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晴是认识和感受世界的第一扇窗户,在山水画写生过程中,构成画面的第一要素是自然界的视觉印象,视觉印象是客观存在的,大自然给予的。它是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手法给予观察者最鲜明的视觉感受。通过对生活的深入观察体验发现美,得到关于现实中美的事物的表象。

著名山水画100幅临摹技法(跟历代绘画大师学山水画写生创作方法)(1)

刘丹《蓝田写生四》 33×45.5cm 2018年

石鲁对于写生观察曾提出:“观物当面面观,变动观,上下观,远近观,四时观表里观,无所不观,无微不至,必熟能活。观察生活,洞悉物理,既要冷观,静观,更要热观,动观,要直观,又要默观。”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的造物主,给予我们不同的印象。

著名山水画100幅临摹技法(跟历代绘画大师学山水画写生创作方法)(2)

刘丹 《秦山深处有人家》 69×70cm 2018年

如荆浩浪迹于太行山之洪谷,每日上突巍峰,下彻穷谷,开创了高古浑沦的北派画风,太行的巍巍就是它本身所具有的,太行的原始美给予了荆浩最原始的视觉印象,高古浑沦可以说是太行为我们诉说的“美”;董源卧于江南而写烟山云林,李成避地营丘,徜徉于烟云雪雾之间而成就其寒林迷离之妙笔,他们将江南山川的远近层次和寒林平远之景表现的淋漓,这也是因为客观物象所诉说的不同的气象萧疏,烟林清旷;范宽常居太华、终南,时时危坐山林之间,雄浑壮伟的北方山水成为了峰恋浑厚,势壮雄强的客观印象;黄公望每日看富春山,领略江山钓滩之概,探虞山而知朝暮之变幻,四时阴霾之气韵而画乃入神;倪瓒浪迹五湖三泖而成其幽淡疏萧之趣。在写生过程中所到之处不同,赋予的视觉印象也有不同之处。

著名山水画100幅临摹技法(跟历代绘画大师学山水画写生创作方法)(3)

刘丹《秦山晚照》 69×70cm 2018年

陕北的苍荒,江南水乡的温润,四川青城的清幽,黄山的雄、奇、峻以及太行的巍巍不同的客观物象给予我们观察者不同的视觉感受。客观的视觉印象将自然最是原始的,感性的表现于我们的画面。我们的眼睛用感性的目光告诉我们什么是自然,什么是表象的美,那是不经过加工的,是自然本身所赋有的“美”。

著名山水画100幅临摹技法(跟历代绘画大师学山水画写生创作方法)(4)

五代后梁 荆浩《匡庐图》绢本水墨,纵185.8厘米,横106.8厘米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从表象到形象概念要经过反复多次的认识,并要经过头脑的分析,综合,抽象,具象等加工改造作用,人的认识的主观能动性正是表现在这些作用上。对于通过观察体验而得来表象进行比较,选择,分析,综合,然后进行抽象和具象,最后得到一个反映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新形象,这就是形象思维中的“形象概念”。简单的说即是面对大自然时自己的内心感受,不是简单的视觉印象,而是视觉印象对于画者内心的冲击与画者所产生的对所见事物的一个新的内心描绘。

著名山水画100幅临摹技法(跟历代绘画大师学山水画写生创作方法)(5)

刘丹《山洼人家》136×34.5cm 2018年

然而在写生中如何将视觉印象升华到形象概念,就是要求我们在写生时更要注重自己的感受,正如张大千愈“要领略山川灵气,不是说游历到那就完了,实际是要深入其间,栖息其中,朝夕孕育,体会物情,观察物态,融会贯通,所谓胸在自有丘壑之后,才能绘出传神的画。必须要体会自然,才能表现自然”。

只有在将视觉艺术上升为内心视象,将自然放置于画者的心中,人是画面的主宰,画到一定程度时,根据画面的需要可偏离对象,这样画面才会更真实,不仅要画其所见,而且要画其所知,还要画其所想。

著名山水画100幅临摹技法(跟历代绘画大师学山水画写生创作方法)(6)

刘丹《晚山》 136×34.5cm 2018年

荆浩在《笔法记》中提到“思”和“景”,思者:刑拨大要,凝想形物。景者:制度因时,搜妙创真,是指画家对景物的构思设想,裁减取舍,进而进行构图创作而言的。眼前的景物并不能样样入画,而必须通过构思,决定取舍,对庞杂的形象进行提炼、加工、概括、提高,所以说:“刑拨大要,凝想形物”。而这个基础是必须对景的不同环境、条件、时间有深切的体察和感受(“制度时因”)在搜索探奇的过程中创造出合乎物象精神实质的“真”来(“搜妙创真”),显然这是写生过程中需要观察自然景物,广泛搜索素材,通过主观意识对所见的自然景物进行加工,这也是“厚积薄发”的一个创作规律。

我们对景写生时,一方面要悉心感受大自然的变化韵律,另一方面要“超以象外”,得山水象外之象,这是中国山水画追求“物我为一”的境界。

​内容整编自:刘丹《中国山水画创作与写生》《艺术品鉴》2019年11月刊,感谢作者及杂志提供资料,如有问题私信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