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李白(品读李白月下独酌)(1)

图片来自网络

被誉为诗仙的李白是个浪漫主义诗人,在他汪洋恣肆的笔下,世间万事万物都会变得不同凡响,就连内心的孤独都能写出一份超然物外的豪迈与洒脱。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见李白同期作品),明明知道“举杯消愁愁更愁”,却还要举杯,而且是独酌,是月下的独酌。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中,月是象征团圆的,李白在月下独酌,外部环境势必与内心世界形成巨大反差,对于富有浪漫情怀的大诗人来说,不可能不感慨良多,可能正是这一点勾起了他欲罢不能的诗思,于是一首千古名篇跃然纸上。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无亲无友自斟自饮也就罢了,而偏偏明月当头风送馨香(我怀疑这四句正是“花前月下”的出处),那么该当如何呢?明月不是在吗举杯邀饮吧,对了还有影子呢,这一下由独酌瞬间变成了三人!(以动写静以喜写悲,这便是反衬法。)巨大的孤寂看似刹那化解了,但事实上果然能化解吗?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明明也知道月与影并不能真的相陪,可是实在不想辜负这大好春光啊,在这里又引出了时间或者说光阴的概念,春是四季中最美好的季节,也是充满浪漫与希望的季节,而无疑此刻的诗人却是无限落寞的,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反差。

既然大家都在,那就载歌载舞吧。“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恍惚间真的热闹非常,但是饮着饮着人就醉了,一醉不起的人身边并无一人理睬。想象一下,明月花前,杯盘狼藉,人已醉倒不省人事。此时此刻既不见月来相扶也不知影子去到何处,方才的欢聚不过假象,不过诗人的短暂臆想而已。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人料想着自己与月和影相伴的日子可不是一会儿半会儿,而是会成为永远。况且在人间明月也有阴晴圆缺,如能常聚只能等到有一天诗人自己能到天庭才能如愿,何以至此呢?因为人间没有知己啊(此为弦外之音)!通过这两句的收尾,诗人把内心的寂寥惆怅推向了极致。

读到这里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诗人当下的心境,同时也引发出一种思索,一向踌躇满志的大诗人李白究竟怎么了?是什么让其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孤独之情呢?

原来此诗是李白入驻长安期间所作,他胸怀壮志历尽千辛万苦去到皇帝身边是想为国效力的,哪里想到在朝中他却饱受排挤和诋毁,致使皇帝唐玄宗虽然把他安置在身边,却只是终日侍宴陪酒歌吟唱赋,这让李白陷入了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失落甚或绝望之中,因为他就在皇帝身边,然而他却不曾被重用。因而有了“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写李白句)表面上的狂放不羁实则却是怀才见弃的抑郁苦闷。当年赴京之前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负雄才在此化为了暗中自嘲的笑料。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大诗人李白,将是永远闪烁的一颗明星,在深邃浩渺的碧空中熠熠生辉。他的生花妙笔已成为不朽绝唱,当我们每每吟咏他的诗句时,都禁不住因其喜而喜为其悲而悲,纵然见他明月花前潦倒不堪,也很想隔着时空愿意陪他一醉方休。

2022年6月10日下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