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公布拟认定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红色文化传承示范校名单。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全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校、红色文化示范校遴选认定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质量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组织专家根据《遴选标准》对各地市、各高校推荐申报的学校进行评审。其中济南市市中区爱都小学、济南市市中区泉秀学校小学部被评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济南育英中学、济南市经十一路小学被评为红色文化传承示范校。

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

济南市好的学校排名(济南市市中区这四所学校上榜)(1)

首批红色文化传承示范校

济南市好的学校排名(济南市市中区这四所学校上榜)(2)

济南市市中区爱都小学

打造富有“两创”精神的新时代礼乐文明

济南市市中区爱都小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提升自身的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

学校提出了“仁者爱人 推己及人”的育人目标, 通过一个核心:培养仁爱之心的爱都学子;三条路径:校园、家校、实践;七个维度:知经典、知礼乐、知天地、知万物、知圣贤、知祖先、知修身;12个课程:论语课程、古文化课程、习礼守正课程、节气与气节课程、花儿与中国课程、先贤课程、家风课程、家族课程、孝亲课程、实践课程、红领巾志愿服务岗、研学课程;八大行动:诵经典、兴礼乐、办讲坛、传家风、办节庆、研学游、习六艺、做君子,打造富有“两创”精神的新时代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培养仁爱之心的爱都学子。

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融入日常,嵌入教学,丰富传统文化课程内容,以“学习经典,文化传承”的理念为指导,构建传统文化课程体系,链接校园生活,对话先贤,涵养学生行为,通过礼乐修己,实现仁者爱人的人格教育。

济南市市中区泉秀学校小学部

济南市市中区泉秀学校小学部始建于2017年9月,借助市中教育“南兴”发展规划的政策扶持和宏伟蓝图,厚植传统文脉,植入泉秀基因,确定了“一源复生”的办学理念,培养有坚实根基的现代中国人作为我们的育人目标,借助传统文化,涵养泉秀学子的家国情怀。

学校在传统文化教学上坚持两条实施路径并行。一是立足课堂,扎实进行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学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每班每周保质保量开设课程。专兼职教师讲解课程内容,课前充分备课,深入挖掘教材,保证落实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借助每课中的主题句、古语今说、明道喻理等内容,结合精彩的小故事,引导学生理解经典语句的含义、背诵经典。学习中华民族美好品质,从而学以致用,规范言行。

二是践行创新,实现体验式传统文化教学转换。学校在学生学习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身体力行。针对一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创造性地将经典蒙学中的经典语句与《小学生行为规范》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家、在校能够主动践行,形成有礼的行为风貌、良好的班风校风。

学校将《弟子规》与体育教学进行融合,创编出了行之有效的《弟子规践行操》。在经典的浸润下,学生一边做操一边背诵经典,校园里书声朗朗,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济南育英中学

济南育英中学始建于1913年,具有悠久的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矗立于校园中央的青砖小楼,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济南地方团成立大会会址,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曾在这里从事早期党团的工作。

济南市好的学校排名(济南市市中区这四所学校上榜)(3)

在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育英培养了众多社会精英、国家栋梁。闪光的红色校史和灿若星辰的育英前辈,成为育英建设红色文化校园、开展红色教育的独特优势。

基于此,学校提出建设红色育英、人文育英、现代育英的学校发展目标和规划,积极开展红色文化的传承与红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推出了“党旗•团徽•育英人”党建品牌,从三个维度打造立德树人的“教师魂”、奋发有为的“少年魂”,坚苦勤劳的“育英魂”,全面开展“铸魂”工程。经过十余年的不懈探索,形成以“铸魂”教育为内核,党员、团员、全体育英人共同参与建设的红色育英文化,促进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品质,助推实现教师与学生共成长的远大愿景,培养具有爱国心、强国志、报国能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最终教育目标。

济南市经十一路小学

英雄山下的“红色学校”

丹枫霜叶碧云边,英雄山下万点红。济南市经十一路小学始建于1952年,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英雄山脚下,如今已是一所跨越半个世纪的红色学校。学校有半数以上的学生来自部队家庭,与生俱来流淌着红色血脉。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为主题,全面落实红色教育。

“党旗引领创造路”的红色信仰

学校创建“党旗引领创造路”的“红色党建品牌”,构建“党建引领 ”模式。学校激活“红色引擎”,建设担当有为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红色热量”,担负起教育集团龙头校的责任。实现集团各校一起走的同时,还实现家庭学校一起走,教育过程有创新、有效果、共成长。

“三个课程”坚持的红色精神

“红色阅读”课程:通过读红书、走红路、讲红色故事、摘抄和习作等形式,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发展思维,增强阅读能力,弘扬英雄精神,传承优秀文化。“红领巾”课程:学校精心组织“寻·迹”——红色研学课程,开展了一系列有亮点、有声势、有影响的“红色”教育体验课程,让“博物馆”当教室,“社会”当课堂。“红色家庭”课程:学校以传统特色活动“家长进课堂”为载体,将红色革命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课程,融入家校共育,有效推动了红色教育走进千家万户。

打造家门口一站式的红色育人空间

学校将全校39间教室打造成39间“教室里的党史馆”,引导广大少先队员“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感受党的伟大成就。济南战役纪念馆作为学校红色教育基地,启发孩子们要铭记先烈遗志、树立远大志向,为建设美好祖国而努力;在军区驻地,队员们参观连队,聆听英雄故事,感受深厚的部队文化;学校还与山东省青少年宫常青营地等多个社会优质资源合作,让学生在红色基地中体验红色精神,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原 通讯员 董国华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