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墙面上是手绘的“新外衣”、花圃里是新种的绿植、小广告消失不见、家门口焕然一新……南通市崇川区虹桥街道齐抓共管推出三项攻坚套餐,全力以赴开展文明城市长效管理。271名在职党员干部挂钩社区,开展“两在两同”行动,投入“攻坚有我”实践。虹桥街道党工委充分调动攻坚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承诺,依托多元力量齐心共建,让老城焕发生机。

南通微治理提升城市品质(南通虹桥街道文明长效攻坚)(1)

以文化人,量身定制“新风套餐” “这里原来是个破旧的老墙,经过社区打造变成了文明墙!”家住青年中路9号的汤海英,指着墙上的文明新风广告画说。 虹桥街道辖区内有不少80年代老楼,大部分墙体已斑驳脱落,值此改造之际,街道加强专项整治、提升档次品味,用公益广告引领社会新风尚、提升文明新高度。街道邀请志愿者对破损墙面进行精心创作,充分调动“鹤发虹心”老干部、辖区单位入党积极分子等志愿力量,将百米老墙变成党史学习教育红色阵地;在虹桥公园、桃坞路等安装一批与城市景观相融、城市文化相承的公益广告,形成靓丽风景线;清理残缺破损、品质不高的公益广告,拆除老旧横幅20余条,新增公益小品10余处、文明公示栏80余块、文明养犬插牌100余块,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南通微治理提升城市品质(南通虹桥街道文明长效攻坚)(2)

齐头并进,全域定制“颜值套餐” “每天转一转,本子记下来,问题不留白。”江东广场邻里红管家团议事会上,老党员施德华分享经验:“这两天,我在小区里面转,看到角落里的落叶非常难清理,我就想了个法子,自制了这种带钩子的长棒头,效果真不错!”“老施,你这个’落叶清扫神器’真是一戳一个准!。” 虹桥街道通过党员带头、骨干引领、全民参与,引导居民从旁观者到参与者、化被动为主动,主动清理小区、主次干道周边绿化带杂物、树枝、乱种植等。借鉴“邻里花园”建设经验,街道集中发放50斤“无壳狗牙根草籽”补绿,实现小区绿化覆盖80%。为巩固文明长效成果,改善业主居住体验,新西社区携手万科物业开展“美丽家园改造计划”,社区、物业、居民三方携手合作,提高参与积极性。聚焦居民居住需求,对小区儿童游乐园、健身塑胶跑道、居民活动室等多个场所进行开展升级改造,让小区开启“深度美颜”模式。街道还通过分组分片清除花圃、绿化带杂草杂物,“盘活”脏乱差的小花圃,全力推动“最美”榜样力量转化为生动实践,不断创新文明长效管理方法。

南通微治理提升城市品质(南通虹桥街道文明长效攻坚)(3)

久久为功,私人订制“贴心套餐” “以前门上都是小广告,很难看。现在全不见了。”家住虹桥新村的王琳琳看到干净如新的家门,感慨道。 文明城市长效管理攻坚行动中,虹桥街道依托邻里红管家团推行“双长楼道制”担当楼道“私人保姆”,组建8支清理队伍,全覆盖集中清乱,号召社区干部、保洁员、党员志愿者集中清理乱张贴3000余处。近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依法拆除广告牌35处,清理商户厨窗广告80余处,处罚乱张贴案件2起。

南通微治理提升城市品质(南通虹桥街道文明长效攻坚)(4)

每个楼道由楼道长和理事长根据日常巡楼记录,将楼道乱堆放、门前占道停车、飞线充电等突出的环境和安全问题公示在楼道内,动态记录问题处理全过程,并且由全体居民共同监督问题处理实效,达到“问题现苗头、管家即行动、事事有反馈、居民齐监督”的良性运行闭环,既做好文明长效治理制度创新,又坚持把小区楼道区作为主阵地,搭起“楼道长 理事长 网格员 志愿者 物业”一体化联动机制,形成基层治理合力,积极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实现“小家凝聚大家、小事不出楼道、大事不出小区”的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通讯员 汤佳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俞圣彤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