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是《红楼梦》中重要的人物之一,关于她的结局,一直是众说纷纭。高鹗的续书描写林黛玉因贾宝玉娶了薛宝钗,而没有娶自己,悲愤含恨而死。高鹗续写的《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这一回不知道赚了多少读者的眼泪。高鹗把林黛玉对贾宝玉的痴情描写得十分生动传神,所以这一回在读者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很多读者认定,林黛玉的结局就是这样。就是因为爱而不可得,含恨而死。

但这个结局是否符合作者对林黛玉这个人物的设计呢?作者在《红楼梦》前八十回,有没有暗示林黛玉的结局呢?

当然有。我们都知道,《红楼梦》的作者经常通过诗词、酒令、灯谜、戏文、图画、花卉等各种细节来暗示小说中人物的命运。林黛玉是小说中的人气女主,怎么可能没暗示?

关于林黛玉的命运,在《红楼梦》第五回,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的判词和图画中就已经暗示了。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究竟是怎么死的(林黛玉是怎么死的)(1)

林黛玉的判词和薛宝钗的判词是合在一起的。她们俩共用一首诗,一幅画。这首诗有四句: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这四句诗里面,有两句是写林黛玉,另外两句是写薛宝钗的。在《甲戌本石头记》中,“可叹停机德”后面有三个字的批语:此句薛。“堪怜咏絮才”后面也有三个字的批语:此句林。“玉带林中挂”这句暗示了林黛玉的名字,所以不用猜,这句话也是写林黛玉的。“金簪雪里埋”这句暗示了薛宝钗的名字,所以是写薛宝钗的。

那么这首诗里面有两句是暗示林黛玉的命运和结局的。分别是:“堪怜咏絮才”和“玉带林中挂”。

堪怜咏絮才。“咏絮才”说的是晋代江南两大豪门世家之一的谢家才女谢道韫的故事。有一次,天下大雪,谢道韫的叔父对家里的孩子们说:“白雪纷纷何所似?”谢道韫的哥哥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叔父一听大为赞赏。从此就有了“咏絮才”这个典故,形容女子有才。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究竟是怎么死的(林黛玉是怎么死的)(2)

林黛玉有才吗?林黛玉有才确实不假。她是大观园里数一数二的才女,论写诗,不管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其他人都望尘莫及,只有薛宝钗偶尔能够有那么一两首勉强能和林黛玉平分秋色。

但是作者在暗示林黛玉命运的时候仅仅就说了一个她很有才,就完了吗?这好像跟命运关联不上啊。林黛玉的结局到底是什么?

所以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典故的表面去解读,还需要更深一步去探索人物的命运。“咏絮才”说的就是谢道韫,这个是没问题的。其实,作者在这里是用谢道韫的命运来暗示林黛玉的命运。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究竟是怎么死的(林黛玉是怎么死的)(3)

谢道韫的命运到底是怎样的呢?

谢道韫才貌出众,及待嫁之年,叔父便将她许配给大书法家王羲之之子王凝之。当时东晋有两大豪门世家,王家和谢家,所以这段婚姻门当户对。谢道韫在王家过了几十年平淡日子后,东晋王朝的气数也快尽了。

公元399年,孙恩、卢循举旗起义。当时谢道韫的丈夫王凝之任会稽内史,可他迷恋道教,面对起义军,他没有组织人马准备应战,而是焚香祷告。后来,叛军长驱直入,王凝之被害。

而与自己丈夫不同的是,谢道韫在听到叛军来袭的时候,就把家里的奴仆家人全部组织起来,武装起来,她自己带头迎敌。但终因寡不敌众,谢道韫被包围了。叛军正要杀她外孙的时候,谢道韫凛然正气地说:“这是王家的事,我外孙不是王家的人,你们不能杀他。要杀就杀我。”

叛军的首领孙恩以前就听说过谢道韫是个才女,今天看到她奋勇杀敌,毫不畏惧,正气凛然,内心非常钦佩,不仅没有杀他们,而且还派人把她和她外孙安顿好。

谢道韫带领奴仆家人,奋勇杀敌就暗示了林黛玉的结局也是如此!根据《癸酉本石头记》的描写,贾府被抄家之后,其实并没有完全败落,因为抄家只抓了几个有罪的主子,贾赦、贾珍、贾琏等人。贾政无罪并没有被抓。所以贾家并没有败亡。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究竟是怎么死的(林黛玉是怎么死的)(4)

后来,因为战争、饥荒,人不聊生,很多人都做了强盗土匪。贾环赵姨娘一伙,贾蓉贾蔷一伙,他们两拨人勾结外面的强盗土匪,回来抢劫贾府的钱财,并且杀了很多人。贾环直接把贾政给杀了,把贾宝玉给绑走了。经过几次较量之后,贾府仅剩的几个主心骨全部都挂了,后来只剩下林黛玉一个主子,仆人也死的死,逃的逃,贾府成了风雨中飘摇的孤舟。

就在贾府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林黛玉站出来,组织贾府剩下的家人和奴仆一起抵抗强盗土匪的入侵。跟谢道韫的结局一样,林黛玉寡不敌众,贾府很快大势已去,林黛玉为了自己不被强盗抓去被玷辱,就选择了自尽。

所以,“堪怜咏絮才”这句诗就是借谢道韫的命运来暗示林黛玉的命运,同时赞赏林黛玉的不畏强权、至死忠于贾家的高洁品质。“怜”在这里并不是可怜的意思,而是“敬重、敬爱”的意思。“堪怜”就是说林黛玉品行高洁,值得敬爱。

那么林黛玉选择自尽,她是用什么方式自尽的呢?

林黛玉的判词画的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两株枯木,就是个“林”字,“玉带”二字颠倒过来就是“黛玉”。这幅画对应着判词中的那句“玉带林中挂”。“玉带林”倒过来念就是“林带玉”,谐音林黛玉。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究竟是怎么死的(林黛玉是怎么死的)(5)

但为什么是枯木呢?木头枯了,那不是意味着木头死了吗?对,就是木头死了,木头就是林黛玉,也就是说这句话暗示了林黛玉死亡的方式。

林黛玉并不是高鹗续书中所描写的,因贾宝玉娶了薛宝钗,自己的爱情理想破灭,心灰意冷,含恨而死;也不是身体弱病死的;更不是投水而死。她是在树林里上吊自尽的。

当时,贾宝玉被贾环绑走之后,林黛玉就派小红和贾芸去打听他的下落。贾芸和小红打听到了,并且开展了营救贾宝玉的行动。但是,同时,倪二和茜雪也带人去救贾宝玉。结果在混乱中,宝玉被倪二、柳湘莲一伙人带走,并且带到了薛宝钗那里。

贾宝玉被薛宝钗被绊住了。薛宝钗骗他说林贾府已经败亡,黛玉已死,外面很危险,不许他出去。贾宝玉听到薛宝钗说林黛玉已死,心灰意冷,就不再吵着要回去见林妹妹了。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究竟是怎么死的(林黛玉是怎么死的)(6)

结果,林黛玉一个人带领着一群仆人,守着贾府,终因势单力薄,难以支撑,为了避免落到贼人手里被侮辱,林黛玉在贾府覆亡前夕选择了上吊自尽。

这就是“玉带林中挂”的真实含义,也是那副画想要告诉我们林黛玉的真实结局。

所以,林黛玉并不是一个只会写诗病病歪歪的柔弱女子,她是一个内心坚定、正直、高洁的奇女子。在面对强敌的时候,她一个弱小的女子,没有丝毫的怯懦和退却,也没有像薛宝钗那样,早早跑路,明哲保身,而是为了贾家,为了贾宝玉,坚守到了生命尽头。

就像之前她葬花一样,贾府的人一个一个都死了,都是林黛玉亲手埋葬的。“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结果,她自己上吊自尽,却没有人来埋葬,直到过了很久很久,尸体都已经腐化,只剩下白骨的时候,贾宝玉才回来埋葬她。

林黛玉为守住贾府,耗尽了所有的心血,流干了所有的眼泪,这才是她下凡报恩,还泪给贾宝玉的真实情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