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梁祝文化园讲解(穿越千年的甬城名片)(1)

梁祝文化园一景。记者张培坚摄

“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一提起梁祝文化园,老宁波人就不由自主冒出这句古谚语。可见梁祝爱情故事在民间喜闻乐见,扎根之深。

作为梁祝爱情故事的载体,从上世纪80年代的修葺,到90年代的挖掘、开发,再到本世纪以来的转型升级,梁祝文化园始终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在市民的情感归属上,占有一席之地。

“‘梁祝传说’流传至今已有1600多年。南宋时期的宁波地图上就已经标注有梁祝墓,可见其重要性。”“梁祝传说”非遗传承人、文化研究学者周静书说。

梁祝文化园最早的雏形是位于如今海曙区高桥镇的梁山伯庙。作为全国唯一一座梁山伯庙,它在当地百姓心目中具有重要意义——

既有年轻男女来求姻缘,也有夫妻来求和睦相处。特别是每年农历八月,甚至有舟山、绍兴、上海等周边地区的百姓来“坐夜”逛庙会,最多时达3万余人。

“梁山伯和祝英台对待爱情忠贞不渝的精神品质,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周静书说,“梁祝传说”的传奇色彩,更是为其代代流传奠定基础。

深入一代代人基因中的情怀和信仰,使得梁祝文化园从梁山伯庙“起步”,于1996年升级成为“梁祝文化公园”。

当时的梁祝文化公园以越剧版梁祝故事为模板,包含了“草桥结拜”“三载同窗”“十八相送”“楼台相会”“化蝶永伴”等景观,成为旅游风景名胜区。

尤其是“化蝶”的雕塑,更是作为一张宝贵的文化名片,频频亮相媒体,大大提升了宁波城市形象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进入本世纪以来,梁祝文化公园转型升级为梁祝文化园。看似只有一字之差,体现的是卓见、进取的宁波人对这张文化名片的精心打造、提升与雕凿。

2009年,鄞州区(今海曙区)引进宁波联合集团,组建宁波梁祝文化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将梁祝文化园打造成华东最大的婚庆基地。

该项目也被列入宁波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和该区重大旅游项目。

2010年,宁波联合集团投资2.4亿元,在保留古墓、古庙等历史遗存的同时,对原有的梁祝景观、建筑进行升级改造,于2012年10月重新对外开放营业。

如今整个梁祝文化园已发展成为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婚庆娱乐、购物餐饮、生态湿地、观光农业、文化社区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文化旅游胜地,每年游客接待量超过50万人次。

“宁波万人相亲会”“中国梁祝爱情节”等活动更是风靡全国,见证了一座城市的精神文明发展。

人们曾经是“摇”着238(谐音“梁山伯”)路公交车去“梁祝”,如今则是搭乘地铁1号线到“梁祝”。正如同今年暮春在梁祝文化园举行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首演60周年纪念庆典一样,人们对“梁祝传说”的情怀和信仰,经久不衰。

宁波晚报记者石承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