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多少年?战国策》“吕不韦曰:周凡三十七王八百六十七年”,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周代多少年 周代多少年?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周代多少年 周代多少年

周代多少年 周代多少年

周代多少年?

战国策》“吕不韦曰:周凡三十七王。八百六十七年。”

帝王世纪》:“自克殷至秦灭周之岁凡三十七王,八百六十七年”。

易稽览图》:“禹四百三十一年。殷四百九十六年。周八百六十七年。”潘安仁《西征赋》:“惟泰山其犹危,祀八百而余庆。”

稽古录》:“周自武王以来,凡三十六王,八百六十七岁而亡。”

通志》“起武王元年己卯,至赧王五十九年乙巳,三十一世,三十七王,八百六十七年而亡。”有这么多家说周867年,看来周代为867年是无可质疑了,非也!

“ 周失九鼎,岁在乙巳”,周亡于公元前256年,于是东汉时期刘歆他们 便以周失九鼎上溯,256年+867=1123,相基减去1,则认为武王伐纣为公元前1122年。也是东汉时期刘歆他们的误以为周为867年的依据, 得到“便宜货”。然而,有时便宜并无好货,应该时时警惕。此也怪吕布韦没讲清楚,只是给了一个周人的数据,其实“凡周867年”是指自古公亶父在岐立周至周王的总年数,而非周代总年数!公元前1123年并不是伐纣年!

汲冢纪年》《汉书》《稽古录》等言周867年,古今许多人(包括古今许多大历史学家刘歆、司马迁,班固、司马光等人)便简单理解为“自武王克殷至周初亡,为867年。”由此便产生了中华历史上首个政府组织豆腐渣历史工程,自古害到今!

这些人都忘了“昔在文王,商纣并立” ,商为万乘天子王国,拥有七十多万正规军的中央集权政府,而周则为其下的方伯,只有百里之地!不明商周二代既存在君臣关系,又存在文王受命,改元立国,以及武王改朝换代的事实。任何人不清楚这种事实,必然离真成伪。

这“凡周867年”是起自周人古公亶父在岐下立周至武王伐纣总年数!它包括了武王伐纣克商前后两大部分历史内容,也就是克商前的古公亶父,大王季历,文王姬昌,武王姬发四世114年的周人奋斗历史,以及克商后754年周朝历史!周人不等同于周朝,两者不容混淆!

又有人将《汲冢纪年》:“西周(包括古公亶父、大王季历,西伯昌,西伯发四世,共114年)至幽王(初)257年”。错误理解为“自武王灭殷至幽王257年。”。

汲冢纪年》原意是言:自文武制命至幽王初立为257年。文王被释、文武制命,时在公元前1036年左右,而周之幽王、携王两王并立,其初,皆为公元前781年。正好257年。781 257=1038

如果从“纣死商亡” 的纣王五十二年(公元前1010年)算起,至周亡的公元前256年末,周应为754年。东周514年,西周240年。

如将“周师初发” 的公元前1010年算进,则西周为240年。按《宋. 符瑞志》的算法,则周又为780年。他是从“文武制命” 的公元前1036年算起。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严安上书曰:臣闻周有天下,其治三百余岁,成、康其隆也,刑措四十余年不用,及其衰也亦三百余岁。

可见汉时,司马迁、班固、刘歆等对周到底多少年是非常模糊的。其主要原因就是误判伐纣年,也没有认真研究“昔在文王,商周并立”的事实。严安的两个“三百余岁”相加,无论如何也得不出“凡周867年”的!

自古至今无数人都在“盲人摸象” ,一摸就是数千年,一摸就得出四十多个错误伐纣年。还自言其是,固执不化。

“工程”定武王伐纣为公元前1046年,那么将此数减去周亡的公元前256年,则自武王始,周就有了790年。此790年之数,不知是以哪本史籍文献数据为证?文王改元立国为己未年,为公元前1022年,“工程”定武王伐纣为公元前1046年,岂不成了武王伐纣在先,文王受命在后?历史给那些不求甚解的人,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此玩笑也该结束了。

敬请爱我中华史的专家学者牢牢记住这一条,“凡周867年”是由二部分组成,否则无需加一“凡”字,即古公在岐下立周后,周人(古,亶大,大王季历,文王姬昌,武王姬发)四世凡114年周人奋斗史,还有纣王伐纣后七百多年周朝历史!周人不等同周朝,周朝只是“凡周867年”一部分,而非周人全部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