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北宋,有一天一位叫钱乙的太医家里来了一位同行。钱乙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儿科专家,以治好太子的病而闻名天下。俗话说同行是冤家,这位医生拿出一张药方略带嘲讽的问道,“你不是名医吗?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八味肾气丸的方子,应该有八味药材,您这个方子里少了附子和肉桂,难不成是忘了?”钱乙笑了笑说,“没有忘,张仲景这个方子是给大人用的,小孩子阳气足,可以减去这两味上火的药,免得孩子吃了流鼻血。所以只用了六味。”这味药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六味地黄丸。

而它的配方就是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里活学活用得来的。

张仲景,东汉末年出生于邓州的一个豪门世家。父亲张宗翰是个读书人,也是朝廷命官。天资聪颖的张仲景自幼勤奋好学,被父亲以及整个家族寄予厚望,希望他长大后步入官场,光宗耀祖。可是渐渐地,张宗翰发现自己的儿子并不热衷于官场,而是对古代医学著作十分着迷。

书画大师张仲景简介(历史上的河南名人)(1)

东汉末年正值汉皇帝林帝贤帝统治时期,当时的社会正值腐败封建格局。人民都出生于水深火热之中,那么张仲景家族当时有二百多人,但十分之七的人都是死于伤寒,所以他决定励志学医 。

张仲景在11岁这年正式开始学医。在邓州拜当地的名医为师,十几个春秋过去,经他治疗过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愈。此时的张仲景在邓州老家已经十分有威望,邓州人都称他为“小神医”。

书画大师张仲景简介(历史上的河南名人)(2)

尽管张仲景从小厌恶官场,一心向医。但由于父亲对张仲景进入官场的期望始终没有放下过。为了不让父亲失望,张仲景最终还是步入了仕途。在东汉建安年间,张仲景离开家乡邓州,一路南下到湖南长沙做长沙太守。虽然做了这个城市的最高行政长官,但是张仲景依然把自己定位成治病救人的大夫。然而按照东汉的规定,官员不能随便进入民宅,接近百姓,这给张仲景行医问诊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索性,他就在每个月的阴历初一和十五 就在衙门的大堂上为百姓义务的看病。这个告示一经贴出,百姓便蜂拥而至,大堂外看病的队伍宛若长龙,大堂内张仲景望闻问切,对症下药。这成为中医“坐堂”一词的由来。后来人们把坐在药房里给人看病的医生统称为“坐堂医生”。

大堂坐诊的日子过了几年,张仲景越发焦虑,他依然觉得仕途之路不适合自己,反而漫漫行医路才是他理想的人生设定。于是他毅然辞掉官职,一边行医问诊,一边拜访名医,学习各种诊疗技术。慢慢地他发现,各家名医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如果能把这些经验和药方收集起来,完全可以整理成一本书。

有了这本书,后世的医生就可以系统的学习前辈的经验,少走不少弯路。这是个造福后人的大事。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这本医生著作给写出来。但是问题来了,多数地方名医还是秉承着“传男不传女、传里不传外”的思想,为了说服这些前辈,张仲景可是下了不少功夫。相传张仲景回到邓州老家,拜访一位名叫沈槐的老中医,这位老中医医术高超,德高望重。可是他已年过七旬,膝下无子无女。老人家一边惆怅后继无人,一边又不愿意把自己的看家本领教给张仲景,心事纠结久了,竟然倒在了病榻上。张仲景知道以后, 就为他留下了一剂药方,让他五谷杂粮各一斤然后一顿就完全服用下去,这位沈槐听完以后就觉得很可笑,牲口一顿都吃不完我怎么呢吃完呢?他就把张仲景给他开的这个药方挂在了屋檐的下面,逢人就说这就是张仲景为我开的药方,然后来取笑张仲景。结果他每天就对着这个药方说说笑笑,不久他的病痊愈了。等沈槐的病痊愈之后,张仲景再次登门拜访,弄得沈槐既佩服又惭愧。最终沈槐把自己的医术传授给了张仲景和邓州当地其他年轻的医生们。经过多年的努力,一部中国医学史上的鸿篇巨著《伤寒杂病论》问世了。而张仲景也以高超的医术和深厚的医学造诣成了后世中医们尊崇的偶像。

书画大师张仲景简介(历史上的河南名人)(3)

然而,可惜的是,由于年代久远,《伤寒杂病论》最初的版本已经失传。到了晋朝,太医令王叔和根据残存下来的部分书籍整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guì要略》两部书,尽最大可能的保留了伤寒杂病论中的各种药方。也尽最大可能的去完成张仲景造福后人、医治百姓的医学理想。

,