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古已与人类生活劳动共生,随人类发展而繁茂春秋战国时期,故城县为“五方杂厝”(《汉书·地理志》)之地,音乐已列入重要教学科目(时设礼、乐、射、御、书、数),正所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据《子思·孟子·乐府》载,“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汉代亦注重音乐教育,“庆其制时,制作乐以成之”(董仲舒《春秋繁露》),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民间艺术音乐作品?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民间艺术音乐作品(故城文化文学艺术之音乐)

民间艺术音乐作品

音乐古已与人类生活劳动共生,随人类发展而繁茂。春秋战国时期,故城县为“五方杂厝”(《汉书·地理志》)之地,音乐已列入重要教学科目(时设礼、乐、射、御、书、数),正所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据《子思·孟子·乐府》载,“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汉代亦注重音乐教育,“庆其制时,制作乐以成之”(董仲舒《春秋繁露》)。

  据清[光绪]《故城县志》载,明清两代旧城(故城镇)文庙每行施奠礼,除礼器、祭  品之奢侈外,礼乐仪程所用乐队亦为可观,其编制达51人。

  清末民初县内宗教音乐一度兴盛。逢庆典、庙会、祭祀等场合,由寺观和尚、道士组成之乐队亦可谓壮观。多使用笙、管、笛、箫、唢呐、埙等吹奏乐器和鼓、锣、镣、铙、云锣之类打击乐器。音乐在民间绚丽多姿,乐种极为丰富,其表现于戏曲、说唱、器乐和民间歌曲之中。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战时期,《义勇军进行曲》、《保卫黄河》、《解放军进行曲》激励着故城党政军民团结战斗,奋勇杀敌。音乐发挥其特殊战斗力作用。

  建国后党和政府重视音乐教育,县内从幼儿教育开始暨小学、中学、师范均设立音乐课程,以普及乐理知识,提高音乐素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来,音乐已成为故城人民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组成部分。从每天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乃至欣赏电影、戏剧,参演观看文艺晚会诸项活动中,寓于音乐艺术熏陶之中。王曙亮自1966年起,执教20年,硕果累累。为国家培养数十名优秀二胡演奏员,中央、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多次播放其创作并演奏的曲目,河北电视台为其录制专题音乐片,广受赞誉。

  一、歌曲

  抗日战争时期《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打砖歌》、《卖报歌、《铁蹄下的歌女》,在县内群众中广为教唱。

  解放战争时期故城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泛开展参军支前、土地改革运动,群众性歌咏活动出现高潮,群众创作、改编、演唱民歌极为普遍。如将《送情郎》改为《送郎参军》,《五更调》改为《骂老蒋》;“街头剧”、“秧歌剧”、“活报剧”随处可见。运河中学音乐教师于平创作大量歌曲,在《群众日报》、《人民日报》发表40余首,其中《大反攻)、《十月礼赞》等广为流行。

1949年后革命歌曲于县内盛行。主要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东方红》、《国际歌》等。50~60年代盛行《打靶归来》、《洪湖水,浪打浪》、《学习雷锋好榜样》、《社会主义好》等。1966~1976年除演唱《东方红》、《国际歌》外,大多演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和《毛主席语录歌》;近几年,通俗流行歌曲和港台影视、校园歌曲传入。此间,故城县也创作一些较好歌曲,仅1984~1985年全县创作校歌、厂歌、村歌达280余首。其中,县文化馆创作的《青春年华多宝贵》在“河北音乐之春”活动中获省优秀歌曲创作奖。

  二、民歌

  故城县流传和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歌。既有传统旧民歌、战争年代新民歌,又有粗犷嘹亮夯歌。它们多侧面地反映出故城人民对封建礼教控诉(如:《爹妈别管俺》),对封建统治者反抗(《抓壮丁》;《庆祝共产党过生日》、《新四季歌》)体现故城人民对中国共产党拥护、热爱和对幸福生活歌颂与向往。

  附:故城县流行民歌(仅录入8首)

  抓壮丁

  一呀一更里呀,月儿在正东,奴在房中泪盈盈,骂一声蒋中正。

  一心打内战呀,四处抓壮丁,奴的丈夫不敢在家中,抛下奴家多苦情。

  先抓弟兄仁呀,后抓弟兄俩,奴的丈夫是个独根生,抓他当兵为何情。

  一不埋怨天哪,二不埋怨地,骂了一声蒋介石没脸皮,抓了奴的丈夫去。

  给他捎个信呀,带上这双鞋,千万别把良心坏,奴的丈夫快回来。

  爹妈别管俺

  一呀一更里呀,月儿未出现,小奴家正在打算盘,真正为了难

  有心去参军呀,爹妈把俺拦,参军的女儿赛过男  子汉,爹妈别管俺。

  庆祝共产党过生日

  七月一呀七月一,男女老少皆欢喜。打锣敲鼓开大会,庆祝共产党过生日。

  你献旗呀我献旗,咱们要献好东西。什么东西最宝贵,信仰共产党信到底。

  救生船呀有罗盘,罗盘的方向指正南。南方有个太阳照,照得全国皆温暖。

  一人唱,众人合,胸中的热血赛黄河。歌声越

  唱越想党,因为唱的是“七一”歌。

  军民是一家

  打了大胜仗,八路到我家。好比亲人来,大家笑哈哈。爸爸来接待,妈妈烧开茶。我也来帮忙,咳!

  军民是一家。

  儿童团

  小兄弟,小姐妹,咱们大家一条心,都来参加儿童团。学识字、学放哨,还要帮助人民军队赶走那反动派,建立新中国。

  新四季歌

  春光明媚三月天(得儿哎咳哟),风和的(那

  个)日丽艳阳天,红了(那个)桃树绿了柳(得儿哎咳哟),运河两岸春播(得儿哟呵)欢。

  红日高照六月六(得儿哎咳哟),小麦的(那

  个)满仓看谷秀,绿海(那个)千顷波连波(得儿哎咳哟),运河两岸飞银(得儿哟呵)锄。

  天高云淡九月九(得儿哎咳哟),金谷的(那

  个)银棉织彩绸,秋风(那个)阵阵硕果香(得儿哎咳哟),运河两岸闹丰收。

  白雪飘飘腊月八(得儿哎咳哟),人欢(那个)马跃热汗洒,农田(那个)建设春潮涌(得儿哎咳哟),运河两岸美如画。

  正十朵花(大夯歌)

  1.(领)说了一个一呀,谁能对上一?(合)什

  么开花在水里?

  (领)这朵花名么别问我(连吧呀儿哟),(合)水仙开花在水里么一个呀儿哟。

  2.(领)说了一个二啦,谁能对上二?(合)什

  么开花一根棍?

  (领)这朵花名么别问我(连吧呀儿哟),(合)韭菜开花一根棍儿么一个呀儿哟。

  3.(领)说了一个三呀,谁能对上三?(合)什

  么开花在道边?

  (领)这朵花名么别问我(连吧呀儿哟),(合)蒺藜开花在道边么一个呀儿哟。

  4.(领)说了一个四呀,谁能对上四?(合)什

  么花开一身刺?

  (领)这朵花名么别问我(连吧呀儿哟),(合)黄瓜开花一身刺儿么一个呀儿哟。

  5.(领)说了一个五呀,谁能对上五?(合)什

  么花开一嘟噜?

  (领)这朵花名么别问我(连吧呀儿哟),(合)葡萄花开一嘟噜儿么一个呀儿哟。

  6.(领)说了一六呀,谁能对上六?(合)什么

  花开一大溜?

  (领)这朵花名么别问我(连吧呀儿哟),(合)扁豆花开一大溜么一个呀儿哟。

  7.(领)说了一个七呀,谁能对上七?(合)什

  么花开把头低?

  (领)这花名么别问我(连吧呀儿哟),(合)茄

  子花开把头低么一个呀儿哟。

  8.(领)说了一个八呀,谁能对上八?(合)什

  么花开吹喇叭?

  (领)这朵花名么别问我(连吧呀儿哟),(合)北瓜花开吹喇叭么一个呀儿哟。

  9.(领)说了一个九呀,谁能对上九?(合)什

  么花开晒烧酒么?

  (领)这朵花名么别问我(连吧呀儿哟),(合)高粱花开晒烧酒么一个呀儿哟。

  10.(领)说了一个十呀,谁能对上十?(合)什

  么花开去赶集?

  (领)这朵花名么别问我(连吧呀儿哟),(合)石榴开花去赶集么一个呀儿哟。

  注: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左右流行于故城

  县。此曲系《大夯号子》曲之一,劳动中一人领众人合,每唱完一段打六夯,对鼓舞劳动情绪统一劳动节奏起重要作用。

  十道黑(夯歌)

  1(领)丈八(那个)长枪呀,乌木(那个)杆

  儿呀,耍将(那个)起来呀,一道(那个)黑呀呼咳1(合)哎哟呼咳,哎哟呼咳!耍将(那个)起来呀一  道(那个)黑呀呼咳!

  2.(领)二姐(那个)楼上呀,去描(那个)眉

  呼,一来(那个)一往呀,两道黑呀呼咳!(合)哎呼咳,哎哟呼咳!一来(那个)一往呀,两道(那个)黑呀呼咳!

  3.(领)张飞(那个)李逵呀,会敬(那个)德

  呀,三人(那个)见面呀,三道(那个)黑呀呼咳!

  (合)哎哟呼咳,哎哟呼咳!三个(那个)见面呀,三道(那个)黑呀呼咳!

  4.(领)八仙(那个)桌子呀,乌木(那个)腿,

  翻将(那个)过来呀,四道(那个)黑呀呼咳!

  (合)哎哟呼咳,哎哟呼咳!翻将(那个)过来呀,四道(那个)黑呀呼咳!

  5.(领)旱地(那个)甜瓜呀,不落(那个)地

  呀,放到(那个)瓮里呀,五(捂)道(到)(那个)黑呀呼咳!(合)哎哟呼咳,哎哟呼咳!放到(那个)瓮里呀,五(捂)道(到)(那个)黑呀呼咳!

  6.(领)才买的(那个)小牛呀,不吃(那个)

  草呀,牵到(那个)道上呀,六道(到)(那个)黑呀呼咳!(合)哎哟呼咳,哎哟呼咳!牵到(那个)道上呀,六道(到)(那个)黑呀呼咳!

  7.(领)才买的(那个)小马呀,好腿(那个)

  脚呀,披上(那个)鞍子呀,七道(骑到)(那个)黑呀呼咳!(合)哎哟呼咳,哎哟呼咳!披上(那上)鞍子呀,七道(骑到)(那个)黑呀呼咳!

  8.(领)姐妹(那个)二人呀,去割(那个)麦

  呀,丢了(那个)镰刀呀,八道(拔到)(那个)黑呀呼咳!(合)哎哟呼咳,哎哟呼咳!丢了(那个)镰刀呀,八道(拔到)(那个)黑呀呼咳!

  9.(领)八月(那个)韭菜呀,开了(那个)花

  呀,丢了(那个)篮子呀,九道(揪到)(那个)黑呀呼咳!(合)哎哟呼咳,哎哟呼咳!丢了(那个)篮子呀,九道(揪到)(那个)黑呀呼咳!

  10,(领)老头(那个)上集呀,籴黑(那个)豆

  呀,口袋(那个)摔了呀,十道(拾到)(那个)黑呀呼咳!(合)哎哟呼咳,哎哟呼咳!口袋(那个)摔了呀,十道(拾到)(那个)黑呀呼咳!

  注:此歌流行故城县已久,1977年经县文化馆

  搜集整理,载入《河北民歌》一书。

  三、吹歌

  故城县民间吹歌历史悠久,吹歌艺人俗称吹鼓手。以喷呐为主奏乐器(属吹管乐),当地人称“喇叭”、“啊啊”等不一。

  艺人演奏音韵浑厚、风趣,又多配以笙、管、笛、二胡、三弦、鼓、钹,富有乡土情趣,深得民众喜爱。吹歌多用于婚丧、典仪。它既能独奏、合奏,亦能为秧歌、戏曲、歌舞伴奏。1966~1976年吹班停止活动,后复流行。

  民间吹奏,可追溯百年前,一般为家传或拜师学艺。清末民初故城镇寺观道士多收徒传艺。1958~1962年间县组建专业吹歌队,成员15人。为县集体群众组织,常驻郑口二道街。县内吹歌艺人众多,代不乏人,名者以袁庄纪风田、前沙岗董延生为最。打对(两个以上吹班在一块比赛)时,吹奏嘴鼻并用,头顶大碗,两肘托盘,屡见不鲜。1987年有8组吹班,吹奏艺人60余人,常于外地活动。

  四、架鼓

  故城县流传有不同形式架鼓队,据查源于明代。春节期间,常配合高跷、龙灯、秧歌和吹打乐在近村邻庄演出,颇受群众欢迎。

  架鼓队一般为四五十人,另配以镲、钹、铙等打击乐器,其规模与音响十分壮观。各架鼓队均有自己“番点乐曲”,鼓点节奏,套番复杂繁多,敲击演奏上有“领”、“分”、“共”、“合”,层次变化各异。境内流传架鼓多数失传,仅武官寨、饶阳店村架鼓恢复,并初具规模,其敲击套番在整理恢复中。

——摘自《故城县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