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处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因大部分区域处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贯全境而简称“湘”,省会驻长沙市。湖南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与湖北相连。土地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2.2%,在各省市区面积中居第10位,辖14个地州市。湖南自古盛植木芙蓉,五代时就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说,因此又有“芙蓉国”之称。唐朝谭用之有诗“秋风万里芙蓉国”咏之,毛泽东更是用“芙蓉国里尽朝晖”赞美湖南。

湖南城市地名古今对照(从湘A到湘U湖南各地市名称由来及历史沿革简要)(1)

湘A:长沙市

长沙,湖南省省会,简称长,地处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和湘浏盆地西缘,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开发区域,湖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商贸中心。长沙是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发源地,有3000年悠久的历史文化,约有2400年建城史,在春秋战国时期始建城,属楚国。因屈原和贾谊的影响而被称为“屈贾之乡”。长沙又称“楚汉名城”,马王堆汉墓和走马楼简牍等重要文物的出土反映其深厚的楚文化以及湖湘文化底蕴,位于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为湖南文化教育的象征。历史上涌现众多名人,留下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湖南城市地名古今对照(从湘A到湘U湖南各地市名称由来及历史沿革简要)(2)

长沙之名始于周初,《逸周书·王会解》载,成王时诸侯所献方物,有“长沙鳖”。应劭《汉官仪》谓秦郡长沙系因袭旧名。《通典》谓“有万里沙祠,故名”。张谓《长沙风土碑铭并序》称长沙以星得名。《元和郡县志》、《遁甲记》有“沙乡”、“沙土之地”之说。战国为楚南重镇长沙邑。秦置长沙郡,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长沙国,东汉初恢复长沙郡。西晋置湘州,治临湘县,辖长沙郡,隋开皇九年(589年)改湘州为潭州,废郡,改临湘县为长沙县。大业三年(607年)废潭州,复为长沙郡,五代楚王马殷置长沙府,为楚都。北宋置荆湖南路,治潭州,明洪武五年(1372年)置长沙府。清康熙三年(1664年)置湖南布政使司,从此成为湖南省会。1913年废长沙府,复置长沙县,1922年直属省。1933年置长沙市,属省直辖。1938年11月“文夕”大火后,长沙市暂时并入长沙县,至1942年恢复市建制。1949年8月长沙解放,为湖南省辖市,为湖南省省会。

湘B:株洲市

株洲,古称“建宁”,湖南省地级市。位于长沙市东南部,湘江下游,东接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永新县及井冈山市,南连省内衡阳、郴州二市,西接湘潭市,北与长沙市毗邻。株洲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是中国老工业基地,长株潭城市群三大核心之一,株洲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1.96%,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08%,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位于炎陵县东北部的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8.75%,具有“亚洲第一天然氧吧”之称。

湖南城市地名古今对照(从湘A到湘U湖南各地市名称由来及历史沿革简要)(3)

株洲古称建宁,后又名槠洲,最早见于南宋人文集。“株”字可能取自株田之“株”。株洲、株田相距数里,五代时株田已较著名。“洲”字取自古人以湘水两岸为 洲之“洲”。联缀而成地名。一说因地多槠木,且“槠”、“株”同音,故又名“槠洲”。自南宋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正式定名株洲后,株洲之名沿用至今。1951年置株洲市(县级),属长沙专区。1952年属湘潭专区。1956年升为地级市,为湖南省辖市。

湘C:湘潭市

湘潭,湖南省辖地级市,简称潭,因盛产湘莲而别称“莲城”,又称“潭城”。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成员、长株潭城市群三大核心之一。湘潭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国红色文化的摇篮,有“小南京”、“金湘潭”的美誉。“湘中灵秀千秋水,天下英雄一郡多”,湘潭伟人、巨匠灿若星辰——蜀汉名相蒋琬,晚清重臣曾国藩,文化名人齐白石,一代领袖毛泽东、开国元勋彭德怀、著名将领黄公略、开国大将陈赓、谭政等都诞生于此。

湖南城市地名古今对照(从湘A到湘U湖南各地市名称由来及历史沿革简要)(4)

“湘潭”之名来源于它的地理特征。一说为此地因处湘江之曲而多“潭”乃得名“湘潭”,另一说则更广为接受,即得名于昭山下湘江中的湘州潭,即昭潭,此潭实际为湘江中较深的一段,但因为传说中与周昭王的联系而颇为有名,以至于作为一个主要地理特征自唐朝起赋名其所在的地域为湘潭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湘潭县为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湘潭州降为县,五年属长沙府。1914年置湘江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属长沙专区,1950年1月,以湘潭县城关区置湘潭市,属湘潭县;同年4月撤市复为城关区,8月析置县级市,1952年置湘潭专区(1968年改地区),1980年升为地级市,为湖南省辖市。

湘D:衡阳市

衡阳,湖南省地级市,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位于湖南省中南部,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栖息于市区回雁峰,而雅称“雁城”。衡阳是中南地区重要工业城市,被定位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及全国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衡阳历史悠久 、山水优美,以石鼓书院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与以南岳衡山为代表的自然景观遍布,同时衡阳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衡阳会战的悲壮也使之得到了“中国抗战纪念城”的称号。

湖南城市地名古今对照(从湘A到湘U湖南各地市名称由来及历史沿革简要)(5)

隋开皇九年(589年)置衡阳县,以地处南岳衡山之阳得名,《舆地纪胜》衡州:“衡阳自隋始为州,以其居衡山之阳,故名。并置衡州,州、县同治。大业三年(607年)改衡州置衡山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为衡州。元为衡州路治。明、清为衡州府治。1912年废府置衡阳县。1914年为衡阳道治,1922年直属省。1943年置衡阳市,归湖南省辖。1949年置衡阳专区,1968年为衡阳地区,1980年升为地级市,为湖南省辖市。

湘E:邵阳市

邵阳,史称"宝庆"。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南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是一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邵阳历史悠久,名传潇湘。境内早在商代即有臣民入居,西汉初置县,历经昭陵、邵陵、邵阳、敏州、邵州、宝庆,最后定名为邵阳,至今已有2500多年。清代,宝庆府城资江绕郭,邵水穿城,环城墙炮台林立,加之山环水复,攻之不易,留下“铁打的宝庆”美名。

湖南城市地名古今对照(从湘A到湘U湖南各地市名称由来及历史沿革简要)(6)

隋置邵阳县。《元和郡县志》邵阳县:“在邵水之阳,故名。”唐为邵州。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为宝庆府。至明、清因之。1913年裁宝庆府改宝庆县。1914年为湘江道和辰沅道地,1922年直属省。1926年复改邵阳县。1949年为邵阳专区,1950年由邵阳县析置邵阳市,属邵阳专区。1953年邵阳市改为县级市,由邵阳专区领导。1968年属邵阳地区。1977年邵阳市升为地级市,为湖南省辖市。

湘F:岳阳市

岳阳古称巴陵、又名岳州,湖南省地级市、第二大经济体,省域副中心城市,位于江南洞庭湖之滨,依长江、纳三湘四水,江湖交汇。建城始于公元前505年,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岳阳人文深厚、风景秀丽,集名山、名水、名楼、名人、名文于一体,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始源地之一,亦是海内外闻名的旅游胜地。

湖南城市地名古今对照(从湘A到湘U湖南各地市名称由来及历史沿革简要)(7)

岳阳之名始于梁,设岳阳郡,《舆地纪胜》谓幕阜山,亦称天岳,地居其阳,故名岳阳。秦、汉属长洲郡(国)。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置巴陵县。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年)置巴陵郡,郡、县同治。南朝梁置巴州。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巴州为岳州。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改置岳州府,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称岳州,十四年复为岳州府。此后至清不变。1912年裁县入府,1913年裁府改县,并更名岳阳。1914年属湘江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长沙专区驻此,旋迁出。1952年改属湘潭专区,1961年曾析岳阳县城关镇置岳阳市(县级),1962年撤销。1964年为岳阳专区驻地。1975年复置岳阳市,1981年岳阳县并入岳阳市。1983年升为地级市,为湖南省辖市。

湘G:张家界市

张家界,原名“大庸市”,湖南省地级市。位于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属武陵山区腹地。张家界因旅游建市,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是湘鄂渝黔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和中心区域。1982年9月,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1988年,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被列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等三大景区构成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湖南城市地名古今对照(从湘A到湘U湖南各地市名称由来及历史沿革简要)(8)

张家界市由原地级大庸市改置,清代道光版《永定县志》载:“无事溪发源于张家界。”民国版《慈利县志》载:“索溪上源于张家界。”此处张家界,指的是今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一带。张家界之名,最早见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张氏族谱》序言。序言的作者叫张再昌,是永定卫大庸所指挥使张万聪的第6代孙。明弘治年间(1488-1506年),朝廷见张万聪镇守有功,将今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一带“山林之地”作为封地赏赐给他。明崇祯三年(1630年),张万聪的第6代孙张再弘被赐团官,且设衙署于此。这一带成为张氏世袭领地,被叫成了“张家界”。另一种说法是:相传西汉留侯张良当年在此隐居,终老后葬在水绕四门,因此很早的时候这里就叫张家界了。1958年,这里建立国营林场,因场址设在张家界农业社,林场即取名张家界。1982年,建立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村由公园代管。鉴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自海内外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为湖南省辖地级市。

湘H:益阳市

益阳,别名"银城"、"丽都","羽毛球之乡",为湖南省地级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南岸的洞庭湖南岸,北近长江,同湖北省石首县抵界,西和西南与本省常德市、怀化市接壤,南与娄底市毗邻,东和东南紧靠岳阳市和省会长沙市从地图上看,像一头翘首东望、伏地待跃的雄狮,威踞于湖南省中北部。是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核心城市之一,也是长株潭3 5城市群之一,自古是江南富饶的"鱼米之乡"。

湖南城市地名古今对照(从湘A到湘U湖南各地市名称由来及历史沿革简要)(9)

西汉置益阳县,治今益阳市东。《汉书·地理志》:益阳县“应劭曰,在益水之阳”。元升益阳县为州。明为长沙、常德、岳州府地,益阳州降为县。清为长沙、常德府及南洲直隶厅地。1914年属湘江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设益阳专区,1950年置益阳市(县级)。1952年撤销益阳专区,1962年复设益阳专区,1968年改为益阳地区。1994年撤销益阳地区改设地级益阳市,为湖南省辖市。

湘J:常德市

常德,古称"武陵",别名"柳城",是湖南省省辖市,湖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核心城市之一,也是长株潭3 5城市群之一。位于湖南北部,江南洞庭湖西侧,武陵山下,史称"川黔咽喉,云贵门户",是一座拥有二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湘西北铁路枢纽城市。历史故事“刘海砍樵”、“孟姜女哭长城”以及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等浪漫主义情结贯穿常德城二千多年的历史,开创了常德独有的“善德文化”。

湖南城市地名古今对照(从湘A到湘U湖南各地市名称由来及历史沿革简要)(10)

常德之名始于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取《老子》“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和《诗经·常武》“有常德以立武事”,置常德军,其义为上行德政,下安本分,谓之常德。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升为常德府,治武陵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常德路。明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仍改为府。清置常德府,雍正七年(1729年)升为直隶州,1913年改武陵县为常德县,1916年属湘江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置常澧专区。1950年以常德县城区设立常德市(县级),常澧专区改称常德专区。1968年常德专区改名常德地区。1988年撤销常德地区,置地级常德市,为湖南省直辖。

湘K:娄底市

娄底市,湖南省地级市,位于湖南的地理几何中心,是南北通达、东西连贯的要衢,是环长株潭城市群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市。娄底文化厚重,人杰地灵。是被后世尊为“战神”的中华民族三大始祖之一蚩尤的故里,是湖湘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境内山清水秀洞奇,自然人文景观竞相辉映,是湘中独具特色的新兴旅游目的地。

湖南城市地名古今对照(从湘A到湘U湖南各地市名称由来及历史沿革简要)(11)

“娄底”一名,最早始于宋代,清康熙十二年的《湘乡县志》记载:宋熙宁间,灰箕铺(今清潭村)临涟水河一带建半边街商埠,逐渐形成集镇,并初具规模,称楼底市。之后,其名几经变迁,由楼底---娄底---娄氐,最后又恢复为娄底。对其名称的来由,产生了多种说法,最为常见的,为星宿说,因相传是天上28个星宿中的“娄星”和“氐星”交相辉映之处而得名。旧属湘阴县,清置巡司于此。1960年始于此置娄底市。属邵阳专区,1968年属邵阳地区。1977年析邵阳地区北部置涟源地区,地区行政公署驻蓝田镇。1978年地区行政公署迁娄底镇,1980年娄底镇改娄底市(县级)。1982年底涟源地区改名为娄底地区。1999年撤销娄底地区和县级娄底市,改设地级娄底市,为湖南省直辖。

湘L:郴州市

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交错、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流的地带。“北瞻衡岳之秀,南峙五岭之冲”,自古以来为中原通往华南沿海的“咽喉”。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人文毓秀之所”。东接江西赣州,南邻广东韶关,西接湖南永州,北连湖南衡阳、株洲,素称湖南的“南大门”。郴州历史悠久,是古代炎帝部落苍梧越的聚集地,秦末汉初楚义帝熊心的都城,其水系分别注入珠江,赣江,湘江,有天下上游之称。郴商自古往来商贾于湘赣粤桂之间,勤劳刻苦,诚信可靠,人称水上骡子 。

湖南城市地名古今对照(从湘A到湘U湖南各地市名称由来及历史沿革简要)(12)

​“郴”字独属郴州,秦代置郴县,为篆体“郴”,由林、邑二字合成,意谓“林中之城”。“郴”字见之于史传,是汉代司马迁所写《史记》,其中记载(项羽)“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隋开皇中改桂阳郡为郴州,元至元十四年改郴州置郴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郴州路置郴州府;九年改为郴州直隶州,1913年废州改郴县。1914年属衡阳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设郴县专区,1951年设为郴州专区。1952年废入湘南行政区,1954年复设郴县专区。1960年析郴县城置郴州市(县级),改郴县专区为郴州专区。1968年为郴州地区。1994年郴州地区撤销,改设地级郴州市,为湖南省辖市。

湘M:永州市

永州,是湖南省地级市,位于湖南省南部,潇、湘二水汇合处,故雅称“潇湘”,地势三面环山、地貌复杂多样。永州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永州境内通过湘江北上可抵长江,南下经灵渠可通珠江水系,自古代便是重要的交通要塞,是湖南通往广西、海南、粤西及西南各地的门户。此外,永州还是怀素、黄盖、周敦颐、李达、陶铸等历史名人的故乡。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被被贬至永州时,留下了《永州八记》,在文学史上影响重大。

湖南城市地名古今对照(从湘A到湘U湖南各地市名称由来及历史沿革简要)(13)

永州在隋朝以前称零陵。《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隋文帝统一中国后,按“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废除州、郡、县制,实行州、县制。因郡西南有“永山永水”,将零陵郡改置,改泉陵县为零陵县。永州、零陵成为一地二名。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永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设永州府。1913年废府为零陵县。1914年属衡阳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设永州专区,1950年改为零陵专区。1952年并入湘南行政区。1954年撤销湘南行政区,为衡阳专区和郴州专区。1962年复置零陵专区,1968年为零陵地区。1982年设立永州市(县级),1995年撤销零陵地区和县级永州、冷水滩二区,设立地级永州市,为湖南省辖市。

湘N:怀化市

怀化,古称五溪,湖南省地级市,位于湖南西部偏南,自古以来就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是中国中东部地区通往大西南的“桥头堡”。怀化是“多民族文化村”,少数民族占总人口40%。长期以来,侗、苗、瑶、土家等50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浓郁多彩的民俗文化。怀化生态环境优良。地处湘中丘陵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8.7%,是全国9大生态良好区域之一,被誉为一座“会呼吸的城市”。

湖南城市地名古今对照(从湘A到湘U湖南各地市名称由来及历史沿革简要)(14)

宋代以“怀柔归化”之意设怀化砦,怀化之名由此得来。1942年置怀化县,1982年版《湖南省志》怀化县:“县治设在怀化驿,因以名县。”1949年改置沅陵、会同专区,属湘西行政区。1952年改置芷江专区,旋改名黔阳专区。1968年改为黔阳地区。1979年怀化县城析设怀化市(县级),1981年改为怀化地区。1982年怀化县并入怀化市(县级)。1997年撤销怀化地区和县级怀化市,改设地级怀化市,为湖南省辖市。

湘U: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处。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先行先试地区,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省湘西地区开发重点地区和扶贫攻坚主战场。湘西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老司城、里耶古城及1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涌现了熊希龄、沈从文、黄永玉、宋祖英等一批政治文化名人。湘西是武陵山区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拥有2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土家族、苗族都有各自独特的语言、习俗、服饰、建筑、音乐、舞蹈。湘西有神奇的山水风光,是 “中国十佳魅力城市”和“最佳旅游去处”。

湖南城市地名古今对照(从湘A到湘U湖南各地市名称由来及历史沿革简要)(15)

因地处湖南省西部、境内土家、苗、侗、瑶等族聚居而得名,1952年8月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湖南省直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