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一般是指一个人的比较稳定的和持续的精神活动模式或行为模式,常与性格、个性等词混用。人格障碍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

对几种人格障碍的理解(什么是人格障碍)(1)

人格障碍的临床现象类型

1、偏执型人格障碍--特征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点是敏感多疑,容易与人产生对立。主要表现是对别人有一种普遍的、无法理解的多疑倾向,认为别人总是在贬低或威胁自己,对自己不公平、不信任或不忠实,因而自己也不相信别人,而且容易因为觉得自己吃了亏而激怒。因为多疑,所以不易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自己的家人在内。

这种人格实际并不少见,但其发生率很难调查,据国外报道,男性多于女性。

对几种人格障碍的理解(什么是人格障碍)(2)

2、分裂样人格障碍--特征

分裂样人格障碍的主要特点是孤独,冷漠,即使在家庭之中也是如此,与别人没有什么亲密的关系,因而很少有谈得来的好朋友,即使对异性朋友或性生活,也是淡淡的。

喜欢单独行动,缺乏热烈的情绪表现。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也不能掌握熟练的谋生技巧。因为对恋爱也缺乏热情,男性常独身,女性则可能被动出嫁。

对几种人格障碍的理解(什么是人格障碍)(3)

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社交不良型人格障碍 )--特征

其主要特征是不断出现违犯法纪或犯罪行为,但不等于有意的犯罪,而主要是由于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未能养成公德心,因而不能遵纪守法之故。

这种人生性自私,只顾自己利益或享受,不考虑他人的立场和利益。而且为了自己的享受或利益,常常冲动地采取行动,做出一些妨碍他人或违法的事情。缺乏羞耻感和罪恶感,常常责备或归罪他人,对自己的过错总有理由来辩解。久而久之,被人们所讨厌,看作是自私自利和不讲公德的人。

对几种人格障碍的理解(什么是人格障碍)(4)

4、冲动型人格障碍 (情绪不稳定性人格障碍)--特征

冲动型人格障碍又称为攻击型或暴发型人格,其主要特征是行为冲动,常不顾引起的后果,实际上也会引起严重或较严重的后果。这种行为如果受到劝阻时甚至可产生攻击行为或自我攻击(自伤)。

常伴有情绪不稳,喜怒无常。对生活缺乏安排和打算,做事也常凭感情冲动,因而易受挫折或不易成功,但不易接受教训。不容易建立较稳定的人际关系,因此不大有较持久的好友。

案例

李某,中年妇女,她只要一发脾气家中就会变得一片狼藉,最倒霉的大概就是她丈夫(一个老实的普通工人),丈夫不但挨她打,而且胳膊和腿上到处有她用牙咬后留下的伤痕。在单位里,她是女人群中的“头”儿,哪个女人也不敢招惹她,否则,就会吃她的亏,在公众中出尽洋相。

对几种人格障碍的理解(什么是人格障碍)(5)

5、表演型人格障碍--特征

情绪表达带有高度夸张色彩,引人注意,就像在舞台上表演一样。一件不很特别的事也可以被描绘或表演得有声有色,非常投入。

暗示性很强,很容易受别人或环境的影响。

感情表达虽然很热烈,但不持久,肤浅易变。

喜欢别人注意自己,围着自己转,因此比较注意打扮,有时言行还表现一定的挑逗性。

受到小小的挫折就会大喊大叫。

常为了追求一时感情的满足而不惜牺牲或不择手段。

对几种人格障碍的理解(什么是人格障碍)(6)

6、强迫型人格障碍--特征

犹豫不决、好怀疑和按部就班。

他们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希望所做的事完美无瑕,事后反复检验,苛求细节。为此他们表现出焦虑、紧张和苦恼。

他们的道德感过强,过于自我克制,过分自我关注和责任感过强,平时拘谨,小心翼翼,对自身安全过分谨慎,思想得不到松弛。

过分迂腐、刻板与固执。

案例

小张是名司机,他工作认真负责,要求完美,对事情周到入微,但和同事的关系不但不亲密,而且还很“疏远”。即使日常事务中些微小的变动,也会使他非常不安。例如,如果同事没有严格的按照他详尽的日程安排或计划去做,他就会紧张和急噪。如果他因交通堵塞被困在路上,他就会敲打方向盘并诅咒其他挡路的司机。总之,小张的生活绝少乐趣,并总是因为小事情闷闷不乐。他严格的日程安排根本不可能实行,他经常因此而出现紧张性头痛或胃痛的症状。由于他不断的抱怨身体不舒服并且凡事要求完美,医生建议他接受心理评估和治疗。

对几种人格障碍的理解(什么是人格障碍)(7)

7、焦虑型人格障碍(又称回避型人格障碍)--特征

案例

刘某,男,29岁,在某服装公司工作。平时,他在工作中积极肯干,任劳任怨,唯恐自己工作不好而受到领导和同事的批评指责。可最近,单位发生了两件事情,使他终日无精打采,什么也干不了,就连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也非常吃力。第一件事情是,单位新分配来一批服装设计学校的毕业生,他们非常出色,服装设计款式新颖,裁剪缝纫迅速。他便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行,思想跟不上潮流,担心自己的工作是否会被他们挤掉。从此,这种想法总在脑子里浮现,整日忐忑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第二件事情是,前几日单位领导告诉他,公司准备派他到外单位学习新技术,听到消息后,他更是紧张害怕,犹豫不决,担心将来学习回来,会失去现有的工作环境,并且更怀疑自己的能力,害怕自己学不好,完不成任务而被别人笑话。

为此事他左思右想,最后他终于找了个接口,向领导提出放弃这个学习机会。这两件事情使他心烦意乱,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虽然他多次试图使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可是怎么也办不到,近来反而越来越重,内心十分痛苦。他对医生说:“我自尊心很强,生怕别人的批评指责,所以在各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我知道自己性格不好,也想找几个朋友一起玩玩,可总怕别人拒之门外,遭到嫌弃。我害怕遇事,比如工作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本来自己可以解决,可我总担心自己是否有能力,因此工作中缩手缩脚。我这种自卑心理,总也改不了,它影响了我的工作和生活,尤其是最近这两件事情,给我造成了很大的痛苦。

对几种人格障碍的理解(什么是人格障碍)(8)

8、依赖型人格障碍--特征

无主见: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之前,对日常事务不能作出正确决策。

无助感:让别人为自己做大多数重大决定,如择业、就学等。

被遗弃感:明知他人错了,但由于怕被遗弃,也随声附和。

无独立性:很难独立完成自己的计划或做自己的事。

过度宽容:为讨好他人,甘愿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

害怕孤独:独处时的不适感和无助感,或竭尽全力逃避孤独。

难以接受分离:当亲密关系结束时,感到无助或崩溃。

易受伤害:很容易因遭到批评或未得到赞许而受到伤害。

对几种人格障碍的理解(什么是人格障碍)(9)

案例

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极具代表性。有一对夫妇晚年得子,十分高兴,把儿子视为掌上明珠,捧在手上怕飞,含在口里怕化,什么事都不让他干,儿子长大以后连基本的生活也不能自理。一天,夫妇要出远门,怕儿子饿死,于是想了一个办法,烙了一张大饼,套在儿子的颈上,告诉他想吃时就咬一口。等他们回到家里时,儿子已经饿死了。原来他只知道吃颈前面的饼,不知道把后面的饼转过来吃。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与其早年的家庭教育有关,如父母过分溺爱,或父母对其过分冷漠及干预,都会产生依赖心理,故成年后依然不能自主。

人格障碍的病因

遗传:人格障碍的形成与遗传因素有关。

心理社会因素:养育可影响正常人格的发展,儿童时期的不合理教养可导致人格的病态发展,家庭环境亦至关重要。

治疗:心理治疗对人格障碍是有益的,通过深入接触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人道主义和关心的态度对待他们,帮助他们认识个性的缺陷所在,进而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改造自己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