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及其爱国主义与求实精神是社会进步的三要素,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什么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精神?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什么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精神(人类及其爱国主义与求实精神是社会进步的三要素)

什么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精神

人类及其爱国主义与求实精神是社会进步的三要素

(修改于2004年11月)

唐维先

爱国主义与求实精神是做人成才的关健,是富民强国的根本,是维护世界和平.造福人类的一个及其重要的思想行为准则。一句话,人类及其爱国主义与求实精神是促进社会进步的三要素。

那么,什么是爱国主义与求实精神呢?

在阶级社会中,爱国主义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的愛国主义表现是不同的。像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那样,无产阶级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也可以说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热爱是完全一致的。在无阶级的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中,这种爱“国”主义(请注意,本文为论述方便起见,特将五种不同社会形态的三大类不同的忠诚与热爱的思想统称为爱国主义)表现为对群体和对全人类的忠诚与热爱。由此可知:第一,爱国主义在历史过程中表现为三个阶段:对群体的忠诚与热爱,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对全人类的忠诚与热爱。第二,随着社会的进步,热爱与忠诚的范围逐步扩大,不仅是外延的扩大,也是内涵的扩大。第三,通常所说的祖国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那是相对于一个国家范围内的个人和集体而言的,绝对高于一切的是全人类的利益。一个国家的利益只有同全人类的利益保持了一致,才是实践了真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也就是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达到了统一。

求实精神就是讲求实际的意识。人类之实际莫大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莫大于自身为生存发展而进行的教育。人类最大的求实精神就是不断探索各种途径方法以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促进自身的持续发展,实施与自身愚昧落后相诀别。像宇宙无边无际一样,人类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也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人类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求实精神也是无止境的。随着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拓宽和加深,现实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便被接二连三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人类就是在不断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前行的(愈是往后,提出并要解决的问题愈多.愈复杂)。求实精神贯穿于人类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认识和改造的整个历史过程中:认识世界要有求实精神,即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不是从限定的模式出发;改造世界要有求实精神,即通过认识世界后所确定的工作及指导思想要符合客观实际,要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不是脱离实际的蛮干.脱离实际的瞎指挥。人类就是在不断认识和不断改造世界的整个过程中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挺进的。自然这中间有它成功的喜悦,也有它失败的痛苦;有渐进的时候,也有猛进的时候;重复是常见的,倒退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不管怎样,谬误总是被真理所代替,黑暗的一面总是让位于光明的一面。回顾人类走过的漫长路程,诸如人类的起源,发明创造的涌现,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革以及人类自身素质的提高,全都是人类伟大的求实精神的注脚,全都是人类伟大的求实精神的宏篇巨著。具有求实精神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中,他们或代表一个集体,或代表一个国家,或代表一个国际组织),他们会在不同的情况下,一般都能程度不同地较准确地抓住该社会.该时期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原始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凡事则从群体.全人类的利益出发)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采取相应的方法措施,通过他们的努力以致广大人民的努力,推动历史车轮前进。

一般地说,为人民做出贡献的人,为人民所怀念的人,他们都是同爱国主义与求实精神融于一体的人。凡使生产力得以提高,使人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得到改善的各种方针.政策,各种努力.工作,都是同爱国主义与求实精神紧密结合的结晶。这种人.这种结晶,融于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它记录了人类光辉的历程,展示了人类长足的进步。

由于环境的改变,比如说大片森林的失火,或者由于别的什么原因,一些类人猿很不情愿地从热带雨林带来到了热带草原带或亚热带,来到了一种新的环境里。这时候便出现了一种从未碰到过的迫在眉睫的严重问题:原来吃惯了的食物,这里没有了,怎么办呢?面临生与死的考验,需要它们做出快速反应。于是有的类人猿便饥不择食,吞下了某种植物的果实或什么动物的皮肉之类的东西,居然活下来了。自然这中间也有不识时务的绝食者以及吃了什么有毒的类人猿都不复存在了。存活下来的久而久之逐步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地采掘一些什么植物的果实茎叶之类或追捕一些什么动物来充饥。这样总算适应了变化了的环境。在长期寻觅食物的过程中,比如说由于特大旱灾的出现,它们不得不挖掘植物的根或剥下树皮来延续生命。有时抓破了前爪,有的类人猿便缩“手”不前了;这时偶尔出现了一个或几个类人猿忍着疼痛灵机一动就近抓取现成的石块

去凿。这一招使它(们)感觉到容易多了,既省了力气,又省了时间,而且又使前爪退居二线免受皮肉之苦,喜不自禁啊!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模仿它(们)的动作抓取石块去凿,个个愉快极了。经过长期反复地使用,它们发现了有棱角的石块,或锋利的石块使用起来更省力省时。于是它们在没有现成的有棱角的或锋利的石块的环境里,偶尔又出现了一个或几个聪明的类人猿首先拿了一块石头去敲打另一块石头——制造工具——哪怕起初仅仅改变了一顶点原样:这也许就是最初的石器工具的制作吧。然而正是这种有意识地打造石器的开始,也便宣告了人类的诞生。

由此可知,环境的不断变化是类人猿转变成人类的客观因素。吃下祖祖辈辈从来没有吃过的食物,这是适应环境的求实精神锋芒的初露;抓取天然石块为自己所用,算是适应环境的求实精神的新招数;而有意识地模仿自然界的实物去打制石器,这种改造环境的求实精神是类人猿与动物界分道扬镳踏进人类大门的第一步。从这里我们也会看到,求实精神可分两类,即适应环境的求实精神(动物的本能)和改造环境的求实精神。人类不但继承了一般动物所具有的适应环境的求实精神,更有改造环境的求实精神。改造环境的求实精神是人类的一大发明.是人类的专利 ,是类人猿发生质变的根本因素,并在以后人类社会进步中始终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类人猿在向人类转变的过程中,群体无疑是个体的坚强后盾,或者说,个体只有依靠群体的力量才有可能生存下来,尤其在同猛兽.“敌人”斗争的过程中是这样的。由此看来,促使类人猿向人类转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爱“国”主义——热爱群体.忠诚群体.依靠群体.为群体贡献力量。

爱国主义说到底也是一种求实精神,如同五个手指不论长短都是手指,但拇指与其它四指的功能却有不同。拇指就像爱国主义,其它四指就像求实精神。二者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用在这里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是极为恰当的(爱国主义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内涵与外延有所不同,而求实精神随人类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历史时期会产生多种多样的内容)。脱离了爱国主义的求实精神不会促进社会进步,在它的指导下必然会走到邪路上去;背离了求实精神的爱国主义也不会促进社会进步,在它的指导下也必然会走到邪路上去(如甲午战争,日本属前者,清朝属后者)。原始社会的人类同爱“国”主义与求实精神紧密结合才完成了从猿向人的转变,并成为社会进步的三要素。

如前所说,求实精神包括适应环境的求实精神和改造环境的求实精神。据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人类同爱国主义与求实精神的紧密结合表现为改造环境.适应环境——再改造环境.再适应环境,如此循环往复以致无穷。这就是人类走过并继续走的正确道路,这就是人类做过并继续做的正确工作。愈是往后,改造环境——适应环境的频率愈高.层次也愈高。适应环境的过程愈短,社会进步得也愈快。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在那个“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的特定环境里,分析了“天下苦秦久矣”的形势,权衡了“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

的不同意义,决心“举大计”而“死国”。这里的“举大计”即发动起义,就是他们的求实精神。在“借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的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陈胜.吴广发动农民造反,不仅得到九百戍卒的一致拥护,而且表达了普天下劳动人民的共同愿望,“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这种顺应历史潮流的举动,同样是求实精神的表现。这里的“死国”即为国家大事而死就是他们的爱国主义。为结束“天下苦秦久矣”的局面而不怕牺牲的精神,为解救和自己一样受奴役遭不幸的苦难百姓而甘愿捐躯的赤诚之心,就是他们的爱国主义的真实写照。

陈胜.吴广发动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为以后数百次农民起义开了先河,为农民夺取政权作了首次伟大的尝试,尽管他们先后牺牲,可他们播下的火种却燃起了燎原烈火,最终推翻了秦王朝。这次起义和别的农民起义一样,给以后的统治阶级以深刻的教训,正像唐太宗所说的“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同时,这次起义为西汉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的改善立下不可低估的功劳。

封建社会中,不少有作为的皇帝,他们就是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同爱国主义与求实精神紧密结合的其中的典型。当然,皇帝是封建社会中代表剥削阶级根本利益的最高统治者,与无产阶级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或通过武力征战,或通过流血政变,或通过玩弄权术等手段夺得了天子地位(更多的是从父兄那里名正言顺地继承下来的)后,便以天下财产为己有.视天下百姓为己臣,这时的国就成了他当然的家了。汉高祖夺得帝位后对他父亲说的“某业所就,孰与仲多”的话就是这个意思。作为一家之长,为了维护既得利益,爱家就成了那些有远见卓识的皇帝的事了。就这个意义上说,封建社会中那些治天下.得民心的皇帝是爱国的。同时,这些皇帝一般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求实精神,在历史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隋文帝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即位后,“重新统一南北,从中央到地方进行改革:推行三省六部制,削减地方机构,同时改革选官制度。他本人也勤于政务,崇尚节俭。在位20多年,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长安.洛阳一带修建了许多大仓库,储积的粮食布匹,一直用到唐朝初期。全国户数增加了近一倍。”

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先生怀着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东渡日本求学的经历,充分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与求实精神。那些不务正业,白天赏樱花.傍晚学跳舞的“清国留学生”令鲁迅厌恶;在仙台,为影片中日本兵枪杀中国人的镜头而狂呼“万岁”的日本“爱国学生”使鲁迅愤慨;而影片中那些围观日本兵屠杀中国人的中国人叫鲁迅痛心……所有这些情感都是青年时期的鲁迅先生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的自然流露。弃准备回国医治国民身体病痛的医学学习,择今后疗救国民精神顽疾的文学艺术道路,充分体现了鲁迅先生为振兴中华而艰辛探索.勇挑重担的求实精神。鲁迅先生的一生,就是和爱国主义与求实精神不断结合的一生,鲁迅先生的不朽业绩正是他同爱国主义与求实精神高度统一的见证。

白求恩同志是同国际主义.求实精神完美结合的典范。他不仅爱自己的祖国,也爱我们中国。我们说这种国际主义就是扩大了的爱国主义,这与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以糟蹋.掠夺被侵略国家的财产,奴役.屠杀被侵略国家的人民为特征的法西斯日本军国主义形成天壤之别。白求恩同志为拯救受异族蹂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民,受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不顾年迈,离开自己的祖国.亲人,抛下舒适的环境.惬意的生活,毅然决然地来到战火纷飞的艰苦的八路军抗日前线为伤病员和老百姓治病。这就是白求恩同志在二战中的求实精神。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直到把自己的宝贵生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看到他的工作.听到他的事迹,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怎能不潸然泪下而深表

赞叹,并向他学习誓死保卫生我养我的祖国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面对德意日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1942年1月1日,英美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的签定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这是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同爱国主义与求实精神紧密结合的产物,与这次大战全面爆发前英法美对德意采取姑息纵容的态度.甚至以牺牲他国利益求得一时安宁的行为完全相反,反法西斯同盟国组织对德意日展开了有步骤的声势浩大的攻势。以后,美英苏中之间多次举行阶段性的会晤,并不断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终于迫使意大利.德国.日本先后无条件投降。这是世界人民同爱国主义与求实精神紧密结合的伟大胜利!侵略战争促使世界人民联合合起来,联合起来的世界人民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随着时代的前进,爱国主义与求实精神日益在国际交往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尽管前进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挫折,但总的方向是朝着和平.民主.平等.繁荣的方向发展,谁要是无视世界人民同爱国主义与求实精神紧密结合所产生的磅礴之力,甚至胆敢以身试之,谁就会在它的面前碰得头破血流,粉身碎骨。

久经考验的新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邓小平同志是我们时代无产阶级思想家.革命家.政治家的楷模。他胸怀祖国.放心眼世界,明中国社会之结症.察人民生活之艰辛,博古今之众长.采中外之精华,在铲除林彪.“四人帮”这两个祸国殃民的反革命集团以后,以前无古人的英雄气概领导.支持全党.全国人民展开了一场卓有成效的有关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进而推翻了两个“凡是”,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否定了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错误方针,纠正了一批冤假错案。他又以无与伦比的胆略,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明了中国人民前进的方向。这是久旱的禾苗遇到的及时雨!“一国两制”的构想,深得大陆.港澳.台湾同胞,海外同胞以及世界爱好和平人们的普遍赞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大政方针的确定,给遭到严重破坏的经济注入腾飞的生机和活力。仅仅十几年,大陆经济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这一切举世瞩目成就的取得,无不是以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率领忆万人民同爱国主义与求实精神紧密结合进入又一个新的境界的结晶。

如此说来,人类同爱国主义与求实精神紧密结合,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是一切事业兴旺发达的基础,是发挥个人.组织.政党才能的源泉;抛弃了这个动力.丢掉了这个基础.丧失了这个源泉,必然会停滞.衰退.覆灭。自然,我们在谋求改善生存条件.促进经济文化等的持续发展以及为了生存发展而与愚昧落后相诀别,就不能影响.甚至破坏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利益。同时,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整体的长远的利益,有时放弃甚至牺牲暂时的局部的利益以及考虑到国家间.地区间全局利益主动承担义务而使本国受到一些损失,这也是我们同爱国主义与求实精神紧密结合的表现。

如果说社会进步是杠杆转动时产生力的一点——重点的话,那么爱国主义与求实精神就是杠杆转动时的支点和力点,而杠杆的操作者就是人类。人类同爱国主义与求实精神紧密结合已经并将继续为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进步发挥巨大作用。

今天,如何使我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弘扬人类的光荣传统——爱国主义与求实精神,从而加快民族素质的提高,加快各类人才的培养,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呢?

首先就是学习,不但要学习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更要向当今中外先进人物学习。不仅要学正面的,还要从反面材料中汲取教训,正如孔夫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除此而外,还要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不同时代的人们同爱国主义与求实精神紧密结合的精神财富,它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真理。在此基础上,更要学好二十世纪后期的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是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昂首挺胸.阔步前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指南。用这一先进思想武装起来,将会使我们更加心明眼亮,如虎添翼。其次是实践,培养爱国主义与求实精神不能纸上谈兵,需要结合实际工作付诸实践。从今天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就像蚕吃桑叶一样,一点一点地咀嚼,一天一天地长大“在吃吃睡睡中自我更新”,最终吐出精美的丝。这种学习.这种实践要贯彻自己的一生。

值得注意的是,在铸造爱国主义与求实精神的过程中,从长远看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从近期看,又不能急于求成。我们不能要求自己通过几天的学习与实践一下就变成一个充满爱国主义.富有求实精神的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这个道理。像居里夫人.黄继光.雷锋..焦裕禄.钱学森.袁隆平等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他们之所以成为英雄,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才会在一定的环境里发出同爱国主义与求实精神紧密结合的耀眼光彩。如同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就需要不断地汲取雨露.阳光.空气.养分。又似一包炸药,之所以一触火即行爆炸,根本原因是包里装满炸药。这里面有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虽然每个英雄成长历程不尽相同,但这个规律却是英雄们所共有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我们善于学习而又勤于实践,只要我们脚踏实地而又坚定不移,我们一定能够早日成为一个同爱国主义与求实精神紧密结合的大有利于祖国.大有利于人民.大力促进社会进步的人。

本文所引用的内容均来自当年的中学课本以及当时的报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