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电子产品风险提示

六一儿童节,可以说是每个孩子

每年都心心念念的幸运日

因为这一天意味着

许多的小礼物

不少家长在选择小礼物时

会考虑近年来兴起的儿童电子产品

像点读笔、智能手表、平板等等

然而,这些你亲手挑选的礼物

又存在哪些风险?

该如何避免?

为此小编特意准备了

电子产品5大风险提示

快来mark下吧

风险提示1:电池爆炸风险

近年电子产品爆炸事件频发,其中,主要的问题集中的电池上。从近几年的儿童电子产品电池爆炸案例来看,点读笔、智能手表都曾经发生过爆炸,造成了无可挽回的伤害。

教孩子正确对待电子产品(亲手送孩子的电子产品竟暗藏危机)(1)

建议

  1. 采购儿童电子产品时,从正规渠道购买合格产品。合格产品会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进行电池安全测试。
  2. 不同的电子产品对电池的要求不同,购买儿童电子产品之前一定充分沟通并了解产品的电池使用建议,使用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警示,避免因为电池使用不规范引起的风险。
  3. 避免产品不当使用,比如进水充电、过充、无电强制使用等都可能引起爆炸。

购买高质量品牌产品!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能大大降低安全风险!

风险提示2:电池吞咽风险

今年3月,山东一位一岁半的小朋友玩耍时把一节7号电池放进了嘴里,发生爆炸,孩子消化道严重损伤。根据媒体报道,全国曾发生多起幼儿因啃咬电池发生爆炸的事件,对孩子和家庭造成了无法抹去的伤痛。

根据今年3月份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开展的儿童电子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结果显示,监测采集的样品中20%电动玩具存在电池吞咽风险,相关产品电池盒无任何安全设计,在不使用硬币、螺丝刀或其他家用工具的情况下,可触及电池箱盖内的电池(该电池是指符合小零件试验器的电池)。抽样产品包括电动飞机,电动风扇、机器人、声光动漫玩具、健身垫等儿童电子产品。

教孩子正确对待电子产品(亲手送孩子的电子产品竟暗藏危机)(2)

建议

  1. 到商场、玩具店等正规渠道选购儿童电子产品。购买时应仔细查看电池盒盖是否装有锁紧装置,并且牢固有效,确认电池盒盖在不使用硬币、螺丝刀或其他家用工具的情况下无法打开,防止儿童接触内部电池,降低儿童意外伤害风险。
  2. 日常生活中,加强安全意识,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同时将电池等危险物品放置在婴幼儿够不到的地方。
风险提示3:电子屏视力危害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2018年发布数据,我国近视人数已超过4.5亿,其中近视高发年龄段为青少年阶段。数据显示,我国大中小学生近视比例为:小学生45.7%,初中生74.4%,高中生83.3%,大学生则高达87.7%,我国近视患病人数已居世界首位。预计到2020年,我国近视总人数将达到7亿,约占总人口的49%。

教孩子正确对待电子产品(亲手送孩子的电子产品竟暗藏危机)(3)

建议

根据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位联合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有意识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2岁以下幼儿不要接触任何电子屏幕,2-5岁儿童每天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不宜超过一小时。

根据国家卫健委近期发布的《儿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近视预防指引》,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电子产品使用增多、户外活动减少,增加了近视发生和进展的风险。线上学习期间近视预防,应该要做到:

  1. 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要求。线上学习时间,小学生每天不超过2.5小时,每次不超过20分钟;中学生每天不超过4小时,每次不超过30分钟。减少线上学习外的视屏时间,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
  2. 电子产品选择尽可能选择大屏幕电子产品,优先次序为投影仪、电视、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应选择屏幕分辨率高、清晰度适合的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时,调节亮度至眼睛感觉舒适,不要过亮或过暗。
  3. 电子产品的摆放电子产品摆放应避开窗户和灯光的直射,屏幕侧对窗户,防止屏幕反光刺激眼睛;使用投影仪时,观看距离应在3米以上;使用电视时,观看距离应在屏幕对角线距离的4倍以上;使用电脑时,观看距离应在50厘米(约一臂长)以上;此外,电子产品(如电脑)摆放时,应保证其屏幕上端与眼水平视线平齐。
风险提示4:网络安全

5月13日,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联合发布的《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未成年网民(6-18岁)规模为1.75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1%。网络安全、不良信息、网络暴力等是未成年人上网遇到的主要问题。

《报告》调查显示,46%的未成年曾在上网过程中遭遇过各类不良信息。其中炫富类信息达到23.5%,淫秽色情、血腥暴力、自杀自残消极思想内容占比均超过15%;未成年人在网上遭到讽刺或谩骂的比例为42.3%

根据2019年8月,北京市一中院发布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创新发展白皮书(2009-2019)》, 7成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与近6成的未成年人被害刑事案件都存在未成年人不正常接触网络不良信息的问题。大量网络载体、电子游戏中的色情、暴力、赌博等不良内容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教孩子正确对待电子产品(亲手送孩子的电子产品竟暗藏危机)(4)

建议

未成年人触网已经相当普及,学龄前触网比例显著提升,互联网成为未成年人认识世界、日常学习、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因此“禁网”和单纯的限制难以达到效果。家长应该加强孩子的网络素养教育,除了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最重要的帮助孩子树立一个正面对面网络的态度,教会孩子必备的网络安全知识、网络防沉迷知识和信息甄别能力,健康上网。

风险提示5:儿童个人信息泄漏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各种网络应用遍地开花,学校以及各类活动的参与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随时提交孩子的个人信息,带来了儿童个人信息安全隐患。

2019年10月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正式实施,作为我国第一部针对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的专门立法,在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出台之前发布意义重大。《规定》要求网络运营者收集、存储、使用、转移、披露儿童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正当必要、知情同意、目的明确、安全保障、依法利用的原则,不能过度收集儿童信息,而且保证收集信息的安全。网络运营者委托第三方处理儿童个人信息也做了明确规定,包括安全评估、签署协议而且要明确告知处理的期限、性质、目的等。《规定》而且明确了儿童个人信息使用的最小授权原则,严格设定信息访问权限,控制儿童个人信息知悉范围。

教孩子正确对待电子产品(亲手送孩子的电子产品竟暗藏危机)(5)

建议

建议家长关注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充分重视儿童个人信息保护。

  1. 重视儿童个人信息安全,不要轻易对外提供儿童个人信息,特别是儿童身份信息,不提供与服务无关的信息。
  2. 关注网络运营者对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转移、披露、和保护等规定,必要时主张相关权利。

儿童电子产品安全风险可能远不止上面提到的五点,即便是上面五点提到的也可能会有不同的风险层面。对家长来说,最重要的是提高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多一些防护,多一份责任心,风险就会少一点。

最后,为大家带来2019年7月9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中的家庭和个人行动目标:

个人目标:

教孩子正确对待电子产品(亲手送孩子的电子产品竟暗藏危机)(6)

  1. 科学运动。保证充足的体育活动,减少久坐和视屏(观看电视,使用电脑、手机等)时间。课间休息,要离开座位适量活动。每天累计至少1小时中等强度及以上的运动,培养终身运动的习惯。
  2. 注意用眼卫生。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用眼习惯。保持正确读写姿势。握笔的指尖离笔尖一寸、胸部离桌子一拳,书本离眼一尺,保持读写坐姿端正。读写要在采光良好、照明充足的环境中进行。白天学习时,充分利用自然光线照明,避免光线直射在桌面上。晚上学习时,同时打开台灯和房间大灯。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自觉减少电子屏幕产品使用。避免不良用眼行为,不在走路、吃饭、躺卧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下看书或使用电子屏幕产品。自我感觉视力发生明显变化时,及时告知家长和教师,尽早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和治疗。
  3. 保持健康体重。学会选择食物和合理搭配食物的生活技能。每天吃早餐,合理选择零食,在两餐之间可选择适量水果、坚果或酸奶等食物作为零食。足量饮水,首选白开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自我监测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及早发现、科学判断是否出现超重、肥胖等健康问题。
  4. 了解传染病防控知识,增强体质,预防传染病,特别是预防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5. 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促进心理健康。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了解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影响,掌握调控情绪的基本方法。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学会积极暗示,适当宣泄,可以通过深呼吸或找朋友倾诉、写日记、画画、踢球等方式,将心中郁积的不良情绪如痛苦、委屈、愤怒等发泄出去,可向父母、老师、朋友等寻求帮助,还可主动接受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等)。
  6. 合理、安全使用网络,增强对互联网信息的辨别力,主动控制上网时间,抵制网络成瘾。
  7. 保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科学用耳、注意保护听力。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每次刷牙不少于2分钟。发生龋齿及时提醒家长陪同就医。不吸烟,拒吸二手烟,帮助家长戒烟。增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掌握伤害防范的知识与技能,预防交通伤害、校园暴力伤害、溺水、性骚扰性侵害等。远离不安全性行为。不以任何理由尝试毒品。
家庭目标:

教孩子正确对待电子产品(亲手送孩子的电子产品竟暗藏危机)(7)

  1. 通过亲子读书、参与讲座等多种方式给予孩子健康知识,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孩子形成良好健康行为,合理饮食,规律作息,每天锻炼。
  2. 注重教养方式方法,既不溺爱孩子,也不粗暴对待孩子。做孩子的倾听者,帮助孩子正确面对问题、处理问题,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3. 保障孩子睡眠时间,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生8个小时,减少孩子近距离用眼和看电子屏幕时间。
  4. 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确保孩子每天在校外接触自然光的时间达到1小时以上。鼓励支持孩子参加校外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寒暑假体育作业,使其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孩子养成终身锻炼习惯。
  5. 建议家长陪伴孩子时尽量减少使用电子屏幕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屏幕产品,非学习目的的电子屏幕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建议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屏幕产品的时间应越短。
  6. 切实减轻孩子家庭和校外学业负担,不要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建议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
  7. 保障营养质量。鼓励孩子不挑食、不偏食,根据孩子身体发育情况均衡膳食,避免高糖、高盐、高油等食品的摄入。
  8. 随时关注孩子健康状况,发现孩子出现疾病早期征象时,及时咨询专业人员或带其到医疗机构检查。  

教孩子正确对待电子产品(亲手送孩子的电子产品竟暗藏危机)(8)

祝所有的小朋友健康成长!六一儿童节快乐!

教孩子正确对待电子产品(亲手送孩子的电子产品竟暗藏危机)(9)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