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上一篇文章写,上次我写了关于现场的住宿,接着写点关于现场的饮食和娱乐,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石油工人经验教训与心得?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石油工人经验教训与心得(写一段中石油现场生活)

石油工人经验教训与心得

接着我上一篇文章写,上次我写了关于现场的住宿,接着写点关于现场的饮食和娱乐。

我们同一批3个人去了井队现场,由于是新分来的大学生,井队长虽然不喜欢但是没办法,只能将我们留下来,将一间仓库收拾收拾给我们住,给我们发了新工服,新被褥,洗漱用品都是自己买的。我们3个觉得无聊,跑去村庄的小卖部买了些零食扑克牌。2天后,让我们都去上白班(井队都是24小时作业,一般白夜班倒班都是7点对7点,就是白班上7:00到19:00,夜班上19:00到7:00,当然每个队不一样,看队上的安排,也有3点对3点的),安排我们做简单的活,比如清洗设备、打扫卫生。

10天后我们给分配到不同的班组,每个人有一个师傅,我的师傅是一个司钻,当时还签了师徒合同。中石油的企业对规章制度很重视,即便是走形式也会走一遍。当时记得很清楚,我师父跟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有事要记得跑,安全第一”,然后带着我绕井场走一圈,挨个给我介绍哪里危险哪里要注意等等。每次有好事他都能想到我,他能教的也都教我,每次休假我也找我师父吃饭喝酒,我们关系处得挺好,后来我出国工作,回国也不去油田,联系渐渐就少了。

当时由于井队的临时工走了几个人,班组缺人严重,所以把我分到班组后就直接顶岗干外钳工。新来的员工都很想表现自己,也愿意干活,所以我一直努力地学习,什么活都干。印象比较深的一件事就是,井队现场都有自己焊的垃圾桶,现场什么垃圾都往里面扔,剩菜剩饭、西瓜皮、油手套等等,但是堆积满也需要装袋然后让村里的老乡带走处理。有一次垃圾桶满了,队长就让我们班组收拾,没人愿意干,因为夏天热,里面气味太难闻了,有些垃圾用铁棍都没法掏出来,只能用手掏,后来我自己就主动说,我来,几年后想想,如果再来一次,我肯定不会干这个活。

吃喝:每个公司的规章制度不一样,在伙食方面管理也不一样。就我所知,有的公司是将伙食外包的,比如将井队的伙食外包给某个服务公司,这个公司提供食材和厨师,负责井队现场人员的吃喝,现场人员有任何不满都可以提,然后公司让服务公司改进,这种模式下伙食质量是有保障的;而我们公司的伙食是自己负责,每个月的食材队上自己采购,厨师一般是快退休的钻工,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再从事现场的作业,而二线又没有位置,就给安排到井队当厨师。

现在职工都不愿意干老钻的工作,太累太脏太苦了,而厨师又算是在一线工作,工资奖金跟着队上,不比老钻少,所以厨师反而是一个“俏活”都争着转岗。因为是队长自己采购的,所以井队的伙食完全是看队长“觉悟”,没有一个标准。有的队伍早上就是馒头稀饭加点咸菜,中午烧2个一锅炖,比如白菜豆腐,炒豆角,晚上基本都是4个菜(2荤2素),但是也都是那些便宜的菜类,比如鸭货、鸡腿,或者动物内脏。而且厨师也不是职业厨师,所以饭菜质量完全不可控。

我当年所在钻井队,因为队长人挺好,所以伙食还可以。以前班组是有活动经费的,就是队长给班里的人加餐、买东西的费用。刚分到班组的时候,白班下班副队长(班组长)都会提前买好啤酒,班组人员随便喝,东北的啤酒还特别有劲,不像南方的酒没啥度数,我每次都只能喝一瓶,后来经常喝喝习惯了能喝2瓶,吃喝完回屋就睡觉。像这样干完重体力活然后吃完就睡特别容易长胖,我前2个月长胖了10斤,我回家的时候我妈都不认识我了。现场一直禁酒,只是那时候查的不严,后来查的严了,不能看到酒瓶子,只要看到酒瓶子或者抓到人喝酒就罚款扣工资。所以喜欢喝酒的,现在都是自己买然后回屋里喝,喝完把酒瓶子处理掉。

每隔几天,下班后班组也会组织出去聚餐,到附近的村庄或者城镇饭店吃饭,改善一下伙食,那时候副队长都会提前通知到每个人,下班后赶紧洗澡换衣服,然后坐蹦蹦车(三轮车)出去,那时候你会发现原来每个人都不是邋遢人,都穿得光鲜亮丽的。到了东北,你会发现东北菜特别实在,而且价格便宜。东北菜的盘子特别大,每道菜分量很足,抖音之类的小视频也都能看到,一点不夸张。我曾经一个人在一个小饭店点了一份地三鲜和一份鲫鱼,一半都没吃完还不到20元,太浪费了,从那以后每次我一个人吃饭就只点一个菜。

有两道东北菜给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个是蘸酱菜,就是生的黄瓜、萝卜之类的蘸着东北人自己腌的大酱吃,我一开始不习惯也不敢吃,后来慢慢吃也习惯了,觉得挺好吃的,现在我去东北必点这道菜;另一个就是炒蚕蛹,脂肪含量很高,一嘴咬下去很油腻,我也是到东北才吃到这道菜的。

北方人好酒也能喝酒,特别是油田人,更是如此,据说一开始是为了驱寒,因为东北太冷了,靠喝酒才能保暖,后来发展成一种酒文化。我有次吃早饭,看到一个老大爷一个人就着花生米喝了一瓶白酒,当时我就特别佩服。在井队,这种酒文化发展到了极致,没事就喝酒,下班了喝酒,聚餐了喝酒,领导来了喝酒,不高兴的时候喝酒,高兴的时候也喝酒。冬天的时候有人每次倒班自己带2-3桶(估计一桶得有5斤)散装的白酒,下班没事喝点,一个倒班就喝完了。我在国内的时候就发现我的酒量不断提升,后来出国不怎么喝酒了,酒量就下来了,看来酒量这东西还是得练。

这里提一下蹦蹦车,也挺有意思的。到油田以后特别是在有采油厂和钻井队的地方,你会发现这种蹦蹦车特别多,而且你只要说去哪个钻井队,无论多偏,司机都知道在哪,而且这些司机都印着名片。因为井队一般在很偏的地方,外出不方便,所以每次出去都会让这些蹦蹦车来接,到了稍微繁华点的地方再找车。有时候你临时有事要回去,不能坐班车(班车只有在倒班的时候才有),那么就要打电话让这些蹦蹦车接你到有大客车的地方才行。另外很多人下班后想吃点喝点,但是自己又懒得出去,就给这些蹦蹦车司机打电话,让他们帮忙买,司机送来以后再付钱。

娱乐:现场的娱乐很少,都是在农村或者荒山僻野或者荒漠,能有什么娱乐,所以井队的酒文化很浓烈也可以理解,除了酒没啥可以带来精神上的刺激,而且现场基本都是大老粗,也不会天天看什么书。因为频繁搬家,所以井队也基本不装什么电视。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场员工都能买得起电脑,自己在家提前下点电影电视剧之类的,在野外的时候看。现在中石油也注意到员工精神娱乐这方面,给部分作业现场配了娱乐室,里面有书、健身器材、电视等等,但是对于老钻来说,下班了就是吃饭然后回屋美美地睡一觉。

零几年的时候,你到油区,会发现娱乐场所特别多,比如KTV,洗浴室等等,按道理有娱乐场所不奇怪,因为那时候的油田人工资相对来说比较高,又有保障,这个月花完了下个月就有,所以很多人下班放假都会去娱乐场所玩。但是油区的娱乐场所是出奇得多,反正我在其他城市没见过这么多洗浴室的。有时候,班里的人下班会叫一辆蹦蹦车去周围的娱乐场所玩,放松一下心情。这些年这类场所经过政府整治,少了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