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史》记录,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唐朝人口顶峰为6300多万。《资治通鉴》里记载唐代宗广德二年(763年),当时人口是1690多万,发生了什么事情,九年的时间,整个唐朝减少了4610万人口,这些人哪里去了?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贼安禄山马上要攻入都城长安,这个时候,作为皇帝应该干什么,应该奋起反抗,至死不渝,可是当时的皇帝唐玄宗呢,他居然带领家眷逃跑了!接下来的悲剧就是安禄山顺利攻下长安。当时好多老百姓都逃往南方去了,包括杜甫和李白也不得不逃难到南方。

愤斥皇亲的诗人(身为皇亲国戚的诗圣杜甫也会做如此)(1)

在这场战乱中,杜甫携全家逃难,先后在白水、廊州、长安、凤翔、华州、秦州、同谷、成都、梓州、阆州等地流徙。

逃难途中,杜甫过着“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野果充猴粮,卑枝成屋椽”的艰苦生活,还有“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彭衙行》)饥饿、疾病、猛兽,这样的颠沛流离。“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垂老别》),“所迎多被伤,呻吟更流血”(《北征》),杜甫沿途还看到横尸遍野、流血成河。

“安得壮士挽天河,洗尽甲兵常不用”(《洗兵马》),“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蚕谷行》)。这是一个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读书人的心声,希望战争早日结束,让农民恢复劳作,让天下回归太平。

愤斥皇亲的诗人(身为皇亲国戚的诗圣杜甫也会做如此)(2)

763年,杜甫52岁,这一年他流寓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前一年,史朝义溃逃,官军收复了东部洛阳,收复了河南河北的十个州,763年正月,史朝义兵败自杀,史朝义所占领的河南河北各州郡全为官军收复,延续将近八年多的“安史之乱”基本结束了。

首联: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忧心烈烈的杜甫忽然听到收复的捷报,杜甫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泣不成声,我们的伟大诗人也哭了,八年的国破家亡让杜甫备受煎熬,这一刻,他将八年的身心历程化作了泪水,杜甫夸张地说,自己哭得衣服都湿透了,不知道情况的人还以为他没有打伞,被雨淋到了。

“剑外忽传收蓟北”这一句,有一个字特别关键,如果我们用我们的朗读是难以发现它的特殊之处,如果用我们中国传统读书法吟诵就会发现它的特殊之处,这个字就是“忽”字,这个字在唐朝时发入声声调,这个声调在普通话里是没有的,入声的特点就是读起来很短,我们把“忽”读得很短,我们就能体会到:杜甫当时为什么要用这个字了,一个“忽”字更能突出杜甫听到这个消息后给他带来的惊喜若狂。

愤斥皇亲的诗人(身为皇亲国戚的诗圣杜甫也会做如此)(3)

颔联: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初”到“却”形成了一个对比,也是一个情绪的转折,哭泣之后的杜甫,接下来的反应又完全不同,以前每天看到妻子和孩子跟着自己流离失所,心中万分惆怅,这个时候再看他们,自己心中的忧愁已经散去,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内心狂喜到甚至有点不知所措,杜甫当时正在看书,对于一个饱读诗书的杜甫来说,又是那个书本极其珍贵的年代,每个读书人都会爱书如命,以前看书完毕以后,杜甫都是轻拿轻放,现在他随意地把书卷了起来,所以一个“漫”字微妙地表达了他心中的狂喜程度。

“喜欲狂”,“欲”是入声字,要读很短,我们知道古诗文里的“欲”是想要的意思,就是要做还没有做出来那个中间的状态。杜甫喜悦到想要发狂?那杜甫到底发狂没有?诗圣发狂是什么样子?我们继续往下看。

颈联:白!日! 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当时作的是“白首放歌须纵酒”,后人读到此,觉得将“白首”改为“白日”更加贴切,所以就把“首”字改成了“日”字,他们连诗圣的诗也改啊。杜甫原本想表达的是,我这个白发老头在这个时候需要借着酒劲放声歌唱。后人改为“白日”,“白日”是两个入声字,特别强调这是白天,“白日”在古诗词中还有时光的含义,想表达喜悦之情,是杜甫在白天放不开吗?晚上才能放得开?是老杜害羞了吗?所以需要喝酒才能唱出来。这属于老头也疯狂吗?因为当时正值春天,所以正是回乡的好时光。杜甫马上随即想到的就是回洛阳。

愤斥皇亲的诗人(身为皇亲国戚的诗圣杜甫也会做如此)(4)

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已经规划好了路线,从“巴峡”穿到“巫峡”,因为水路峡险而窄,因为沿途两边都是山, 行船几乎在半封闭前行,像火车穿山洞一样,一个“穿”字既说明了沿途的地貌,也表达了回乡之急切。从襄阳到洛阳,杜甫又用了一个“向”字,我们仿佛能看到,杜甫沿途的神情,内心无时无刻在向往着回到洛阳的场景。

其实最后一句诗有不合理的地方,那就是杜甫为什么不直接从梓州回洛阳,而是要从襄阳走呢,从地图上看,这明显是绕路了,难道他去襄阳有别的事情吗?

原来襄阳是杜甫十七世祖杜预建功立业的地方,他在《回棹》诗中写道:“清思汉水上,凉忆岘山颠”,“吾家碑不昧,王氏井依然。”意思是说,如果能够北归,途径襄阳,一定要到岘山羊杜祠去祭奠自己的远祖晋代镇南将军杜预,去凭吊一下立在岘山之颠的杜预铭功碑。

题外话:杜甫十七世祖杜预是为《左传》做过注解的第一人,杜甫的爷爷杜审言是唐初“文章四友”之一,杜甫的父亲杜闲是位县令,杜甫的姥姥是唐太宗的曾孙女,杜甫的爷爷的妈妈是唐太宗弟弟舒王李元的女儿,这样看来,杜甫是皇帝的远方亲戚。

如《道德经》里所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杜甫之所以被称为诗圣,古代的读书人从小读圣贤书,心中自然有济世安民的理想,唐朝的读书人那么多,杜甫是那个时时刻刻心系着百姓的读书人。

这首诗也不例外,诗中杜甫的那种狂喜,不仅是为自己,为家人,更是为天下百姓而狂喜,为国家而狂喜,所以狂喜的程度很深,以至于文中的杜甫向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杜甫,他在高兴至极的时候,也会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对于古代的一个从小读圣贤书的杜甫来说,没有好好把书卷起来,白天在那里唱歌已经是很狂野的事情,这是严重失礼的事情。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有人说杜甫当时听到收复的消息以后,他奋笔疾书写下了这首诗,其实不然,古代人作诗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直接吟诵出来的,所谓出口成章,何况杜甫,更是如此。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押阳韵,押韵的字是“裳、狂、乡、阳”,我们看它们的韵母,是ang,这个韵吟诵起来,拖得很长,什么样的歌曲常用带ang韵字结尾呢,是草原歌曲,因为草原辽阔,草原的歌曲听起来总是那么让人心旷神怡,心胸开阔,杜甫选用这个韵作为韵脚,因为他心中长久的憋闷终于得以舒缓,心中顿时开阔了起来,我们可以闭上眼睛,把韵字拖长,体会其中的韵味。“乡”和“阳”拖长,我们仿佛感受到了它的遥远。中国古代诗歌的鉴赏,一定不能缺少声音这个维度,这是现代课堂所欠缺的,却恰恰十分重要的环节,因为诗是吟诵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

统编教材古诗词教学要完成如下任务:积累、诵读、想象、理解、体会、感悟和鉴赏,诵读这一块是容易被教师忽视的,而这一块却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如果加入吟诵和声音方面的鉴赏,一切迎刃而解,古诗词教学也容易忽略想象,忽略让孩子去用心体会。让孩子们与诗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用孩子们的心去体会诗人当时的心,让孩子们的心与诗人的心紧密地连在一起。如果孩子们对诗歌始终无法产生共情,就无法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熠熠生辉的诗歌魅力,古今本不隔,而现在的孩子们学习一首诗,背会一首诗,考过了也就忘记了,诗词中的养分并没有在孩子身上留下来多少,诗词中的中华人文精神则无法在他们身上接续。

只是教给学生记忆诗词,教会学生理解和欣赏它,这叫教诗,而诗教是要让诗词教会学生如何生活、感同身受、深入体验,要和自己的生命生活触发碰撞,而通过吟诵这样的方式才可以让诗教走向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