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濉溪县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县(区)(全省21个),改革以来,淮北市委、濉溪县委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团淮北市委、团濉溪县委上下联动、一体推进,聚焦干部来源多元化、组织方式多样化、引领动员网络化、工作内容项目化、生存资源社会化、运行机制扁平化,结合实际探索了一批有益做法和实践经验。相关工作受到央广网、《中国共青团》杂志、中青报等省级以上媒体报道近200次,5项工作纳入全省县域共青团改革试点典型案例汇编。在改革试点省级终期评估中,团市委、团县委均被评为“优秀”等次,经团省委评估推荐,团中央复核,濉溪县试点工作评估为全国优秀。

(一)探索改革工作骨干选用机制

深入落实关于“群团干部有不同于党政干部的特点,应该采取符合群团组织特点的干部管理方式”等重要要求,努力破解“行政化”选人用人思维定式。市县两级团委主动争取党委支持,拓宽来源渠道,配齐配强专职团干部。用好群团组织挂兼职干部政策,从教育、非公、农村等领域选派26名挂兼职副书记,充实镇(园区)团组织力量;实施“淮优青禾计划”,建立664名村级青年储备人才库;推动成立县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新增3名事业编制;统筹学校团的力量,实施“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对接淮师大、淮理工学生党团员担任乡镇(街道)、村(社区)兼职团干部。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制定县(区)团委书记任期绩效和履职评价考核办法,细化16项84条考核指标,区分档次向县(区)党委反馈考核结果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贯彻落实《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团实施纲要》,从严加强对团组织、团干部和团员队伍管理,“干好干坏一个样,想到哪干到哪”情况明显减少。

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实施方案(聚焦基层难题赋能组织发展)(1)

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实施方案(聚焦基层难题赋能组织发展)(2)

(二)变革组织设置和动员机制

深入落实关于“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怎么有利于做好工作、就怎么建组织”等重要要求,努力破解组织形态固化、融入青年不够、动员效能不高等问题。巩固扩大组织基础,健全县域团的组织体系,机关、事业单位、乡镇、学校等传统领域团组织增长20.21%;扩大对“两新”组织和新兴领域青年群体的组织覆盖,一年来,濉溪县新增“两新”团组织442个,积极培育青年创业者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青年组织3个。创新丰富组织形态,破除传统“单位建团”路径依赖,立足青年“地缘业缘趣缘”,建立“芹菜种植”“萌芽种子”“直播达人”等10个团办青年社团,有效融入青年社交圈、生活圈、居住圈,常态化联系组织青年980余人。改革完善动员机制、创新网络化动员手段,搭建255个网上青年联系“塔群”,覆盖县域青年骨干、团员青年近2.3万人,动员效能明显提升。疫情防控关键时期,通过微信塔群发布“疫情防控倡议书”,组建239个“青年突击队”,先后动员引导2000余名青年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累计参与服务6260人次,志愿服务总时长40998小时。

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实施方案(聚焦基层难题赋能组织发展)(3)

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实施方案(聚焦基层难题赋能组织发展)(4)

(三)创新资源社会化筹措机制

深入落实关于“发挥组织优势,调动社会资源,千方百计为青年排忧解难”等重要要求,努力破解工作资源行政化依赖严重、“给多少钱办多少事”等问题,着力提升团组织社会化生存能力。主动面向社会筹资源,濉溪县团委通过积极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实施公益项目等方式,争取60余万元资金,开展微视频拍摄、圆梦“微心愿”、建设濉溪青年运动史陈列馆等。实施希望工程“爱心圆梦大学”,两年来共募集资金96.5万元,资助294名学生。从青年中找帮手,集结在校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优秀创业青年等各方力量,开展心理咨询、公益培训、课业辅导创业服务等,招募200多名返乡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发动县域共青团力量,帮助蔬菜滞销的青年农民售菜6万余斤。紧盯需求做项目。建成县级青年人才驿站,为来濉青年人才提供7天免费住宿、就业指导等服务,发布“团团就业超市”招聘信息19期,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优化“青护航”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依托载体开展活动200余场,进一步提升了共青团工作辨识度和社会美誉度。

1

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实施方案(聚焦基层难题赋能组织发展)(5)

2

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实施方案(聚焦基层难题赋能组织发展)(6)

3

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实施方案(聚焦基层难题赋能组织发展)(7)

4

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实施方案(聚焦基层难题赋能组织发展)(8)

(四)探索团员先进性建设有效抓手

深入落实关于“团员应该有先进性,有光荣感”“抓好入团以后的教育实践”等重要要求,努力破解团员标准不够鲜明、发挥模范作用不够充分等问题。严把入团关,加强入团前教育培养,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团员发展、管理程序规范化的工作通知》《濉溪县初中学校“双积双评”积分入团工作实施意见》,综合运用推优、积分、评议等方式,使发展入团的过程成为增强组织意识的过程。完善党、团、队一体化育人链条,改革以来,濉溪县经少先队组织推优入团的比例达 99%,28岁以下团员青年经团组织推优入党比例达75%。强化组织功能,把基层团组织特别是团支部作为加强团员先进性建设的基本阵地,创新“三会一课”、主题团日等形式载体,全日制中学实现团校全覆盖。党史学习教育、2022年“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团支部覆盖率均超过99%。促进作用发挥,推动将党建带团(队)建纳入党建工作部署和年度考核,明确所占分值,纳入县委巡察监督内容。

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实施方案(聚焦基层难题赋能组织发展)(9)

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实施方案(聚焦基层难题赋能组织发展)(10)

下一步,团淮北市委将按照团中央、团省委和市委要求,围绕党政工作大局,紧扣改革要点,在三区全面铺开改革工作,不断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落地见效,倾力打造具有淮北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品牌,切实走出一条独具特色、扎实有效的改革之路,带动全市团的基层建设工作提水平、上台阶,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淮北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团淮北市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