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安陵容、皇后类似,敬妃也是比较典型的被动型性格。

但是她和安陵容、皇后之间的最大区别是,她没有最终形成被动-攻击型性格模式,而是成为了被动-自洽型性格模式。

敬妃的被动型性格在她的行为处事上表现得比较明显。

从整体风格上来说,她善于被动地防守也就是自保,主动进攻的能力很差。

整部剧中她一共就主动进攻过两次,第一次是为了争胧月陷害了甄嬛,第二次是为了报复皇后举报了三阿哥和瑛贵人的私情,两次的结局都非常糟糕,好在都得益于甄嬛的庇护,勉强还能收场。

从她在后宫的生存状态来看,她几乎没啥存在感。

前期皇后和华妃对峙的时候,她就没话语权,虽然皇帝的确是想用她来制衡华妃的,但并未达到什么制衡效果。

甄嬛传十大争宠技能(摆脱被动型人格死循环的方法)(1)

一来是敬妃的主动进攻能力的确不足,搞不定华妃那么一个势强的主动型对手,二来是敬妃自己压根就不愿去当那个制衡的棋子。

有个细节:

眉庄被华妃陷害推入水中,紧接着华妃兴冲冲地来到咸福宫说是看望眉庄,其实是叫皇帝去她宫里,红枣桂圆羹都提前备好了。

华妃这波操作,敬妃一看就识破了推眉庄入水的主谋是华妃。于是丫鬟就趁机劝敬妃行动:“皇上挂念沈贵人,未必看得清这层,咱们要不要给皇上提个醒。”

甄嬛传十大争宠技能(摆脱被动型人格死循环的方法)(2)

敬妃是这么回复丫鬟的:“有什么用呢?她现在眼巴巴地盯着我们咸福宫,生怕找不出一点错来,难不成我们还送上门去。”

甄嬛传十大争宠技能(摆脱被动型人格死循环的方法)(3)

这就是典型的被动型人格特质,不愿意主动交锋,总想避免冲突。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层,敬妃一旦出手制衡华妃,她就入局了,成了真正的棋子,所以她宁愿当缩头乌龟,不出头,选择逃避。

而甄嬛离宫后,敬妃仍旧没啥话语权,用小允子的话说就是:“敬妃娘娘空有个协理六宫的名义,内里是什么也说不上话。”

甄嬛传十大争宠技能(摆脱被动型人格死循环的方法)(4)

敬妃以上这两大特点就是她的生存模式,因为没有存在感、之于别人没有利用价值,从而得以远离争斗实现自保。

在甄嬛离宫后,眉庄主动搬到碎玉轩、不争宠、专心伺候太后,用的是跟敬妃一样的生存策略。

没有皇帝的宠爱,对于皇后等人就没有利用的价值;没有孩子,对于皇后等人就没有威胁。

所以,敬妃走的是一条完全非主流的生存道路。

这就很像当下的一些年轻人,由于对婚姻没有信心,对养育孩子没有期待,对经营家庭的各种经济压力不堪承受……从而走上一条非主流的道路:不婚不育。

如果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非常消极的行为,但是如果仅就个人生存而言,这也不啻是一种保证生活质量的选择。

而安陵容呢?

恰恰与敬妃相反,她的生存模式是:要有被人利用的价值,安于被利用,才能利用别人。

所以当她的嗓子被下毒之后,她的第一反应是害怕自己成为一枚弃子。

甄嬛传十大争宠技能(摆脱被动型人格死循环的方法)(5)

安陵容太想证明自己了,证明自己的人生也可以像甄嬛那样优秀那样美好,导致她得失心太重,于是她必须走主流道路,要争宠,要当棋子……

而敬妃是没有得失心的,她甚至连皇帝的宠爱都不在乎,尤其她对皇帝说的那句“臣妾自信眉不画而黑,皇上无需考虑臣妾。”

甄嬛传十大争宠技能(摆脱被动型人格死循环的方法)(6)

我之前总觉得敬妃是那种忍住委屈的懂事,后来才看懂,敬妃就是那种“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安顺遂”的人,她这不是退让,而是不要。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得到全部的好处。

相比利用和被利用的艰辛和身不由己,她的生存模式唯一的缺点就是要忍受孤独寂寞。于是,为了生存,她承认并接受了自己的寂寞孤独。

甄嬛传十大争宠技能(摆脱被动型人格死循环的方法)(7)

这也是她没有像安陵容那样丧心病狂,拿别人的血来暖自己的原因。

因为当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她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所以,在敬妃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平静和恬淡,她没有太强的攻击性,没有明显的上进心,与此同时,她善良,能帮忙说句话的时候就说上一句;她正直,不恃强凌弱也不拜高踩低。

你看,被动不是性格的缺陷,它就是性格的一种。

安陵容和皇后等人之所以会走上自我毁灭道路,是因为她们一直在试图掩饰自己的脆弱、摒弃自己的惊慌,她们不愿承认,不想接受自己的被动,她们想逆天改命,把自己套进那些光环和优秀之中。

可是,生活的本质往往就是,你越想要什么,它偏不给你什么。

摆脱被动型性格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什么,比如像敬妃这样。

没有上进的实力和能力,那就不去抢C位,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的;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需要的是耐力,与其学春花争一时的绚烂,不如学流水,争滔滔不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