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和淮阳规划(周口那一年周口想把淮阳这些地盘要走)(1)

今日读书,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说有一年夏天,周口想要把淮阳一个区的地盘要走,并且把商水县城搬到周口来。并且河南省民政厅财政厅还来人勘查标界,差一点就弄成了;结果淮阳人不愿意,还联名告到省里,说下来勘查的人不会办事不顾民意云云。然后这件事就搁置了。

你不信吗?

往下看——

周口和淮阳规划(周口那一年周口想把淮阳这些地盘要走)(2)

周口和淮阳规划(周口那一年周口想把淮阳这些地盘要走)(3)

周口和淮阳规划(周口那一年周口想把淮阳这些地盘要走)(4)

周口和淮阳规划(周口那一年周口想把淮阳这些地盘要走)(5)

周口和淮阳规划(周口那一年周口想把淮阳这些地盘要走)(6)

传曰,各守土宇无轻相扰。盖言,疆域之重也。壬申夏,周家口商会陈企仙党部孙永福忽有呈请省政府将商水县治移治周家口并将淮阳第十区划归商水之举。时经民厅财厅迭查勘,几成事实。商水民众全体力争,淮阳县绅雷其睿严惟恮等亦组织保区委员会,推代表赴周赴省,亦据理力争并签取消原案。幸奉蒋公令将原案取消。所有令文详载于后以为永据。

时间:壬申夏,应该是1932年夏天。

事件:呈请省政府将商水县治移治周口并将淮阳第十区划归商水。

经过:先是周口商会陈企仙,党部孙永福报计划,省民政厅、财政厅派人勘查。

重点之一:几成事实。意思就是差点就弄成了!

转折:淮阳县绅雷其睿严惟恮组织保区委员会赴周赴省据理力争,不愿意

结果:蒋介石签署命令,原来的区划暂时不动,还把以前厅里派来办事的人处理了。

证据——

河南民政厅、财政厅会令淮阳县县长令文

为会令事案,查前奉省政府令饬同办理商水移治并划该县第十区归商水管辖一案。当经令委王棐公、张文孚前往复勘并经令饬该县长会同办理嗣据该委员等呈复勘情形并拟具办法到厅,当以所拟办法殊欠妥善,实行不易并据商水县长吕怀素及该县前县长吴荫棠等分呈前来各以本县立场,执纸面理由亦难取决。遂呈请省政府,拟将本案暂时无再更张。俟整理各县行政区域时通案办理各在案。

兹奉省政府第202号训令,内开为令行事案,查商水县治迁移周口一案,前奉豫鄂皖三省剿匪司令部蒋饬查节经饬据该厅等查复转呈鉴核在案。

兹奉豫鄂皖三省剿匪司令部政字第680号指令内开呈悉,查周口为淮阳西华商水三县接壤之区亦即商水极边之一镇,以商治迁周固属不可,更划淮属益商勉强完成迁治目的尤为不可。兹据该府转呈民财两厅会呈拟将本案暂时无再更张等情自属正当办法。仰即出示布告取消迁治原案以安人心。

惟前据商水王重五张臻颜等淮阳朱星垣等迭次呈送民财两厅委员张文孚王棐公贪污骄横甘受周商陈企仙等运动赴淮阳商水仅一二日,留恋周口达二十余日之久,利令智昏终日嫖赌压迫舆情擅立标界并呈报淮阳县长吴荫棠协助不力请于撤惩等情,关系官商勾结舞弊情形重大,仍仰遵照前令及抄发各呈切实查复为凭,核办此令等。(后文不附,有兴趣者可以自己解读)

调查一:当时的淮阳第十区都包括哪些地方?

当时淮阳分为十个区划,第十区地图和辖区村庄如下

周口和淮阳规划(周口那一年周口想把淮阳这些地盘要走)(7)

周口和淮阳规划(周口那一年周口想把淮阳这些地盘要走)(8)

原来淮阳第十区主要辖:河东集、齐埠口、王埠口、河西集、水灌台,区公所在震冲寺。这些地名似乎都有些古怪,有些陌生。就水灌台还知道一点。

周口和淮阳规划(周口那一年周口想把淮阳这些地盘要走)(9)

周口水灌台原名观水台,传说大禹开通九河治理颍水水患,曾在此筑台观水象,是龙山文化遗址之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1958年的商水县志记载:“在‘水灌台’发现新石器时代磨制石斧、石铲、石箭头、预制陶壶、陶纺轮、骨针等文物。”今天有个地名叫,周口市区七一路李庄社区水灌台自然村!

淮阳第十区的区公所在震冲寺(镇冲寺):镇冲寺,又叫葛仙庙,葛仙即葛玄,道教尊为葛仙翁,太极仙翁。镇冲寺位于周口市川汇区沙颍河北岸,南邻作坊街,东靠中州路。寺院坐北朝南,现存后殿、东厢房,均为硬山式建筑。镇冲寺始建于清嘉庆15年(1810年)由周家口草纸作坊业营建,清道光13年(1833年)重修。原有规模较大,两进院,前后院均有大殿、东西厢房各三间。原来,淮阳第十区的区公所在今天周口沙河北岸的作坊街和中州路一带。

还有,齐埠口、王埠口,这地名一听就是码头。据资料记载,周家口内商船停靠的码头埠口计有上齐埠口、下齐埠口、大渡口、小渡口、新渡口、王家埠口等六个。

结论:今天的周口川汇区基本都归淮阳第十区管辖。

调查二:为什么有人建议把商水县治移到周口,把淮阳第十区划归周口?

中国一般两河交汇的城市都有叫什么口,比如汉口、洛口。周口是沙河、颍河、贾鲁河三川交汇的地方,所以从周家渡口到周家口再到周口,总之没有把口字丢了。

周口当时是整个豫东水路的绝对核心,三大河流的交汇成就了周家口的交通枢纽地位。另外,沙河和贾鲁河,由于河道宽窄不同,所用船只也各不相同,所有的货物都要在周家口重新装船,这就成就了周家口崛起的起点。东南各省之丝、茶、米、纸、糖等货物由淮入颖,至周家口运转,沿贾鲁河源北上,直达朱仙镇。六安茶麻、两湖竹木、两广纸糖、天津食盐、山西铁货、豫西山货等荟萃于此,日成交额达万银元。在周家口定居的各省商贾还广设会馆,较大的就有多处,如山陕会馆(今天的关帝庙)、江南会馆(曾国藩曾经设过帅帐)、江西会馆、两湖会馆、福建会馆等等。有经济史学家指出河南的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周家口。

后来虽然经过捻军战乱和黄河决口改道等因素的打击,平汉铁路的影响,周口的经济形势早已经不复当年,毕竟和周边相比依旧是牛入羊群,周口还是豫东的经济中心所在,虽然豫东几乎没有什么经济支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应该是周口商人建议商水县治移治周口的原因。


来源:《淮阳县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