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全面、实用性强,学了就能用的方法。

•可浅可深,有8个课时的讲解与演练的课程。

让亲子关系更和谐,让孩子和您更贴心

亲子沟通的说话技巧 亲子沟通有技巧(1)

总结回顾前面学过的内容:

(1)三大冲突影响亲子关系

(2)什么是行为及其与评价的区别;

(3)根据孩子的行为给父母的感觉来分,有可接受行为与不可接受行为;

(4)要解决冲突,需要界定问题的归属,即谁有问题。

(5)亲子关系的状态:孩子有问题;父母有问题;双方都没问题‘双方都有问题。

(6)孩子有问题,沟通的误区是12个绊脚石;正确解决的技巧:积极倾听,反馈信息 标明感受。大家不知道回去都有没有尝试一下?

积极倾听的三个前提:1、真诚(发自内心的)2、接纳(接纳孩子的思考模式,感受),3、同理心(了解孩子想法)

亲子沟通的说话技巧 亲子沟通有技巧(2)

一、亲子沟通中的无效方式:你信息

“你信息”是指父母与孩子尝试沟通时,发出不被孩子所接受的“你信息”导致沟通失败的方式。特点都是以“你”字开头,或者会有“你”字,以“你”为导向。

仔细看看这十二种绊脚石每一种都包含了很多“你”,当然有的不是那么明显。

你停止这么做。

你不该那么做。

你别再……

你为什么那么做?

你真不听话。

你为什么不表现得好一些?

你信息里包含两类型,一是解决问题方法信息和贬低信息

发送解决问题信息:指父母对正在处于问题区的孩子,交流中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例:命令:你先去写作业,写完作业再玩拼图

威胁:你再纠缠下去,妈妈可真的要生气了,再不去看书,明天你就别想出去玩

说教:你不应该这样玩,应该这样,

解决方法的信息:长期会导致孩子的防范、抗拒、敌视,孩子会感觉到受压制,没有面子,变得没有责任感,长大后会屈从别人,希望别人给他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贬低性质的信息:指父母对孩子说出损害人格,自尊的语言。

不良后果:长期会导致孩子会感到无能,不被人接受,自己笨,没尊严,没价值,变得自私、懒惰、不体贴人。

当孩子的行为影响到父母,让父母情绪有问题的时候,父母用怎么样的方式 进行沟通才能让孩子改变自己的行为?在亲子沟通上有一种非常有效,非常人性的方法,叫我信息

亲子沟通的说话技巧 亲子沟通有技巧(3)

正确方法----我信息

我信息格式:不可接受行为 感受 具体影响

我信息构成主要包括三部分:

1、对不可接受行为的描述。各位家长要注意,我们是描述孩子的行为,具体的行为,不是对孩子进行评价,比如刚才那个练习,我们怎么样描述孩子的行为?“你把电视声音开得很大”这个就是描述孩子的行为,不加任何评价。

2、父母的感受(或父母体验到的感觉)。直接诚实的告诉孩子他的那些不可接受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了哪些不愉快的感受,孩子这样的行为你心里什么感觉“我的心里很烦”

3、这样的行为对父母造成的切实具体的影响。要让孩子知道他的行为给父母带来了哪些具体影响,比如:我和阿姨说话都听不清楚了。

能告知孩子,他做出的不为你接受的行为,让你有什么感觉,对你有什么影响。这类信息叫“我信息。”

你信息更多的是批评,评价孩子,我信息则是强调父母的感受

如果不告诉孩子他的行为给父母带来了具体的困扰,就引不起他的情感共鸣,他就不认为有必要改变自己的行为。

我相信有家长会疑惑,我这样说孩子就不烦我了吗?孩子一定会停止这种不可接受的行为了吗?我不敢说一定,但我相信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孩子会配合,会停止他们的行为,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那就是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得到父母的认可,肯定,希望自己的行为能让父母带来快乐,在这个心理基础上,每个孩子都有一个重要的需求,那就是对责任感的需求,孩子们会愿意改变自己的行为满足父母的需求,让父母生活得愉快,这样他自己也很有成就感,只是我们父母不了 孩子的这些心理特征,很少给孩子这样机会,经常用权威式教育方式,忽略孩子的感受,强迫孩子改变,就会事得其反,导致孩子反抗,不配合

亲子沟通的说话技巧 亲子沟通有技巧(4)

{!-- PGC_COLUMN --}

父母的问题怎么办:我信息技巧

1、情景模拟(大家看一下,一分钟后回答)

情境模拟(1)

工作了一整天,回到家里你非常疲惫,需要坐 下来休息一会儿。你想利用这个时间看看晚间新闻。但是,你5岁大的孩子却缠着你,要你跟他玩,他一直拉着你的胳膊,爬到你的腿上,不让你看电视。这时跟孩子玩是你最不想干的事。

这时候,你对孩子说怎么说?(注意,不要掩饰自己,按照你平时跟孩子说话的方式,把你对孩子说的话说出来)

情境模拟(2)

周日,你的朋友来你家作客,你的朋友见到你10岁的儿子非常喜欢,但你儿子看到你朋友后却躲到他的房间不愿出来。你很想让孩子和你朋友打招呼,但孩子就是不愿意,让你很没有面子。

这时,你走进孩子房间,对孩子说怎么说。

情境模拟(3)

你有一个女儿,上五年级了。放学之后不是忙着去做作业,而是直奔电视,一集又一集地看电视。你好不容易让她去做作业,她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吃东西、一会儿又去厕所,做作业磨磨蹭蹭,做到很晚都做不完。

看到女儿这种情景,你走过去,对女儿说怎么说?

我们通过类似问题对25万名父母进行测试,发现,父母对孩子难以接受的行为时,他们的反应方式几乎毫不例外地属于绊脚石类型包含了很多“你信息”的存在

我信息的应用技巧:分段进行练习

说全或清晰的表达我信息的三要素:行为,影响,感受,六个字

我信息要表达真实,恰当。要强烈到对孩子有所影响,才会奏效。

例:孩子帮妈妈洗碗,不小心打破了碗,妈妈对孩子的毛手毛脚有点不满,却说:你打破了碗,我真被你气S了。孩子会感觉到委屈,觉得自己又不是故意的,因而会产生逆反心理。如果妈妈说:你打破了碗,我心里有点心疼,我最喜欢这个碗了,下次要小心点好吗?效果是不是好得多。

描述行为练习

行为就是孩子所做的事情 或所说的话;描述而不是判断,不对孩子的行为下判断。具体、简洁、平静

如: 你把电视的声音开得很大。

(练习)孩子早上说好一放学就回家,可是放学后一个多小时了,孩子还没有回家,并且也没有给家出门时里打电话。

父母的感受:感受的觉察与表达活动

自己内心的感受:生气、害怕;担心、尴尬;愤怒、烦躁 伤心、失望;沮丧、无奈等等。

让孩子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如:我的心理很烦

c:孩子坐在椅子上,一只脚翘在桌子上。

p:我看到你……,我感觉到……

C:妈妈,这次又考了个倒第一,

p:听了你的话,我感觉……

C:妈妈,老师让你到学校去一趟,我不小心把小明的头打破了。

p:听了你的话,我感觉……

C:妈妈,我决定要把头发染成红色的,还要做成爆炸式的。

p:听了你的话,我感觉……

影响:

孩子的行为对父母造成的具体切实的 影响。 比如:让你多花钱、多花时间、多费精力或给你带来不方便等。(无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身体受到伤 害、疲劳、痛苦)。

如:晚上八点多,爸爸在赶一篇文章,可电视吵得他无法注意力集中,女儿在看电视,声音开得很大,父亲:小菲,你把电视开得很响,让我很生气,你的表现让我很不满意!爸爸这么说有问题吗?行为有没有,有,感受有没有,有,影响有没有?没有,只表达了评价。

表达我信息练习

1、妈妈带五岁女儿芳芳到服装店买新衣服。妈妈拿了件衣服想让芳芳试试合身不合身。芳芳不愿意妈妈在自己身上试衣服。假如你是芳芳妈妈,尝试用我信息与女儿沟通。

2、孩子早上出门时,说好一放学就回家,可是放学后一个多小时了,孩子还没有回家,并且也没有往家里打电话。

若你是家长,请尝试用我信息与孩子沟通。

3、周日,你的朋友到你家来做客,在你们谈话的过程中,你8岁的孩子在旁边无所顾忌地大声吵闹,让你和朋友的谈话无法进行。若你是家长,请尝试用我信息与孩子沟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