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欢迎关注槐序,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

杜牧最撩人的诗句 杜牧两首赠别诗(1)

- 唐朝的金句王 -

杜牧,身出“京兆杜氏”,名门望族,与杜甫同宗。

他一生写下了许多经典诗句,因生性风流而闻名天下。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这两句诗是杜牧对自己一生的写照,晚年他还与一个少女有“十年之约”,允诺自己当上刺史后,便去迎娶。

奈何,杜牧升湖州刺史时,约期已经过去了四年,女孩早已成人,为两个孩子的母亲,为此杜牧写下了: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除此之外,杜牧与歌妓张好好的故事,也是千古美谈,虽然最终他们没有在一起,但杜牧在《张好好诗》中,深深表达了自己的惋惜之情。

杜牧最撩人的诗句 杜牧两首赠别诗(2)

《杜秋娘诗》也是杜牧笔下的经典,甚至可以说,杜牧才是唐朝的金句王,笔下脍炙人口诗句俯拾即是,比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最撩人的诗句 杜牧两首赠别诗(3)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以及,我们今天要讲的两首,都是杜牧笔下为人耳熟能详的佳作。

杜牧最撩人的诗句 杜牧两首赠别诗(4)

- 诗文赏析 · 其一 -

..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摘自杜牧《赠别二首 · 其一》

大和九年,公元835年,杜牧由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升任监察御史,离扬州奔赴长安,临别之际,杜牧作此诗给某位与自己交好的歌妓。

诗共有两首,此为其一。

在这首诗中,杜牧先是夸赞了歌妓的美貌,用词用句非常优美,为称赞女子容貌的典范。

杜牧最撩人的诗句 杜牧两首赠别诗(5)

诗文大意可解为:

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婀娜娉婷,举止轻盈,就像二月里含苞待放初现梢头的豆蔻之花。十里扬州路的春风涤荡,珠帘翠幕中的佳人姝丽没有人能比得上她。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诗的前两句,作者盛赞了女孩的美好,花样年华,年芳十三。“豆蔻”产于南方,其花成穗时,嫩叶卷之而生,穗头深红,叶渐展开,花渐放出,颜色稍淡。南方人摘其含苞待放者,美其名曰“含苔花”,常用来比喻处女。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这两句中,诗人用扬州城中的诸多佳丽来和歌妓作了比较,有众星捧月之势,凸显了女孩子的出众夺目,为鹤立鸡群,独占群芳。

所以夸人长得好看的时候,大可以用这首诗来形容。

杜牧最撩人的诗句 杜牧两首赠别诗(6)

- 诗文赏析 · 其二 -

--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摘自杜牧的《赠别二首 · 其二》

这首诗为作者与歌妓的惜别之作,虽然歌妓才年芳13,却叫杜牧念念不忘。

由此可见,杜牧的确是一个痴情之人。

诗文大意为:

原本是一个多情的人,此时此刻却显得很冰冷,离别的酒宴上,怎样也笑不出声;烛火仿佛能猜透人的心意,替即将离别之人,默默流泪到天明。

杜牧在这首诗中,描写了不忍离别,又不得不说再见的复杂心情,酒宴之上,欢歌笑语,唯独自己默然。

杜牧最撩人的诗句 杜牧两首赠别诗(7)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离别之苦,在这两句诗中写得很委婉,却丝丝缕缕,纠缠不断,深刻体现了不愿分别的心情。

因为此一别,再相见遥遥无期。

缱绻的相思,反复折磨,和笙歌燕舞相比,更彰显了自己的失落,所以表现得很冷淡,像个绝情之人一样。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李商隐有诗,“蜡炬成灰泪始干”,杜牧以此隐喻自己的悲伤,再见难以说出口,以至于彻夜未眠。

杜牧最撩人的诗句 杜牧两首赠别诗(8)

纵观这两首诗,杜牧笔触真挚,感情饱满,先是叙述了女子值得自己相思的地方,在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重要的是,字里行间中,能感受到作者的压抑,其情纠结繁复,无法直抒胸臆,只好借蜡烛辞别,泪洒天明。

故,这两首《赠别》值得用心一读,唐诗风采,尽在其中。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