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立秋处暑天渐凉?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立秋处暑天渐凉(暑气尚健秋从何处起)

立秋处暑天渐凉

立秋

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亦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

太阳到达黄经135°时即为立秋

每年公历8月7日~8月9日之间

今年2022年8月7日20时29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

“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所谓“揪敛”,即到此季节

天地趋于收敛,万物渐次成熟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梧桐对凉意最为敏感,立秋一到便开始落叶。

相传宋时,立秋这天,

太史官早早守在宫殿之外,

紧紧地盯着院子里的梧桐树,

一阵风来,一片叶离开枝头,

太史官立即高声喊道:“秋来了!”

一人接着一人报,

秋来之声便传遍天下。

立秋并非入秋

秋从何时起?

依节气,应从立秋开始算起。

然,俗语云“立秋不入秋,天凉白露后”。

气象学家张宝堃结合物候现象

与农业生产实际情况

给出了入秋的标准:

炎热过后,

五天的平均气温稳定在22度以下时,

就算进入了秋季。

低于10度时,秋季结束。

这个标准至今仍在气象业务中延用,

称为候温法。

立秋三候

一候·凉风至|立秋至,北风起,吹走盛夏酷暑里的热风,带给人们一丝凉意;

二候·白露降|因昼夜温差,清晨有雾气产生,窗外植物的叶片上挂着晶莹的小露珠;

三候·寒蝉鸣|这时寒蝉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感阴而鸣,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就快过去。

啃秋

《岁时风俗》有记:

“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借瓜果祛体内暑气,防秋燥,久之成俗。

“啃秋”亦称“咬秋”,

寓意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

秋天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

啃秋,寄托着丰收的喜悦。

晒秋

地上、墙上、屋顶上,

处处都是粮食瓜果,

晒在阳光下,散发出果实的浓香。

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玉米,橘黄的南瓜,

那是独属于秋天的色彩。

晒秋,晒的是粮食,更是幸福的生活。

贴秋膘

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

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

体重减轻叫“苦夏”。

瘦了自然需要“补”,

吃味厚的美食佳肴,“以肉贴膘”,

为冬日储备能量。

秋老虎

立秋之后,

白日依然炎热,暑气一时难消,

故有“秋老虎”之说。

俗语云:一场秋雨一场寒,

“伏虎”降温要靠下雨。

民间有“24个秋老虎”之说——

若立秋当天无雨,那之后的24天同样很热;

若下了雨则是“顺秋”,天气会越来越凉爽宜人。

长夏未尽,立秋已至

常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秋收,收回夏日里躁动的心

在渐渐清凉的岁月里安享简单

且道秋安~

来源: 上海文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