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奇怪不奇怪的油小花

李安最感谢的人(李安这句话我给100分)(1)

今天比较困惑写什么,闺蜜说,“你写书评吧,写的有深度会招人喜欢。”

“我不爱看书。”

“那你写影评,你不是看了林恩战事嘛。”

“好看!”

“再说点。”

“非常好看!”

“要说更多。”

“这是今年我看过最好的电影,简单到非常复杂单薄到非常丰厚,让人无法说清又泪洒当场,说的是人的孤独,庞大的命运,李安真是当下最伟大的华人导演,价值观甩内地那些热衷撕叉的导演几十条街,刘蓉说:希望李安能活一百岁,能为人类多拍几部电影!这也是我的最大的心声。”

“保持这个姿势,我给你转发”

“这是我抄的”

真正的艺术家是特立独行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其实是李安的一次冒险:要么歌颂爱国,歌颂牺牲奉献和大美国,他没有;要么提倡反战,歌颂人权和自由,他也没有。不左,也不右,他有自己的立场,把自己置于一个孤立之地。恰是这个结尾我很欣赏,这世上没有非黑即白的事情,却有那么多非黑即白的判断。你跟着这个人物,走了这么一趟,你站在他的鞋子里,最后你认同他的选择,就够了。哪个小人物的选择是基于立场先行?不,他只是选择了一份他属于的生活。

以上也是我抄的,因为太喜欢这部电影,所以很怕写不出这部电影的优秀,决定放弃写影评,而且我怕忍不住剧透男主最后选择回到伊拉克,所以今天不聊电影,我们只聊李安。


李安前段时间接受鲁豫采访谈到家庭和婚姻,说了这些话。

他说即使你做了别人的老公和父亲,也不意味因为这个身份就可以获得老婆和子女的尊重,这些尊重是互相的,需要努力经营的,需要自己不倦怠的为家庭付出的。这些话真是听的如沐春风,非常温柔有心,儒雅自律,仿佛看到他的后背闪闪发光。

这句话,我要给李安100分。

只要提及李安,就会有很多人端出李太太养李安八年的鸡汤,教育女人要不离不弃,他们也是未来的李安。其实人家不是你这样好吃懒做的。很多人并不知道,李安当时在美国家里包揽了所有家务,买菜做饭带孩子,每天傍晚做完晚饭,就和儿子兴奋的等待“英勇的猎人妈妈带着猎物回家”。且不说在美国,你知道在中国带孩子的保姆每个月多少钱吗?如果还是纽约大学导演系毕业的保姆。你知道一天三顿饭从买菜到上桌要多少时间吗?你知道教育孩子要花费多少精力吗?

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不是所有人都能照顾好家庭。

我曾经问过男朋友,如果我们生了孩子之后,必须需要一个人带孩子做家务,在我的工作薪酬远高于你的前提下,你愿意在家做家务照顾小孩吗?他没有思考的说,可以呀。我特别喜欢他给我的答案和态度,虽然我的薪酬远没有他的多。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价值,人生没有统一的生活方式,按部就班的生子养娃也只是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而已。作为一个平权主义者,我向来反对性别定位,带孩子这件事不分男女,女人带孩子不是天生的责任,同样全职爸爸也不应该承担“没用”的污名。

这都是性别偏见。

事实证明,全职爸爸照顾小孩会有非常多的好处,比如像李安这样聪明、儒雅、尊重女人的男人,他们一定会把孩子教育的很好。所以在孩子的教育上,如果我是李太太,且可以承担家庭的经济问题,我也愿意让自己的子女的被一个充满智慧的男人抚养长大。我不知道他们的夫妻关系如何,或许李太太感到非常踏实,这同样是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呀。

李安最感谢的人(李安这句话我给100分)(2)

养你这个词我给负分。

我一直不太喜欢养这个字,两个人自愿组成一个家庭,男主外还是女主外都应该是双方沟通的结果,谁挣钱,谁做家务,每个人都付出了自己的价值,都是这个家的主人。如果男人挣钱,女人做全职主妇,你们要知道家里的每一分钱都是属于两个人的。操持家务并不低人一等,它同样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不存在家庭主妇被男人养。这是婚姻的权益,不是单单是说经济能力,而是意识形态的问题,找老公一定是找最亲密的爱人、伙伴和亲人,不是找老板啊同学们。

而且说真的,我见过很多家庭主妇,就老公那点儿工资,根本不能称为养家,完全是捱,日,子!

最后一句话送给为家庭操劳的男人和女人们,你们都是英雄,都应该去看《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