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国学经典诗经第五讲(国学经典诗经第十五讲)(1)

《国风·桧(kuài)风》

其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共4篇。即桧地的乐调。桧,又写作“郐”。桧地在今河南郑州、新郑、荥阳、密县一带。周平王初,桧国为郑武公所灭,其地为郑国所有。

羔裘

先秦:佚名

羔裘逍遥,狐裘以(cháo)。岂不尔思?劳心忉忉(dāo)。

羔裘翱翔,狐裘在堂。岂不尔思?我心忧伤

羔裘如(gào),日出有。岂不尔思?中心是

【注】

羔裘:羊羔皮袄。逍遥:悠闲地走来走去。:上朝。忉忉:忧愁状。翱翔:鸟儿回旋飞,比喻人行动悠闲自得。在堂:站在朝堂上。忧伤:忧愁悲伤。:动词,涂上油。:照耀。:悲伤。

【译】

穿着羊羔皮袄去逍遥,穿着狐皮袍子去坐朝。怎不叫人为你费思虑,忧心忡忡整日把心操。

穿着羊羔皮袄去游逛,穿着狐皮袍子去朝堂。怎不叫人为你费思虑,想起国家时时心忧伤。

羊羔皮袄色泽如脂膏,太阳一照闪闪金光耀。怎不叫人为你费思虑,心事沉沉无法全忘掉。

【析】

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全诗表达了身处末世的臣子深切而无奈的心痛感觉及深切思虑。

国学经典诗经第五讲(国学经典诗经第十五讲)(2)

素冠

素冠兮?棘人栾栾兮,劳心慱慱(tuán)兮。

庶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与子同归兮。

庶见素(bì)兮?我心蕴结兮,聊与子如一兮。

【注】

素冠:白帽。:幸。棘人:罪人。棘,执囚之处。栾栾:瘦弱的样子。慱慱:忧苦不安的样子。:愿。:即蔽膝,古代官服装饰,革制,缝在腹下膝上。蕴结:郁结,忧思不解。如一:如同一人。

【译】

有幸见你戴白冠守礼如仪,见你身体是如此瘦弱憔悴,都是因为尽礼而忧伤劳累。

有幸见你穿白衣守礼如仪,我也情不自禁地哀戚伤悲,好想和你一路同行相携归。

有幸见你白冠白衣白蔽膝,我内心深处忧伤沉沉涌积,恨不得和你同悲融为一体!

【析】

这是一首赞美孝子的诗。

国学经典诗经第五讲(国学经典诗经第十五讲)(3)

隰(xí)有苌(cháng)楚

隰有苌楚猗(ē)傩(nuó)其枝,(yāo)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

【注】

苌楚:蔓生植物,今称羊桃,又叫猕猴桃。猗傩:同“婀娜”,茂盛而柔美的样子。:少,此指苌楚处于茁壮成长时期。沃沃:形容叶子润泽的样子。:喜,这里有羡慕之意。:指苌楚。

【译】

低洼地上长羊桃,蔓长藤绕枝繁茂。鲜嫩润泽长势好,羡你无知不烦恼。

低洼地上长羊桃,蔓长藤绕花儿美。鲜嫩润泽长势好,羡你没有家拖累。

低洼地上长羊桃,果实累累挂蔓条。鲜嫩润泽长势好,羡你无家需关照。

【析】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人自叹不如草木快乐。如果只着眼文本,就诗论诗,其内容并不复杂隐微,甚至可以说是较简明直露,诗中反复表达的,无非是羡慕羊桃生机盎然,无思虑、无室家之累,意明语晰,无可争议。

国学经典诗经第五讲(国学经典诗经第十五讲)(4)

匪(bǐ)风

匪风发兮,匪车(jié)兮。顾瞻周道,中心(dá)兮。

匪风兮,匪车(piāo)兮。顾瞻周道,中心兮。

谁能(pēng)鱼?溉之釜鬵(xín)。谁将西归?怀好音

【注】

匪风:那风。匪,通“彼”,那。:犹“发发”,风吹声。:疾驰的样子。周道:大道。:痛苦,悲伤。:飘风,旋风。这里指风势疾速回旋的样子。:轻快的样子。:悲伤。亨:通“烹”,煮。:锅子。:大锅。怀:遗,带给。好音:平安的消息。

【译】

那大风呼啸起来旗带飘荡,那车儿飞奔起来辚辚作响。回顾通周的大道渐行渐远,心里陡然涌起无尽的忧伤。

那大风呼啸而来左右回旋,那车儿飞奔起来轱辘响转。回顾通周的大道渐行渐远,我心里无尽悲伤好不凄然。

哪位妙手烹制鲜美的河鲤?我愿为他当助手洗净锅底。哪位朋友准备西归故乡去?为我捎回一切安好的讯息。

【析】

此诗为游子或役夫的思乡诗。

国风·桧风完!

国学经典诗经第五讲(国学经典诗经第十五讲)(5)

《国风·曹风》

《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共四篇。曹,国名。西周初武王封其弟曹叔振铎(duó)于曹国,建都陶丘(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公元前487年为宋景公所灭。曹国的统治区在今山东菏泽地区一带。曹风就是这一区域的诗。曹诗产生的时代,从内容判断,多为东迁以后,在风诗中,它产生的时代较晚。

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wū)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xué),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shuì)。

【注】

蜉蝣:一种昆虫,寿命只有几个小时到一周左右。蜉蝣之羽:以蜉蝣之羽形容衣服薄而有光泽。

楚楚:鲜明的样子。:通“乌”,何,哪里。采采:光洁鲜艳的样子。掘阅:挖穴而出。阅:通“穴”。

麻衣:古代诸侯、大夫等统治阶级日常衣服,用白麻皮缝制。:通“税”,止息,住,居住。

【译】

微弱蜉蝣在空中振翅飞舞,漂亮的外衣色彩鲜明夺目。叹其生苦短我心溢满忧伤,我将如何安排人生的归宿?

细小蜉蝣在空中振翅飞舞,尽情展示着它华美的衣服。叹其生短促我心涌满忧郁,我人生的归宿将栖落何处?

柔嫩的蜉蝣刚刚破土而出,轻轻舞动雪白的麻纹衣服。叹其生命短暂我忧郁满怀,到哪里寻找我人生的归宿?

【析】

二千多年前,敏感的诗人借这朝生暮死的小虫写出了脆弱的人生在消亡前的短暂美丽和对于终须面临的消亡的困惑。

国学经典诗经第五讲(国学经典诗经第十五讲)(6)

候人

候人兮,戈与(duì)。彼其之子,三百赤芾(fú)。

(tí)在,不(rú)其翼。彼其之子,不

维鹈在梁,不濡其(zhòu)。彼其之子,不遂其

荟兮蔚兮,南山朝(jī)。婉兮娈兮,季女斯饥。

【注】

候人:官名,是看守边境、迎送宾客和治理道路、掌管禁令的小官。:通“荷”,扛着。:武器,殳的一种,竹制,长一丈二尺,有棱而无刃。赤芾:赤色的芾。芾,祭祀服饰,即用革制的蔽膝,上窄下宽,上端固定在腰部衣上,按官品不同而有不同的颜色。赤芾乘轩是大夫以上官爵的待遇。:即鹈鹕,水禽,体型较大,喙下有囊,食鱼为生。:伸向水中用于捕鱼的堤坝。:沾湿。:相称,相配。:官服。:禽鸟的喙。:高官厚禄。:同“跻”,升,登。

【译】

迎宾送客那小官,肩扛长戈和祋棍。像他那样小人物,三百朝官不屑顾。

鹈鹕停在鱼梁上,水没打湿它翅膀。像他那样小人物,不配穿那好衣服。

鹈鹕停在鱼梁上,水没打湿它的嘴。像他那样小人物,不配高官与厚禄。

云蒸雾罩浓又密,南山早晨云雾多。美丽俊俏真可爱,少女忍饥又挨饿。

【析】

这是一首对好人沉下僚,庸才居高位的现实进行讥刺的歌诗。

国学经典诗经第五讲(国学经典诗经第十五讲)(7)

鸤鸠(shī jiū)

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鸤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biàn)伊骐(qí)。

鸤鸠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仪不(tè)。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鸤鸠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

【注】

鸤鸠:布谷鸟。亦作尸鸠。一种常见的鸟,上体灰褐色,下体白色而具暗色横斑,其显著特点是双音节叫声,并把卵产于别的鸟巢中为它孵化。淑人:善人。:容颜仪态。心如结:比喻用心专一。:皮帽。:古代皮帽上的玉制饰品。:差错。

【译】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七个细心哺食。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仪容端庄始终如一。仪容端庄始终如一,内心操守坚如磐石。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嬉戏梅树枝间。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他的腰带白丝镶边。他的腰带白丝镶边,玉饰皮帽花色新鲜。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嬉戏酸枣树上。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仪容端庄从不走样。仪容端庄从不走样,各国有了模范形象。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翻飞栖息丛莽。品性善良的好君子,百姓敬仰作为榜样。百姓敬仰作为榜样,怎不祝他万寿无疆。

【析】

此诗赞美了内修外美的“淑人君子”对于安邦治国佑民睦邻的重要作用。

国学经典诗经第五讲(国学经典诗经第十五讲)(8)

下泉

(liè)彼下泉,浸彼苞稂(láng)。叹,念彼周京

冽彼下泉,浸彼苞。忾我寤叹,念彼京周

冽彼下泉,浸彼苞(shī)。忾我寤叹,念彼京师

芃芃(péng)黍苗,阴雨膏之。四国有王,郇(xún)伯劳之。

【注】

下泉:地下涌出的泉水。:寒冷。:丛生。:一种莠一类的野草。:叹息。:醒。周京:周朝的京都,天子所居,下文“京周”、“京师”同。:一种蒿类野生植物,即艾蒿。:一种用于占卦的草,蒿属。芃芃:茂盛茁壮。

【译】

寒凉的泉水在下汩汩流动,一丛丛狗尾草浸在寒泉中。梦中醒来我连连长吁短叹,深深怀念繁华的周国京城。

寒凉的泉水在下涔涔涌流,一丛丛艾蒿草浸在寒泉里。睡梦中醒来我不住地叹息,深深怀念富庶的都城旧地。

寒凉的泉水在下汩汩涌动,丛丛筮草被淹没在寒水流。一觉醒来我总是哀声叹气,深深怀念昔日里故都神游。

那时节黍苗青青多么繁茂!滋润它们的自有雨顺风调。四方的诸侯都来朝见天子,贤德高贵的郇伯亲切慰劳。

【析】

此诗是曹人痛恶统治者的暴虐,怀念明王贤伯所作的。

国学经典诗经第五讲(国学经典诗经第十五讲)(9)

国风·曹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