建包括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绿色智能的数据和算力设施、以及发展高效协同的融合基础设施。新基建的提速,将能够支撑更多的应用创新,助力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

目前,“5G 工业互联网”、“云计算 AI”、数据安全、云安全等新应用正在落地,智能网联汽车、“5G VR/AR”等新应用有望爆发。

展望2022年,我们认为,新基建、新应用将带来新的IT需求,智能汽车、VR等主题将迎来更好的投资机会。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2)

二、行情回顾与展望: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新基建、新应用带来机会

2.1 行业上市公司营收增速逐季放缓,业绩表现不佳

新冠疫情导致行业上市公司2020年营收明显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因而行业上市公司 2020 年业绩表现出更明显的季节性。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3)

季节性影响传导到2021年,导致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行业上市公司 2021年营收增速呈现出明显的逐季放缓趋势。

2021年一、二、三季度,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合计为 1654.72 亿元、2207.96 亿元、2143.36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9.7%、17.4%、14.6%;行业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合计为 35.74亿元、93.43亿元、75.5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下降 29.8%、下降 24.8%,二、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均较大幅度下降。总体而言,2021年前三季度,行业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不佳。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4)

2.2 行业行情缺乏基本面支撑,呈现明显的震荡态势

2021年,因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整体表现不佳,且基本与市场预期相符,因此,行业行情缺乏基本面的强力支撑,年初至今,行业行情呈现明显的震荡态势。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5)

2.3 行业指数涨幅表现不佳,排名第 16 位

截至12月3日,计算机行业指数累计下降0.89%,跑赢沪深300指数5.06个百分点,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6位,排名靠后。

分板块看,虽然行业指数表现不佳,但人工智能、智能汽车以及华为主题等板块仍有上佳表现。科大讯飞、中科创达、德赛西威、超图软件等标的的年初以来的累计涨幅都在30%以上。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6)

2.4 估值低于历史中位数水平,新基建、新应用将带来新的 IT 需求

当前,计算机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根据我们的统计,2015年以来,申万计算机行业历史市盈率(TTM 整体法,剔除负值)中位数为 53.38。计算机行业当前市盈率(TTM 整体法,剔除负值)为 51.97,当前市盈率水平在历史市盈率中位数水平之下。

展望明年,新基建、新应用将带来新的 IT需求,智能汽车、VR等新应用将有望爆发。市场对于计算机行业的风险偏好将提升。再叠加行业市盈率当前处于历史低位,我们判断,明年行情将向好。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7)

三、线上化、数字化成为“新常态”,新基建提速利好新应用

3.1 线上化、数字化成为“新常态”,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发展较快

疫情以来,各国开始注重科技创新,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链重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

中国信通院统计,2020年,测算的47个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的规模为32.6万亿美元,同比名义增长 3%(2020年GDP增速为-2.8%),占整个GDP的比重为43.7%;美国是全球数字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

产业数字化(数字化与传统产业融合)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2020年,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的比重为84.4%;三次产业中,服务业数字经济渗透率最高,达到43.9%,一、二产业分别为8.0%和24.1%。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8)

新冠疫情下,线上化和数字化转型在提速,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5G、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广泛应用于抗疫、生产和生活。

新常态下,需要做好两件事:

第一,从封锁和边境关闭的状态恢复过来,并利用以高速宽带网络和云服务为基础的通信和协作工具重启贸易、学习和工作;第二,各国需要恢复疫情前的生产力水平,并进一步超越疫情前的水平。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9)

疫情的“鲶鱼效应”和加速器效应正在凸显,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潜力正在发挥出来,数字化发展将提速,来自 5G、物联网等用户(连接)数将大幅增加,各国正在推出多重措施推动下一代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日本发布了《ICT基础设施区域拓展总体规划 2.0》,加快 5G 和光纤的铺设进度;欧盟委员会制定了到 2030 年欧洲数字化的路线,提出到 2030 年千兆连接全覆盖和人口密集地区 5G覆盖的目标;美国也在加快推动包括 5G在内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10)

3.2 新常态下国内数字化转型较为迫切,ICT 基础设施发展快但短板仍存

国内数字经济发展迅速,2020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达到 38.6%,较上年上升 2.4个百分点。

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化发展的基础,这些年能力提升十分明显,但也存在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分布不均衡、数据保护和应用程度不高、云计算基础设施同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等问题,需要在“十四五”重点解决。

华为报告显示,我国 ICT连接能力还处在加速阶段,同领跑者还存在较大差距。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11)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12)

3.3 “十四五”将着重发力三类信息基础设施,支持智能驾驶、VR 等新应用

按照发改委对“新基建”的解读,未来国家新基建将重点打造三个方面的能力:

1)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

2)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

3)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

“十四五”国家将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进行重点投入,并支持 5G 与行业的融合。工信部最新发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推进“双千兆”网络建设,统筹数据中心布局,积极稳妥发展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构建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新一代通信网络为基础、以数据和算力设施为核心、以融合基础设施为突破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13)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14)

四、“单车智能 车路协同”,智能网联发展将提速

4.1 新基建将加快建设 5G、物联网等基础设施,支持“单车智能 车路协同”路线

我国自动驾驶汽车选择的是“单车智能 车路协同”的融合路线,一方面注重车载平台的智能化,另一方面还需要提升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和协同化水平。

对我国来说,单车智能技术能力相对弱一些,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协同反而更加重要。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15)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16)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17)

先进完备的基础设施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前提,主要包含了智能化道路、车用无线通信、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云控基础平台等。

在工信部最新发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中,针对主要内容都进行了部署。其中,5G的建设,将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目前,5G在测试区/示范区、智慧高速、编队行驶、代客泊车、远程遥控和远程驾驶、园区低速自动驾驶、园区重卡自动驾驶、智慧公交等场景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18)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19)

4.2 车端智能化和网联化成为趋势,汽车网络安全将成为网安新赛道

汽车电动化、网联化和智能化趋势明显,电动化和网联化先行入场。

其中,网联化主要是依靠车联网 V2X 系统,来实现车-人、车-车、车-路、车-平台的信息交换,来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提高道路通过效率。

尤其是随着汽车电气架构的持续演进,车载算力和应用支撑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座舱功能日趋丰富,网联化已经开始普及。

智能化由于受到技术成熟度、安全性、立法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正在推进当中,一些辅助驾驶功能正在得到应用。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20)

智能化水平正在提高,L2级 ADAS 渗透率上升明显。

当前,智能化主要体现在 ADAS(高等级辅助驾驶)方面。ADAS 装配率节节攀升,主流整车企业已实现 L2 级 ADAS 系统量产及功能深化,实现了全速域 ACC(自适应巡航)、LKA(车道保持)、LCA(车道中央保持)、主动转向(需驾驶员确认)和自动泊车(APA)等功能上车,而且功能之间的深度融合成为量产焦点。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21)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22)

网联化(智能座舱)正先行落地,且在向3.0、4.0时代演进。

网联系统主要是指座舱的信息娱乐系统,这也是国内、国际厂商发力的重点。

当前,基于语音、触觉、手势、视线追踪等多模交互技术开始进入新车前装量产的标配序列,中国智能座舱市场加速进入2.0时代。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23)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1-6月,国内新车(自主 合资品牌)搭载传统功能座舱及以上(1.0-4.0)上险量突破500万辆,前装渗透率已经超过50%。

随着1.0时代功能座舱的使命接近尾声,接下来两到三年时间里,2.0和3.0数字/智能座舱将成为市场主流,并逐步向4.0跨域时代延伸。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24)

智能化和软件定义是中长期方向,ADAS将是软件发展的重点。

辅助驾驶系统(ADAS)市场渗透率正在提升,未来的市场可释放空间很大。

现阶段,我国自动驾驶正由L2向L3级别转化,L4、L5高等级自动驾驶仍只能在特殊场景下,如无人配送、园区物流、道路清扫等场景应用,距离真正落地量产还需要在技术、法律等多方面的积累和完善,预计到2025年左右,高等级自动驾驶车有望开始量产。

软件化也将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麦肯锡的报告显示,软件及服务市场规模有望从 2020年的330亿美元,上升至2030年的840亿美元。

2030年,软件收入中,ADAS/AD占比超过50%。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25)

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同时,来自网络攻击的挑战也在加大。随着汽车向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迈进,车载电子器件和软件占比大幅提升,但网络攻击也随之而来。

汽车行业庞杂的产业链、较多的攻击向量,以及海量代码带来的漏洞增加,都给智能汽车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Upstream security数据显示,2010-2020年间,30%的攻击引起了数据或者隐私泄露,28% 左右的攻击导致了汽车被偷或者破坏,另外还有24%左右的攻击导致了车辆被控制。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26)

汽车网络安全将成为网安新赛道,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84亿美元。

据车联网安全公司Upstream security预测,到2023年,联网汽车预计将占全球所有乘用车的1/4。

随着高等级自动驾驶的落地,到2025年,联网汽车将占全球汽车市场的近86%。从市场规模上看,据麦肯锡预测,2025年全球汽车网络安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4亿美元,其中安全软件将逐步取代解决方案成为汽车网络安全最大的市场。

按照Upstream security的推荐方案,面向智能汽车安全市场,也将建立起与IT系统类似的安全运营中心(VSOC)、车端检测响应平台(VDR)、网络检测响应平台(NDR)、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平台(SIEM),实现车联网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27)

4.3 车-路一体发展是方向,路侧智能将加速智能网联车落地

相比于国际市场的单车智能,国内走的是经济性、安全性较好的“单车智能 车路协同”的综合路线。

车路协同作为国内自动驾驶商用落地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部署路端智能感知计算设备,基于5G等先进通信技术实现车路信息共享,通过路端感知补足车端感知的有限视距、感知盲区等问题。

“十四五”时期,伴随着国内交通体系的智能化发展,我国将推动通信、高精度地理信息平台以及交通感知系统的建设,提升路侧的智慧化能力。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28)

5G 将应用于智慧交通和自动驾驶,自主品牌开始搭载相关模块。

随着车辆编队、自动驾驶、远程驾驶等新场景不断加入,智能网联汽车对通信网络的带宽、移动性、时延、连接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5G技术的引入,可以推动车、路、云、网协同共享,提升信息精度,让汽车具有感知、决策与控制能力。

其中,OTA升级速度可以提升100倍。5G还将助力打造智慧交通体系,提升通行效率。

虽然单靠5G网络难以支撑高等级自动驾驶,但是蜂窝网络、直连通信、卫星通信等多种通信方式的融合使用,将能够满足智能高级自动驾驶的需要。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29)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30)

高精度地图开始应用于智能网联和车路协同,图商正积极参与。

高精度地图,是指相比传统导航地图精度更高、数据维度更多的电子地图。

精度达到厘米级别,数据维度包括车道信息等静态数据和路况及施工等动态数据信息。

高精度地图可以在自动驾驶场景下,发挥定位、感知、规划和决策功能,近年来主要图商和车厂均在合作开发。新基建大背景下,高精度地图在车路协同等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将有着较大的应用潜力。

高精地图与车路协同相互结合,既能通过V2X路侧设备实现高精地图的实时数据更新,又能将来自云端的地图数据分发给车辆,给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带来车道级的预警和决策信息。如高德、百度、华为、四维图新等相对更有机会参与新基建,如四维图新所开发的V2X-DMP(车路协同动态地图服务平台),实现了高精地图与车路协同之间的关联应用,提升了车和路的智能化水平。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31)

4.4 智能网联车将进入发展期,多厂商明确2025年实现 L4 车型量产

按照规划,未来5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将进入全面发展期,预计到2025年,中国PA(部分自动驾驶)、CA(有条件自动驾驶)级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比例将超过50%,渗透率较当前翻倍。

根据自主厂商最新发布的五年计划,2025年国内或将迎来L4级自动驾驶车型集中量产。

2021年 6 月,上汽集团在全新愿景使命价值观中,明确2025年批量投产 L4 级智能驾驶汽车。

2021年7月,广汽集团公告称,广汽埃安与华为联合开发具备 L4 级自动驾驶功能的中大型智能纯电SUV,计划2023年底量产。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32)

五、技术演进等多要素支撑,VR产业发展将进入快车道

5.1 虚拟产业2016年进入产业化发展元年,之后历经短暂爆发、调整后迎来转折

虚拟(增强)现实具体可以分为:

(1)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是指通过计算机生成的现实环境仿真,让用户获得 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

(2)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是指在现实世界基础上合并计算机生成的图形,从而以数字方式增强我们所见的内容。

VR和AR在关键器件、终端产品形态上相似性较大,但在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上有所差异。 虚拟(增强)现实按照终端产品形态主要可以分为:

(1)手机式(Screenless Viewer),需要配合智能手机使用,是产品的初期形态;

(2)主机式(Tethered HMD),需要配合主机/PC使用;

(3)一体机(Standalone HMD),不需要适配设备可以独立使用。目前,市场上的产品主要是以一体机为主。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33)

虚拟现实有8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2016年才进入产业化发展元年。

从虚拟现实的概念于1935年萌芽至今,虚拟现实已历经80多年的发展。

但虚拟现实的真正产业化被普遍认为是从2012年开始,在2012年之前,虚拟现实主要是理论和技术的积累期。

2016年,VR产业消费者版本的硬件终端头显产品陆续面世,以游戏为代表的VR内容出现亮眼产品。

2016年因此被业界认为是VR产业的元年。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34)

短暂爆发后,虚拟现实产业2017年后进入发展调整期。

由于技术方面的限制,用户体验不佳,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2017-2019年,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进入调整期。

这一期间,Oculus Rift、HTC VIVE等VR硬件终端头显产品都没有成为爆款产品。

相比2016年的高调,2017-2019年,VR产业低调发展,着力迭代技术、打磨产品、提升用户体验,资本市场对 VR 产业的追捧也渐渐趋于理性。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35)

2020年爆款产品出现,产业迎来转折。

2020年10月,Facebook正式发售VR一体机头显设备Oculus Quest 2。一经发售,Oculus Quest 2即成为爆款产品。

根据SuperData数据,2020年第四季度,即Oculus Quest 2正式发售的第一个季度,Oculus Quest 2的销量就突破百万台,达到109.8万台。

受爆款产品的推动,产业再次高速增长。

根据VR陀螺数据,2020年,全球VR头显出货量(不含VR盒子)为670万台,同比增长72%。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36)

5.2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VR产品用户体验提升

近眼显示、感知交互、网络传输、渲染计算与内容制作等技术,是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关键点。

自2020年起,VR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在多个方面均有突破。按照中国信通院给出的虚拟现实沉浸分级标准,2020年之后,虚拟现实关键核心技术水平已普遍达到部分沉浸级别,部分指标已达到深度沉浸级别。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37)

5G具有高速率(5G的网络速度是4G的10倍以上,最低网速100Mb/s以上)、低时延(5G的时延为毫秒级)、大容量(一平方公里内,可支持100万台设备同时高速上网)等特征。

5G具备的技术优势可以很好的满足VR设备时延的要求,同时为VR设备从有线连接向无线连接提供网络传输方面的保障。

3D计算机图形处理、3D音效等,都要消耗大量的数据流量和算力,5G能够在满足网络传输要求的条件下,将计算放到云端,加快VR设备的计算和响应速度,提升用户体验。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38)

5.3 供需和外部环境三方共振,VR产业发展将进入快车道

产品性价比提高,价格持续下降,市场接受度上升。产品价格的下降,降低了产品推广普及的门槛,推动VR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通过性能价格比对,很明显发现,Oculus Quest 2的性能全面优于Oculus Quest,而价格却降了一个档次。VR产品的价格已经下降到相当于中端智能手机的价格水平。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39)

生态建设加快,内容和设备用户增长有望形成“飞轮效应”。

VR产业的发展未来将重点依托生态,建设这个生态需要两个要素:

1)内容生产和分发。

VR陀螺数据显示,2021年10月,主流平台内容数量超过13000个,Steam平台VR头显用户数也从2020年初的1%上升至2021年10月的1.85%,渗透率整体提升。

2)VR设备使用者。

使用者达到某个门槛,才有望实现具备正反馈的“飞轮效应”。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曾称,一个平台上需要有约1000万人使用及购买VR内容才能使开发人员持续研发及获利,一旦超过这个门槛,内容与生态系统将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1年,全球VR头显设备出货量将达到千万级别,这个出货量的临界点即将达到。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40)

VR游戏具备差异化用户体验,消费者用户将带来更多市场。

当前,消费者市场是VR市场的主导。

根据 IDC 数据,2020年,消费者市场占VR整体市场的份额为53%,主要是游戏客户。

相比市场规模增速放缓的传统游戏领域,VR游戏可以带来差异化的休闲娱乐体验,受到消费者客户的欢迎。

根据IDC预测,VR产业的消费者市场在未来仍将保持高速增长,2020年至2024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1%。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41)

VR 行业应用进一步融合,B 端客户开拓的潜力巨大。

商贸零售、制造业、医疗健康等是VR产业重要的行业应用客户。

根据 IDC 数据,2020年VR市场中,排在消费者市场之后的,分别是分销与服务(15.8%)、制造和资源(13.8%)、公共部门(12.7%)和基础设施(3.2%)。B端客户希望通过与VR技术的融合对下游行业发展产生新的推动力,因而积极推动VR和下游行业的深度融合,是VR产业发展的另一重要助力。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42)

“元宇宙”概念的火热也同时引发了市场对VR产业的再次高度关注。

“元宇宙”概念在游戏行业大热并迅速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

“元宇宙”构想中完全沉浸的游戏体验必须依赖VR设备,“元宇宙”与VR密不可分。受“元宇宙”概念的火热等一系列事件的推动,2021年以来,大厂纷纷布局,行业融资并购额再创新高。

2021年8月底,字节跳动收购国内VR头显品牌Pico,紧接着腾讯就入股了VR游戏开发商威魔纪元、盒子怪等企业。

根据VR陀螺数据,2021年前10个月全球VR行业融资并购规模达到459.8亿元,创历史新高。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43)

2021年,全球VR产业将达到千万量级销量的门槛,并在未来保持长期高速增长。

根据VR陀螺的预测,2021年全球VR头显出货量(不含VR盒子)将达到980万台。

根据IDC的预测,全球VR头显的出货量将从2020年的约500万台增加到2025年的超过2800 万台,AR头显的出货量将从2020年的约30万台增加到2025年的2100万台,增长迅速。

在市场规模方面,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20年全球VR/AR市场规模约为900亿元。

预计2024年VR/AR市场规模将达到4800亿元,年复合增速约为52%,其中VR年复合增速约为40%,AR年复合增速约为71%。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44)

我国VR产业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出货量和收入都具备大幅提升潜力。

在政策层面,我国对虚拟现实产业发展高度重视。

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一起,列为我国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彰显了我国政府对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鼓励。

这也意味着,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将同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起,成为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45)

市场规模方面,根据IDC数据,2020年,中国VR市场支出规模为66亿美元,同比增长72.1%,占全球市场的比例约55%;2020-2024年,中国VR市场支出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在47.1%的水平。

出货量方面,根据IDC预计,2021年,中国市场VR头显(不包括AR)预计出货143万台。2021-2025年,中国市场VR头显出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9.4%,AR头显出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109.9%。

新基建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行业2022年度策略报告)(46)

六、报告总结及风险提示

6.1 报告总结:

智能汽车、VR等主题将迎来更好的投资机会投资逻辑:新基建的提速,将能够支撑更多的应用创新,助力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

目前,“5G 工业互联网”、“云计算 AI”、数据安全、云安全等新应用正在落地,智能网联汽车、“5G VR/AR”等新应用有望爆发。

展望2022年,我们认为,新基建、新应用将带来新的IT需求,智能汽车、VR等主题将迎来更好的机会。

投资标的:智能汽车领域:中科创达、启明星辰,深信服、安恒信息,虹软科技、德赛西威、千方科技、道通科技。VR领域:中科创达。

6.2 风险提示

1)下游市场需求增长不及预期。

2022年,新冠疫情预计还将在全球蔓延,国内经济发展也将面临着诸多挑战,新基建推进 进度可能受到影响,上层应用培育和拓展可能不及预期;

2)技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智能网联汽车、VR/AR技术迭代较为快速,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和研发方向的准确性要求高,如果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力和业绩都将受到影响。

3)市场竞争加剧。

智能网联汽车IT软硬件提升的同时,市场参与者也在快速增加,竞争可能加剧,收入增长可能放缓。

—————————————————————

请您关注,了解每日最新的行业分析报告!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

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获取更多精选报告请登录【远瞻智库官网】或点击:智库官网|文库首页-远瞻智库·为三亿人打造的有用知识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